专栏名称: 新金融深度
深度关注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领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91运营网  ·  91运营网vip会员早鸟票抢座ing!! ·  7 小时前  
91运营网  ·  91运营网vip会员早鸟票抢座ing!! ·  2 天前  
91运营网  ·  Deepseek搞钱教程 ·  2 天前  
1688运营研究社  ·  2025丨最新盘点1688各项业务资费标准, ... ·  2 天前  
91运营网  ·  Deepseek喂饭指南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金融深度

央行划重点!金融科技2020年6个发展趋势展望

新金融深度  · 公众号  ·  · 2020-01-03 18:13

正文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作者/王丽娟


搞金融科技的人可能注意到,赶在2019年收官之际,央行金融科技委员会开了个总结会,总结了2019年工作,研究部署2020年重点工作。


对于2019年,一句总结是“全面发力、多点突破,推动金融科技工作开创新局面”。 这一点无需多说,行业内都切身体会到怎么个发力法、有何突破。 当然,有人欢喜有人忧。


对2020的工作定调,则是“坚持发展与监管‘两手抓’,持续推动金融科技行稳致远”。 注意关键词,原则是“两手抓”,目标是“稳”和“远”。


提出的六个重点工作,更能看出一些风向,第一条和第六条,分别是落实发展规划和产用对接,属于发展的事,剩下的2、3、4、5条工作,核心都是一个词,监管。


会议主要研究部署了2020年六项金融科技重点工作:
一是进一步发挥技术、数据等生产要素的重要作用,纾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二是加强金融数据治理,促进数据资源有效整合和规范利用,提升金融惠民服务能力;
三是加大金融科技监管力度,构建金融科技创新管理“四道防线”;
四是加强数字化监管能力建设,健全多层次、系统化的金融科技风险治理体系;
五是推动金融APP备案全覆盖,规范开放应用程序接口管理,提升线上金融服务渠道安全应用水平;
六是推动金融与科技产用对接,加强金融业关键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和成果转化,提升金融业先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金融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活力和科技动力。

顶层设想就是这样,简单明了。 结合整个行业的情况,这样的治理思路下,2020年金融科技行业可能发生什么变化? 又会出现哪些值得关注和研究的趋势?

1.监管更明晰

金融科技想要向好发展,监管脚步必须跟上。 但是,鼓励创新与防范风险之间,怎么平衡,长期以来一直待解。

这个难题,2019年年底有了一个初步的解决方案——北京成为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的第一城,将正式启动中国版“监管沙箱”。

这是通过一个缩小版的真实市场,允许企业对创新产品、服务模式大胆尝试,监管层可通过测试有效评估风险,确定开放范围。

结合北京试点的反馈,一系列围绕金融科技发展的规范,将在2020年更为明晰。 除了央行工作部署提到的“出台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区块链等金融科技监管规则”,穿透式监管也将进一步在金融科技领域落实,相关非法金融活动打击行为,不会手软,只会更严。

而且,由于持牌机构与非持牌机构的合作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 因此,央行、网信办、公安部、工信部等部门间的协同监管,也会在2020年让人看到它的效果。

2.银行唱主角

2019年是银行金融科技意识觉醒的一年。 各大银行纷纷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或者设立金融科技部、金融科技办公室等新增职能部门。 除此之外,银行与互联网巨头间的合作也越来越开放。 包括工行与阿里巴巴、蚂蚁金服签署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多家民营银行与京东数科的战略合作等。

2020年,在意识觉醒和初步试水的基础上,金融科技将成为各家银行的战略级部署,会有越来越多的银行加入到金融科技发展行列。 这其中不仅涉及到组织架构重塑,还涉及到产品创新、激励机制、对外合作等多个方面的调整。

不同于互联网以流量切入金融科技的路径,金融机构更多的是要实现线上线下融合。 因此,银行数字化转型将继续加速,通过加强金融数据治理,促进数据资源有效整合和规范利用,银行将不断提升金融惠民服务能力。

3.人才回流银行

在金融科技领域,科技能力和开放能力是金融机构必备的两大核心能力,这意味着银行业的业务结构与人员配比将发生不小的变化。

2019年,随着互联网金融监管持续收紧,传统机构数字化转型深入,曾经从传统金融机构流向互联网金融的人才,已现回流态势。 2020年,这一趋势将更加明显。

许多互联网金融机构的高管出身于传统金融机构,在互联网公司掌握了流量和科技的玩法之后,就兼具了传统金融和金融科技的复合背景,这样更有助于其回归传统银行,推动银行数字化转型。

尤其是在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和理财子公司纷纷成立的背景下,金融科技人才缺口越来越大,回流趋势势必明显。

这其实也是监管要求之一,央行曾提出,银行要建立健全与金融市场相适应、有利于吸引和留住人才、激励和发展人才的薪酬和考核制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4.产品千人千面

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在创新金融服务上,提升效率,为不同客户提供最恰当的服务,实现服务千人千面的需求。 这是留住客户,也是提供多元、增值服务的前提。

目前,一些金融机构已经利用金融科技手段,针对不同用户群,形成不同利率水平的借贷产品,以实现差异化定价。 但是,不同客群存在的不同资产配置需求、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以及“三农”金融的服务覆盖率,都还没有很好地解决。

这些尚未解决的问题,既是痛点也是机遇。 2020年,随着金融科技的加速发展及各项技术手段的不断成熟,这些方面的工作将进一步推进。

尤其是随着银行金融科技战略的不断落地,利用科技手段解决服务实体经济的金融需求,银行会有更多的可操作空间。

5.上市潮或出现

2019年,金融科技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不甚理想。 无论是已经上市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向金融科技转型,还是这一年以金融科技身份登陆资本市场的公司,表现和发展状态都难言乐观。

但这并不代表资本市场不看好金融科技的表现。 一方面是因为许多金融科技公司上市之前,估值已处于较高水平; 另一方面也在于全球资本市场整体表现欠佳。

那么,2020年,还会有更多的金融科技公司上市吗?

大概率是肯定的。 一方面,一些大型金融科技公司,已经到了靠上市融资拓展进一步发展规划的阶段; 另一方面,在监管政策逐渐落地的背景下,平台能够顺利海外上市,公司治理、信息披露更规范,品牌价值会得到凸显。

因此,登陆海外资本市场,仍是不少金融科技公司的重要战略之一。


--END--


【转载、合作请联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