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网易新闻
各有态度的网易新闻,汇聚网易独家原创内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日报  ·  中国的货运航天飞机,来了! ·  2 天前  
人民日报  ·  拿下新大单!以人民币结算 ·  3 天前  
南方周末  ·  濒危等级下降,大熊猫还需要保护吗?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网易新闻

最新权威论文刷屏:喝酒后患无穷!能导致DNA不可逆突变

网易新闻  · 公众号  · 社会  · 2018-01-10 12:16

正文




英国顶尖科学杂志《自然》最新研究放出喝酒致癌实锤:酒精进入人体后的代谢产物乙醛可诱导基因突变


年关将近,国内酒水销售将迎来新一轮高峰。


就在国内酒水市场被炒得热火朝天的同时,英国顶尖杂志《自然》却连发2篇重磅研究,给如火如荼的酒水市场泼了一盆凉水。


贵阳:酒博会厂商促销忙 顾客疯狂购酒乐开怀 | 视觉中国

 

2018年1月3日,JuanI.Garaycoechea等人发表的文章在全球范围内刷屏。

 

研究结果表明:酒精的代谢产物乙醛会造成大量造血干细胞突变。携带ALDH2基因缺陷的小老鼠摄入酒后,DNA突变的数量是对照组的4倍。


2018年1月3日,发表于杂志《自然》上的论文表明喝酒有致癌性 | 《自然》官网截图


简而言之,就是喝酒会致癌,会大大提高贫血、中风等疾病的风险。


2017年12月6日,发表于杂志《自然》上的论文表明戒酒药双硫仑可抗癌 | 《自然》官网截图

 

2017年12月6日,Zdenek Skrott等人发表的研究指出戒酒药双硫仑可以抗癌。但抗癌效果有待进一步验证。


所以,这酒你还敢喝么?

 

中国人喝酒致癌风险更大


不难发现,我们身边不少人喝酒都会脸红,这是东亚人的特色。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 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资深研究员陈哲宏说, 喝酒脸红表示人体内缺少某个基因, 导致人体无法代谢乙醇, 提升患癌风险。


乙醇代谢路径图 | 山西新闻网

 

陈哲宏指出,乙醇进入人体后, 会在乙醇脱氢酶 (ADH) 的作用下生成乙醛, 再由乙醛脱氢酶 (ALDH2) 催化生成乙酸。

 

喝酒脸红可能是身体内缺乏代谢乙醇的酶,导致体内累积过多乙醛,而乙醛会造成血管扩张使脸泛红

 

若控制乙醛脱氢酶 (ALDH2)的基因缺失,则酒精的中间代谢产物乙醛便无法转换成乙酸,过量乙醛在人体内的长期累积会提高癌症发生率


武汉“啤酒王挑战赛” 百人端脸盆豪饮  | 视觉中国


复旦大学李辉课题组研究发现乙醇脱氢酶共有7种变异体,其中第7型把降解酒精为乙醛的速度提高了13倍。

 

这种基因原先为中国人所特有,后传至日本、韩国等东亚地区。在中国,70%的汉族人都具有这一基因。

 

与此同时,研究表明中国有近一半的人体内缺乏乙醛脱氢酶(ALDH2)。陈哲宏说,以台湾省人群调查为例, ALDH2基因缺失率约47%,高居世界之首。

 

这就意味着通过第7型乙醇脱氢酶降解生成的乙醛很可能会在人体内短时间累积,得不到及时降解,对人体产生伤害


在沙龙活动中,茅益民表示,慢性肝病患者喝酒如雪上加霜 | 中新网 陈静摄


天生的基因缺陷,让我们在面对酒精时显得那么单薄。偏偏这时候,饭桌上有人递上酒杯说:感情深,一口闷。

 

真的是少喝有益吗


中国有一句俗语叫“小酒怡情,大酒伤身”。

 

人们对于酒多伤身的认知一直存在,可小酒真的怡情,真的有益吗?

