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成都日报
权威、深度、责任,有料、有趣、有见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哲学园  ·  DeepSeek核心论文全译本:DeepSe ... ·  6 小时前  
哲学园  ·  牺牲之国:美国政制的神学基础 ·  4 天前  
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  ·  【地学人生】痛而不言是历练,笑而不语是成长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成都日报

冒充四川省某银行行长伪造千亿存单,号称解冻民族资产,受骗者最大98岁

成都日报  · 公众号  ·  · 2025-01-03 14:59

正文


动辄提供千亿存单,对外宣称是“李氏家族万亿资产全权代理人”,需要众筹资金解冻海外万亿资产。在这背后,隐藏着一个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犯罪团伙。


今天,成都市公安局召开打击治理传统侵财类犯罪新闻通气会,通报了一起民资资产解冻诈骗案的侦破过程。记者采访了办案民警,对此类犯罪进行深度揭秘。办案民警提醒,此类犯罪的受害者多为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在此案中,年龄最大的受害者为98岁,中老年群体务必要提高警惕。


一张千亿存单牵出上线

宣称是海外巨额资产的国内代理人


2024年1月,青白江区公安分局在侦办一起合同诈骗案时,发现了一条线索,犯罪嫌疑人张某俊有一张1000亿元的存单。如此大额的存单是否真的存在?警方通过调查发现, 这张巨额存单是犯罪嫌疑人通过冒充国家工作人员伪造的。



分局会同市局刑警支队研判,这很可能是一起典型的民资资产解冻类诈骗,市公安局牵头青白江区公安分局迅速成立工作专班,开展线索调查工作。


很快,张某俊的上线便浮出水面,朱某、何某冒充四川省某银行行长,对外宣称是海外巨额资产的国内代理人,并伪造海外801万亿的存单票据及大量财政部门工作证、发改部门批文等方式,先后发展“代理下线”。 通过代理骗取40余名受害人20万至500万的巨额资产解冻费,诈骗金额4000余万元。



其中以92.6万元的价格为张某俊、姜某富提供数额1000亿的某银行四川省分行虚假存单票据、以20万的价格为金某平提供数额1000亿的虚假巨额存单。


利用虚假巨额存单

开展多种形式诈骗


张某俊、姜某富凭借巨额虚假存单票据成立4家皮包公司,以虚构养老园项目招揽投资合作对象,收取保证金、诚意金的方式 诈骗10余名受害人共225万余元; 金某平凭借虚假巨额存单,以对外宣称系“李氏家族万亿资产全权代理人”发展代理下线,需要众筹资金解冻海外万亿资产并分成的方式 诈骗400余万元。



此外,朱某还成立3家皮包公司,以虚构总造价约60亿美金的澳门大学内地分校建设项目的方式, 诈骗发展的下游成员、投资对象43万元。



在全面摸清前端人员、幕后人员、组织人员及其活动轨迹的基础上,青白江警方对该案进行集中收网,陆续在我市和省外多地,抓获朱某、何某等主要犯罪嫌疑人和骨干成员50余人,追回被骗资金100余万元。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将90多岁太婆包装成金主

"民族资产解冻"项目均为骗局


“这个犯罪团伙分成多级,他们将一个90多岁的太婆包装成金主。”青白江分局刑警大队民警陈振兴说,通过调查发现,这个太婆的意识都不是很清楚了,根本不可能有什么所谓的海外巨额资产。



记者从公安部门了解到,民族资产解冻是一种由来已久的诈骗手段,如今通过引入传销手段、伪造公文等,让受害人走入圈套。 此类违法犯罪扩散快、影响大、涉及人群多。所有涉及“民族资产解冻 项目均为骗局。 2024年1月,公安部公布78个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项目。


警方提醒广大群众

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一旦遇到以“扶贫”“养老”“民族大业”“慈善富民”等为噱头,以收取“会费”“解冻费”“投资款”为由头,并许诺高额回报的情形,一定要引起高度警惕,不要轻信,更不要转账付款,要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如不慎受骗,一定要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并且妥善保存与嫌疑人有关的一切证据及支付凭证,配合警方的调查取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