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上海建工
上海建工创立于1953年(股票代码600170),致力于成为国际一流的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商,位列2023年《财富》世界500强第351位、ENR全球最大250家工程承包商第8位。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大白话时事  ·  新冠感染情况投票(2月22日)不占用今天发文次数 ·  20 小时前  
后沙月光  ·  美乌黑幕:他俩是如何结下梁子的? ·  昨天  
政事堂2019  ·  特朗普要搞什么交易?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上海建工

世博文化公园双子山、温室花园今日开放!上海建工用硬核技术回应市民期盼

上海建工  · 公众号  ·  · 2024-09-20 16:20

主要观点总结

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南区正式对外开放,包括双子山和上海温室花园。双子山是国内首座高度超过40米的空腔结构人工仿自然山林,由市民的金点子打造,历时4年建成。上海温室花园包含三大主题场馆,是集观赏游览、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生态综合体。公园开放后,市民可登山观景、打卡拍照,也可体验植物观赏的乐趣。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南区正式开放

包括双子山和上海温室花园,为市民提供新的游览去处。

关键观点2: 双子山的建造背景与特色

双子山由市民的金点子打造,历时4年建成,是国内首座高度超过40米的空腔结构人工仿自然山林,提供登山观景的体验。

关键观点3: 上海温室花园的三大主题场馆

包含海市沙洲、云上森林、云雾峡谷三大主题场馆,提供观赏游览、休闲娱乐的体验。

关键观点4: 公园内的技术挑战与创新

在城市里“造山”无先例可循,项目团队面临诸多技术挑战,但最终通过工业化、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新型建造技术成功实现目标。

关键观点5: 公园的意义和影响

公园为市民在日常生活半径内带去了更多生活的可能性,延展了城市生活空间,延续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精神。


正文


导读:终于等到你!今天(9月20日),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南区正式对外开放。市民们既能够登上看着逐渐“长大”的双子山,也能够到上海温室花园打卡拍照。


双子山由 上海建工一建集团 历时4年打造,占地达30万平方米,由48米高的主峰和37米高的次峰组成,是国内首座高度超过40米的空腔结构人工仿自然山林。上海温室花园由 上海建工园林集团 负责室内景观设计,包含海市沙洲、云上森林、云雾峡谷三大主题场馆,可以一站式体验观赏植物的乐趣。


全文共 1668 字,阅读大约需要 4 分钟

|  吴小勇 汤荣耀 丁怡瑾


双子山 ,是上海世博文化公园的最大标志性景观,占地达30万平方米,以上海松江本土山体形态“九峰三泖”为原型,由48米高的主峰和37米高的次峰组成,山体南北向长207米,东西向长830米,山体坡度在14度到45度不等,山体种植7000多棵乔木, 是国内首座高度超过40米的空腔结构人工仿自然山林。

“腔内”共有7层,1、2层为停车场,共设置约1500个小型客车泊位,3层为人员避难层;4层以上为展厅,后续将开展各类高品质的展览与活动,丰富游客体验。


上海温室花园 ,包含海市沙洲、云上森林、云雾峡谷三大主题场馆,占地约2.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是集观赏游览、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生态综合体。


三大主题场馆根据植物的生境进行分类设置,结合建筑的空间结构,择取世界生态系统中的典型生态片段,打造热带干旱、热带湿生耐荫、热带湿生喜阳三种环境类型,分别展示热带干旱植物、热带雨林植物与热带花卉植物。展示形式上力求表现植物到“博物+文化”的延展,从而打造好看、好玩的沉浸式展览温室。




都市造山

最初理念来自市民的金点子


早在2017年,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面向全体市民征集世博文化公园建设设计意见,近2个月内有超2万名市民描绘了他们对这个公共空间的想象。


有不少市民建议,可以在公园内堆山造景,在山顶饱览浦江两岸的秀丽风光以及世博场馆等上海世博会的宝贵遗存,弥补上海市中心没有山的遗憾。 最终,收集到三万多份调查问卷,“有山有水”成为众望所归。


因此,“都市造山”并非心血来潮,恰恰是来自市民的“金点子”,世博文化公园双子山的规划设计取智于民,正是上海市民的梦想与期盼。




“无中生有”

用硬核建造技术回应市民期盼


放眼全球,在城市里“造山”没有先例可循,更何况上海还是软土地基。


如何高效完成复杂的山体空腔结构,展现双子山绵延起伏山形特征的同时,保证其能安全有效地承载土壤与绿植的重量?如何确保“搬”来的土壤既不出现水土流失又能有效排水,保证“腔内”各项建筑功能的完美实现?


这对一建集团项目团队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自2020年10月开工,到2024年6月完成竣工备案,这期间项目团队独具巧思,全过程充分利用工业化、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新型建造技术,攻克了作为山体主体结构的PEC结构(装配式部分包覆钢-混凝土组合结构)首次在大体量项目进行大规模应用的各项难点。



研发并应用了山形建筑PEC结构工业化建造技术、山形建筑二次结构施工关键技术、山形建筑数字化施工技术等大量创新技术,成功为绵延“山脉”塑形,完美实现了“都市造山”。



有山有水

延展城市生活空间


双子山的建成,满足了市民登高望远的期待,也极大地丰富了公园的景观。


在山脚,游客便会被云雾缭绕着飞流而下的瀑布所吸引,这也是双子山的一大亮点,瀑布由主瀑布和旁边的小瀑布构成,上下高差12米,配备有雾森系统,打造了超真实的山涧场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