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葛甲
新浪微博认证用户:葛甲。认证资料:新闻网站主编,互联网分析师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锦州警方  ·  64号,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期待您的支持! ·  5 小时前  
锦州警方  ·  64号,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期待您的支持! ·  5 小时前  
安徽商报  ·  媒体人吴玉燕因流感不幸去世,年仅41岁! ·  7 小时前  
小小牛财经  ·  华为云官宣DeepSeek V3/R1满血版已上线 ·  2 天前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  ·  5G应用“研发-生产-销售-售后”全流程保单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葛甲

不用京东超市,1号店已可碾压猫超

葛甲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16-08-17 19:45

正文


原本少人问津的线上超市,在今年迎来了自己的绽放之年。线上超市虽然毛利率低,履单成本高,但用户的消费频次也很高,在目前的流量稀缺时期可以有效提升用户购买频次和复购率,平台若能不断改善供应链和物流配送效率,这个亏损的业务还是可以见到盈利曙光的。因此,各家都在高调宣布要全力投入线上超市的争夺。

目前线上超市主要争夺者有京东超市,天猫超市和1号店。从数据上看,2015年京东超市销售额约为500亿元,内部消息透露2016年计划提升至1000亿元;天猫超市2015年销售额约为100亿元,2016年的销售目标为300亿元;1号店2015年仅在华东地区就已实现销售额100亿元,在上海市场占有率约为30%,全国总体销售额约在200亿元以上。


今年6月1号店核心资产被沃尔玛转让给京东,之后7月天猫宣布启动双20亿计划,要投入40亿元完善各种服务及用户体验。紧接着1号店在8月宣布,在三个月内投入10亿元补贴,启动智能比价系统,在八大品类上全面对标天猫超市,主动进攻的态势相当明显。

有报道说京东超市和天猫超市都表示要在三年内拿下线上超市第一,但问题是,如果这两家都要在三年内才能拿下第一,那么如今谁是第一?事实上,说三年内拿下线上超市第一的只是天猫超市,刘强东在央视对话栏目中的表态是,三年之内结束线上商超之战,成为中国线上和线下商超中的绝对第一。从这些微妙的语境中可以看到,天猫超市与京东超市并不在一个量级上,京东超市对标天猫超市是吃亏的,天猫超市对标京东超市则占便宜,压制天猫超市,有1号店就足够了。

1 号店宣布投入的10亿元补贴,是要在三个月之内花出去的,而天猫超市宣布投入的40亿,则没有给出明确时间,仅表态要做长期持续的投入。当然,这笔钱也可以在一年内花出去,更可以在三年内花出去,花出去的方式不一定是投入价格补贴,更有可能是补足天猫超市在物流配送、供应链方面的短板,而这肯定是个长期的过程。


天猫超市避免对1号店高调的价格战进攻做出正面回应有两个原因,一是天猫超市想拽着京东超市打以从竞争中赚取最大好处,二是由于目前天猫超市的服务体系并没有做好价格战的准备,40亿确实要花出去后才具备大打价格战的条件。因此天猫超市江畔语带嘲讽地称京东把小弟1号店拉出来当炮灰是认怂,事实上是一种策略性的宣示,目的还是要引京东超市出来与之进行正面对决。但京东超市完全不必出头,1号店已足够碾压天猫超市了。

线上商超对供应链和物流配送的要求更高,在商超方面1号店已做了8年,拥有丰富经验。1号店和京东超市身后是沃尔玛,供应链方面基本不需进一步投入即可实现较为齐全的品类备货,相比天猫超市依靠卖家自己来做供应链,1号店的在供应链方面的优势是很明显的。天猫超市不做采销,采取商家自己运营的模式就是平台特征,卖非标品或许还可以,但卖商超品类就显得吃力了,很难做到货品齐全,价格低廉。

物流配送是线上商超能否持续运营下去的关键,赚不赚钱全在物流配送上。天猫采取的是商家商品集中入库,由菜鸟物流的三通一达负责进行配送的策略,一方面履单成本较高,另一方面服务体验并不好。1号店则是自营物流,目前1号店物流体系已经搭建完善,超过300个城市已经实现了“半日达和当日达”或者“次日达”,自配送的比例达到了68%。在对物流配送要求较高的商超品类方面,1号店能大展拳脚。在8月份1号店宣布开展的大促中,确定了每单满68元包邮,超重不加运费的政策,正是这一优势的具体展现。线上商超中比较大的一个品类就是液体商品,如水和饮料,用户即便买10件水也不用担心配送费用,这是天猫超市等其他电商望尘莫及的优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