 

2004年,意大利学者发表了一篇调查文献,他汇总了过去三十多年发表的喝酒与肿瘤等14种疾病以及受伤情况。

 

结果发现:即使每天只摄入25克酒精,也会导致多种疾病的风险的增加

 

患口腔癌和咽癌的风险增加82%,喉癌增加43%,食道癌增加39%,慢性胰腺炎增加34%,乳腺癌增加25%,肝硬化增加1.9倍等


重庆30岁女子15秒喝3瓶啤酒6秒饮1瓶可乐 被称为“酒神” | 视觉中国


如此一来,小喝还怡情否?

 

中国素有少喝有益的传统,“没事喝两口,活到九十九”也成了诸多喝酒人士的顺口溜。

 

每逢佳节,和长辈们喝酒,总会听到他们的大道理,“酒量还是要练的,以后应酬用得上”、“喝酒有利于通经活血,驱寒避湿、暖胃……” 。

 

就这么口耳相传,再加上酒商的宣传炒作,少喝有益深入人心。不少酒商还顺势推出了保健酒、药酒,专攻中老年市场,获利不少。

 

一些“贵妇”,为追求品质生活,每晚都要来一杯红酒,说是美容养颜,可结果呢?



喝酒致癌主要是酒中酒精的代谢产物乙醛。只要含酒精,就会有致癌风险,不管是红酒还是白酒。

 

相关研究表明,酒精对女性的伤害要比男性大,患癌风险也会有相应增加

   

过度饮酒往往导致各种疾病(包括肝脏疾病、头颈部肿瘤、胰腺炎等)及死亡率增加。

 

全球主流医生均建议不宜饮酒。少量有益的“少”也会因人而异,目前尚无确切说法。

 

瑞士哥德堡大学研究人员表示,“少喝有益”仅适用于携带胆固醇脂转移蛋白因子的变异型Taq1B的人群,而这种人群只占总人口的15%。

 

曾有学者在小老鼠身上做实验,发现红葡萄酒可预防2型糖尿病。


科研人员在进行老鼠实验 | 视觉中国


但如果将老鼠的饮用量折合成人类饮用量,则每天需喝2kg的红葡萄酒,这在日常生活中很难达到。

 

世界卫生组织则认为“少喝有益”没有科学依据。

 

WHO药物滥用项目主任汉斯·厄布兰德表示,酒精是仅次于烟草的第二大杀手,少喝有益是厂商为了牟利而采取的蛊惑手段。

 

喝酒致癌的来源


中国是一个崇尚酒文化的国度,从古时魏晋名士流觞曲水、唐宋大家觥筹交错,到近年来的酒桌文化。

 

酒文化延续到今天,给中国人的生活带来无限乐趣,推杯换盏之间,演绎了多多少少的风情。


山东即墨传统老酒冬酿忙 坚持千年“古遗六法”工艺 | 视觉中国


中国人对酒的态度向来包容,即便“饮酒伤肝”、“喝酒损胃”、“酒精抑制神经中枢”等医学忠告被屡屡提出,仍然改变不了国人对酒的热爱。

 

世卫组织通过研究大量流行病学报告、进行动物实验得出结论:动物体内长期存有的酒精成分越多,得癌症的概率越高。

 

2015年,某团队对47881名男性和88084名女性进行了长达30年的随访调查,发现酒精和癌症的发生具有显著的线性关系


某品牌黄酒被曝在香港查出含有致癌物 | 青年报


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致癌清单就将酒精列为了一级致癌物。


同年11月份,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首次发表公开言论,称酒精是恶性肿瘤重要致病因素,即使少量饮酒也会增加癌症风险。

 

ASCO同时公布了癌症来源的最新数据,数据显示:41% 的口腔癌,23% 的喉癌,22% 的肝癌和 21%的食管癌均于饮酒相关。

 

美国波士顿大学研究也发现,酒精引发的癌症致死占所有死亡原因中的3.5%。

 

酒精如何致癌


酒精的学术名称是乙醇。实际上,乙醇本身并不具有致癌性,真正致癌的是它的中间产物乙醛。

 

