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小暑,上蒸下煮。
今年热腾腾的三伏有点儿漫长,又是40天光景,天热、潮湿,懒得做饭,大伙儿今年都撸串好几回了吧?夏夜的微凉里,烤肉、小酒、聊天,貌似这是很多人最爱。今天我们要再推荐一下大家熟悉的圣龙山黄酒,其实用它伴随撸串的时光也是不错滴,最近刚好还有优惠,入手超划算。
活动还
是
3斤大
坛顺丰
包邮,拍5瓶自动减520元;页面还有5人团购可选,只买1瓶也能享受包邮,而且省100元哦。
热腾腾的夏日,人们不自觉的想要吃点儿凉的。小时候不懂事儿,天一热就会跟外公讨冰棍儿吃,那时候从来不找外婆,因为老太太总会反反复复地叮嘱,要少吃凉的、多喝热乎的。
小屁孩儿哪儿能听到心里去啊,年少无畏,不知道啥叫胃疼、胃凉、胃不舒,对于外婆苦口婆心地提醒,还总是带着一丝丝抵触心理,悄悄地以为老人家不舍得花钱且爱唠叨。长大了以后,尤其是生娃之后才明白,外婆不是心疼那点儿银子,而是心疼咱那点儿气血。
人年轻的时候气血足,即使吃点儿凉的,也能化掉。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不一样了,特别是到了不惑之年,更能体会那句话“你吃饭啊,饭也吃你”(毕竟消化食物也是需要消耗能量的)。
到了厚朴上课才知道,冰激凌是冬天吃的,越是到了夏天,越应该温热饮食,让自己的肠胃暖暖的。
我建议大家在
夏天喝点儿温好的黄酒,目的倒不是解渴,而是温暖肠胃
,让血液循环水平有所提高。喝完黄酒以后身上会微微出汗,和喝茶出汗是两种汗。
——徐文兵《美食课——夏季养心》
夏天难得太阳下山后的小风微凉,人们忙碌一天以后懒得再去动火做饭,所以在日落之后,大街小巷的烧烤摊生意火爆。很多摊位都配有扎啤或冰镇啤酒,冰凉爽口,很受欢迎。
确实,气血足、脾胃好的人,吃凉的喝辣的也觉不出啥来,等到一旦有感觉的时候,那就是你的身体经不住了,发告警信号了。“哎呀,真是年纪大了,喝点儿冰镇的啤酒就不舒服,以前两三瓶都没事呢。”前几天撸串的时候,旁边几个大哥还聊到过这个话题。
其实前几年在厚朴上课的时候,我就琢磨过一个问题,为啥德国人也喝啤酒,痛风就少呢?痛风真的跟海鲜+啤酒+冰镇有关系吗?
给混迹德国的老朋友打听过,他确实没咋听说身边有痛风的,而且坚定地认为是人种问题,人家十二月也能光腿出街,确实非我辈能比。但是他也提了一句,德国人喝啤酒,不太配海鲜,北部的人近海也吃海鲜,不过常常搭配的是葡萄酒,而不是啤酒。
啤酒在中国的历史不过百年左右,在这之前,咱们的老辈人都是喝米酒、黄酒、烧酒啥的。温热的酒刚好能抵消一部分海鲜的寒凉。比如徐老师讲过的林黛玉吃螃蟹的经典桥段:
林黛玉吃了点螃蟹,觉得心口微微地痛,自斟了半盏酒,见是黄酒不肯饮,便说“须得热热的吃口烧酒”,宝玉忙道“有烧酒”,便命丫环将合欢花浸的酒烫了一壶来。为什么要喝这种酒呢?这是因为林黛玉多愁善感、身体软弱,吃了性寒的螃蟹,喝几口用合欢花浸的烧酒来温热,是最合适不过的。
——徐文兵《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