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握印度资本开支顺风局!
2024年,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将成为印度经济的主要增长动力。中长期来看,印度正处于新一轮资本开支周期的上升通道。据Knight Frank预测,到2030年,房地产+基建产值将达到印度经济体量的1/5;2024-2030年,预计房地产服务业产值将维持8.8%的复合年增长率,房地产及基础设施建设业产值将维持1.9%的复合年增长率。
把握印度资本开支顺风局!我们推荐两大投资主线:(1)居民部门加杠杆,房地产迎来“量价齐升”景气周期—>房地产+地产销售(家具);(2)政府再加杠杆—>资本品(公路/铁路)。
1. 居民部门加杠杆,地产“量价齐升”景气周期—>房地产+地产销售链(家具)
23H2印度住宅销量同比触底反弹,24年印度房地产有望迎来“量价齐升”的景气周期。除房地产本身外,住宅销量状况的改善将带动To-C端地产销售链景气度改善,23H2印度家具生产指数同比触底反弹。
中长期来看,城镇化较低+私人部门杠杆率水平较低—>印度房地产+地产销售链条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一方面,Wind数据显示,截止22年,印度城镇化率仅达35.9%,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将不断推动印度城镇化的进程,大规模城市化人口转移将大幅增加对房地产的潜在需求。另一方面,当前印度私人部门杠杆率水平远低于主流发达经济体,居民仍有较大的加杠杆空间。
2. 政府再加杠杆—>资本品(公路/铁路)
印度基建水平仍然较为落后。从印度中央财政支出结构来看,21年以来,资本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持续抬升,凸显印度政府大力支持基建的决心。在印度政府大力支持下,21年以来,印度基建部门增长显著优于整体部门。
24-25年,中央财政支出预算显示,印度政府资本开支增速将维持高位水平,结构上偏向于公路和铁路建设,占预算资本支出的近50%。我们预计财政大力支持的公路、铁路等传统基建部门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
(二)掘金印度制造!
基于新投资范式下三大逻辑,掘金印度制造!我们推荐两大投资主线:(1)汽车链 (整车和汽车零部件);(2)消费电子链(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
(1)政策支持—>优化供给结构。印度政府战略性支持电子&汽车为代表的中高端&高附加值制造业。2014年启动的“印度制造(Make in India)”旨在将印度成功打造为全球制造业中心。近年来,印度政府已经采取了各项措施助力制造业发展,包括优化国家基础设施、调整关税结构、分阶段制造计划(PMP)、生产挂钩激励计划(PLI)。结构上来看,印度政府支持的领域更多偏向中高端&高附加值的制造业,例如电子、汽车、制药等。
(2)逆全球化产业链重塑—>外需韧性。近年来,电子&汽车为代表的中高端&高附加值制造业实现了出口额快速增长,同时也是外资FDI的主要流入领域。近年来,脱钩重塑全球产业链格局,印度凭借年轻&廉价的劳动力优势,有望成为下一个制造业大国。从印度20-22年的出口结构来看,出口增速TOP20的产业大部分仍局限于低附加值产业,但电子&汽车为代表的中高端&高附加值制造业实现了出口额快速增长,支撑外需韧性。此外,FDI流入印度制造业的结构来看,电子&汽车等政府战略性支持的中高端&高附加值制造业是主要流入领域。外资建厂有助于带动印度本地产业形成规模效应,进一步带动本地尖端高附加值制造环节发展。
(3)人口红利&消费升级—>内需韧性。随着印度人均GDP的持续提升,汽车/电子产品密度仍有较大潜在提升空间。伴随着印度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推近+印度制造业逐步崛起+人口红利释放,印度人均收入水平有持续抬升的驱动力,收入增长将带动消费升级,印度汽车/电子产品密度仍有较大潜在提升空间,支撑内需韧性。
1. 供给格局优化&需求韧性—>汽车制造(汽车整车和零部件)
政策支持优化汽车行业供给端格局:汽车制造是“印度制造”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2016-2026汽车使命计划》、生产挂钩激励计划(PLI)等各项政府举措下,印度汽车产业保持快速增长。据Mordor Intelligence预测,2024-2029年,印度汽车行业将保持8.2%的复合年增长率。
内外需双轮支撑汽车需求端韧性:一方面,伴随着印度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推近+印度制造业逐步崛起+人口红利释放,印度人均收入水平有持续抬升的驱动力,将带动印度国内对汽车需求的增长。据Grand View Research预测,2023-2030年,印度国内汽车需求将保持8.8%的复合年增长率。另一方面,近年来,印度凭借年轻&廉价的劳动力优势已经逐渐打开汽车海外出口市场。新投资范式,逆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强化,友岸外包战略下,印度对欧美的汽车出口有望维持高增长水平。
汽车销量增长将带动对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和需求,基于印度汽车行业将维持高增长的判断,我们同样看好汽车零部件的增长前景。
2. 供给格局优化&需求韧性—>电子制造:消费电子链(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
电子制造业是印度政府“印度制造”和“数字印度”计划的重要支柱之一。印度政府已采取多项措施促进电子制造业,包括合理化关税结构、简化程序、提供激励措施和升级基础设施等。2015年至今,印度电子制造业处于高增长轨道上。
据印度手机和电子协会(ICEA)预测:2026年印度电子产品制造产值将达3000亿美元的目标,有望实现“强化内需供应弹性+拓展外需市场空间”的双重目标,消费电子(智能手机为代表)将构成印度电子制造核心产业。ICEA预测:2026年印度将实现1万亿美元价值的电子制造生态系统,其中消费电子链(智能手机为代表)将进一步形成规模效应,成为印度电子制造生态规模最大的核心产业。
目前,印度在全球智能手机产业链中主要承担组装环节。智能手机产业链的全球分工来看,欧美日韩更多供应半导体/储存器等核心精密器件、中国供应零部件/组装环节、印度等泛东南亚国家正在逐步承接组装环节,但目前尚未形成完备的体系,组装环节的零部件仍大量依赖从中国进口。关注印度消费电子零部件(结构件)及组装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