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中油工程成员企业管道局工程公司华油工建公司在吉林石化炼油化工转型升级项目化肥厂管廊工程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的安全管理,确保施工进度。文章介绍了现场安全管理的三个方面:接火盆以防火、生命线及安全网以防坠落、慢吊装以防磕碰。项目部注重安全,遵守“不安全、不作业”的原则,通过细化安全管理要求、落实安全管控措施,全力保障施工进度。目前管廊施工总进度已超过80%。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严格的安全管理
中油工程成员企业华油工建公司在施工现场实施严格的安全管理,包括接火盆防火、使用生命线和安全网防坠落、慢吊装防磕碰等措施。
关键观点2: 注重安全原则
项目部注重安全,遵守“不安全、不作业”的原则,通过细化安全管理要求、落实安全管控措施,确保施工进度。
关键观点3: 高风险并行施工
由于新建管线与在役管线相距不过半米远,项目部出台了一系列防火、隔火措施,并进行了气体检测、搭设三防布等,确保安全施工。
正文
这是
中油工程
第
1739
期、第
2152
篇文章
12月9日,吉林石化炼油化工转型升级项目化肥厂管廊工程施工现场,
中油工程成员企业管道局工程公司华油工建公司
的参战将士们铆足干劲,无惧寒冷抢抓工期。一名员工因为着装原因,立即被停工教育,重新穿戴合格后才能继续施工。
如此严格的现场安全管理
是华油工建公司项目部注重安全的基本操作
他们严格遵守“不安全、不作业”的原则
通过细化安全管理要求、落实安全管控措施
全力保障着施工进度
目前管廊施工总进度已超过80%
厂区内的管廊很长,长得一眼望不到头,管廊也很高,从镜头的视角望去,电焊工们像高空的舞者一样,仿佛与蓝天白云“擦”得很近。只见焊花飞溅的下方,无一例外都有一个超大铁皮“簸箕”,稳稳接住了肆意溅落的火星。
“这是接火盆,旁边就是在役管线,在管线内运输的都是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危险介质,所以咱们在旁边动火时,如果有介质泄露,很容易发生火灾爆炸、人员中毒的事故,所以气体检测及接火、挡火措施非常重要。”项目经理董帅说。
全厂8公里的管廊内,需新建220公里各类型号的管线,可见管线排布的密集度有多高。新管线不仅多,而且有相当一部分是在旧管廊上安装新管线,由此可见,在并行施工方面存在相当高的风险。
事故猛如虎,安全大如天。由于新建管线与在役管线相距不过半米远,项目部出台了一系列的防火、隔火措施。在每天施工前,施工队都会进行气体检测;在新建管线和在役管线之间搭设三防布,形成密实的绿色隔离带,防止火星横向“传播”;并在下方用接火盆、脚手板上满铺三防布的方式,接住“自由落体”的火星,确保安全施工。
在离地20多米的高空,不像地面那么自由,在“拥挤”的管线间行走,移动起来的就像卡顿的视频一样缓慢。虽距离蓝天白云更近,但潜在的高空坠落风险却不容忽视。
细心的人可以发现,在管廊施工的一侧有一条绿色的钢丝绳,被参建员工称为“生命线”。员工们在管廊上来回走动时,把五点式安全带双钩系挂在这条线上,确保他们在不小心“失足”的时候,能够及时被“拽住”。
有“生命线”的保护还远远不够,项目部还在管廊下方悬挂着像麻袋绳编织的防坠落 “安全网”,起到“兜底”的功效。
安全无小事,每一次的高空作业都是对生命的考验。项目部在使用生命线、安全网的同时,在地面每隔3米轴配备一名安全监护员,对高处施工人员进行及时提醒和警示,牢牢防控人员的坠落风险。
在空中施工,管廊上的老管线不仅要防火,还要防磕碰,而新管线跨着老管线的吊装是一道避不开的难题。
从廊下观察,上面的管线排布的密密麻麻,严重影响视线判断。在这种情况下,吊车司机与起重工之间的“手语”不好使了,因为视线受限,只能依靠对讲机,通过起重工的“语令”进行“盲”吊。
“人员已就位、各部位检查完毕。”每天早晨班前会后,他们提前进行吊车和吊索具的日检,经过万全准备后,超慢镜头的吊装开始了。
“起吊!”起重工在对讲机里发出指令,吊车司机像根绷紧的弦,以毫米的慢速一点点地挪移。
在管廊上吊装是个精细活,稍有不慎,就可能和在役的老管线发生磕碰,后果相当严重。起重工拿出“磨锈花针”的劲头,紧盯吊点,观察吊物情况。想让管线从最上层“落”到老管线的中间,只能让管线在上空慢慢转动,逐渐转动到一定的角度后,再缓缓下落。直到管线稳稳落到指定位置时,他们紧张而又悬着的心才得以“释放”。
“多重防护”之下
项目部从细微处着眼、从关键处发力
把“没事当成有事来防、好时当成坏时去想”
成就了施工生产的安全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