很多人知道乙醇是酒的主要成分,乙酸是醋的主要成分,却对乙醛知之甚少。



贵州德江:元宵夜喝酒醉倒一批年轻人 | 视觉中国


乙醛作为一重工业原料,具有致畸性、生殖毒性等多种病理学毒性。它可以诱导 DNA 的结构发生变化,甚至引起染色体重排。

 

同时,刊登在《自然》杂志上的最新研究表明乙醛可诱导造血干细胞发生突变。


造血干细胞 | NCBI


造血干细胞具有分化成各类血细胞的潜能,是人体红细胞、血小板、免疫细胞等的来源,在人体内起着维持和协调体内各细胞组成成分平衡的作用。

 

一旦造血干细胞的基因发生突变,人体就有可能出现造血障碍的风险,导致红细胞数量减少,引起贫血症状。血小板功能受影响后容易引起中风。

 

免疫细胞又称为白细胞,它与人体免疫力息息相关。

 

造血干细胞出现问题后,可能会引起免疫细胞的功能障碍,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易受细菌感染、患癌率也会随之提高。

 

对于不同种类的癌症,酒精致癌的具体机制也不同。

 

在肝癌中,是因为酒精先引起肝硬化,肝硬化逐渐发展成为肝癌。


西安:俩儿子都得肝病一死一晚期 老父亲绝望 | 视觉中国


在上消化道肿瘤中,是因为进入血液的乙醛在红细胞中的浓度极高,约为血浆的10倍,直接导致了细胞癌变。

 

在人体激素方面,是因为乙醇提升了雌二醇水平,而雌二醇水平高升是乳腺癌的发生原因之一。


杭州美女人体彩绘筹善款 呼吁人们关注乳腺健康 | 视觉中国


小仲马说:吃是为了肉体,喝是为了灵魂。


但灵魂有一万种方式得到充实,我们大可不必为了它与癌症赌博。


在美国,2006-2010年过量饮酒引起的死亡就高达88000例。


从全球范围看,每年饮酒不当引起的死亡有330万,成年人中饮酒不当的比例甚至高达12%-14%。


饮酒对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对癌症风险的影响更是不容忽视。


不喝酒,人生的路也不会白走。

 

参考文献:

[1]Nelson D E, Jarman D W, Rehm J, et al. Alcohol-Attributable Cancer Deaths andYears of Potential Life Lost in the United States[J]. American Journal ofPublic Health, 2013, 103(4):641-648.

[2]Allen N, Beral V D, Kan S, et al. Moderate alcohol intake and cancer incidencein women.[J].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2009, 101(5):296.

[3]Bagnardi V, Rota M, Botteri E, et al. Alcohol consumption and site-specificcancer risk: a comprehensive dose–response meta-analysis[J]. British Journal ofCancer, 2015, 112(3):580-93.

[4]Connor J. Alcohol consumption as a cause of cancer.[J]. Addiction, 2017,112(2):222.

[5]肖英. 酒精和致癌作用[J]. 国外医学情报,1980(21).

[6]应乐华. 酒精致癌实验[J]. 国外医学情报,1980(14).

[7] 吴国隆. 饮酒越少越好——少量饮酒有益健康的说法遭质疑[J]. 老同志之友, 2007(8):57-57.

[8]马云, 汤宜朗. 适度饮酒与心血管健康:误解与真相[J].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15(3):181-186.

[9]佚名. 喝酒易脸红提示罹患癌风险高[J].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7(4):524-524.

[10] 杨秉辉. "少量饮酒有益健康"吗?[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0, 9(4):42-42.

[11] 崔洪. 瑞典研究称“少量饮酒有益健康”仅适用少数人[J].中国食品, 2014(23):96-96.

[12] 常青. 应用雌二醇替代治疗的绝经期妇女一次快速摄入乙醇后对泌乳素的影响[J].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1995(5).

[13] 吴群英, 张友南. 乙醇对人工流产新鲜绒毛雌二醇分泌的影响[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2(4):65-68.


推 荐 阅 读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更多精彩内容 点击下载网易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