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浪潮工作室
给你另一种看世界的角度和态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证券时报  ·  中国资产大涨! ·  21 小时前  
上海证券报  ·  各种大模型,各种大消息 ·  2 天前  
高可用架构  ·  一次线上生产库的全流程切换完整方案 ·  3 天前  
证券时报  ·  AI可以预测中奖号码?中国体彩辟谣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浪潮工作室

都怪预制菜,我胖到了200斤

浪潮工作室  · 公众号  ·  · 2024-03-26 11:56

正文

最近很多人问我怎么看待预制菜。

我的态度这么说吧,你们知道为什么我都三高了,还是每天晚上都要跑到楼下吃安徽料理吗?

因为安徽料理起码是老板在我面前用新鲜菜现炒的东西。

我觉得以后这种东西会越来越少了,得抓紧吃。

这就是我对预制菜的态度。


但我的态度卵用没有。

因为吃不吃,不是我说了算的。

尤其是打开外卖平台,你都不知道有多少店是预制菜做的。

哦不对,说错了,应该说,你都不知道哪家店不是预制菜。

真的,我这已经是往乐观里说了,我是开过饭店也开过外卖店的,我知道预制菜的铺量速度。


【更多避坑经验,关注仙人JUMP】


我只希望大家都得吃预制菜的这一天能在我死后才来。


这里要先定义一下啥叫预制菜。

毕竟如果范围无限扩展,只要是处理好的能吃的东西都叫预制菜的话,那罐头,压缩饼干,方便面甚至瓶装辣椒酱都叫预制菜了。

甚至你脚上的的真皮皮鞋,你不嫌弃的话。

严格来说,也是原味预制菜。


我说的是【预制菜】这个概念,就是便利店卖的那种廉价方便食物,外加整个食品供应链上的预处理工业品。

大概是沙拉,凉面,便当,饭团,盖饭,浇头料理包,各类速冻蔬菜,各类速冻食品,充满了食品工业的美感。

这些东西很多时候只是为了方便续命,谈不上享受。

点外卖,大部分外卖都是料理包。

打开电商,各路料理包和速冻食品的销量已经证明了这都不只是未来,而是现在。

所以我每天晚上都要吃安徽料理,起码他是当着我的面炒出来的。


为什么大家普遍都不喜欢预制菜,但依然发展速度如此之快?

因为成本和效率。

预制菜,是这个时代的卷王。

而食物的现做,在这个时代,逐渐成为一种奢侈品,成本巨高。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成本高,不是指原材料成本,原材料成本其实算低的。

真正的成本是,你往做饭里面投入的时间成本以及情绪成本,这个成本才高,做饭这事儿最贵的是人,不是物料。


自己开火做饭,你需要有闲,还不慌,还得享受烟熏火燎,还能接受洗碗洗锅,哦对了你还得有厨房和锅碗瓢盆一套东西。

买菜咱就不说了,即使你用各类生鲜电商APP给你节省了买菜的时间,但摘、洗、杀、切、炖、炒,这些准备时间动辄一个小时起。

而且事后你还要洗碗洗锅整理灶台。

偶尔做还行,长期做,你会逐渐不耐烦。

因为生活的毒打让你一刻不得闲,好不容易休息一下你恨不得在沙发和床上不下来。


过去的人做饭,不是因为喜欢,而是因为没有廉价又发达的外卖体系。

还是因为不做饭也没啥事做,但凡有麻将牌局钓鱼打球跳舞,你试试看他们还乐意不乐意做家务。

到了我们这一代,作为一颗生活在现代工业体系螺丝钉,你会觉得自己下班没有事儿做吗?

不不不,你觉得你能按时下班吗?


外卖平台短短几年发展这么快,就是因为大家都被生活毒打的没有时间留给食物了。

确实也有很多朋友长期自己做饭,但扪心自问,你感受到的是纯粹的快乐吗?还是也夹杂了生存和无奈?

如果你是真的快乐,那我真的很羡慕你,真好,真好,真好。

千万别被你老板知道。

老板大喜,工作还是不饱和。


讲完消费者的成本,再讲商家的成本。

整个生鲜食物供应链上的成本其实是在变高的。

有很多人看日剧韩剧美剧,会感慨那里蔬菜瓜果的昂贵。

想过没有,为什么我们的生鲜产品要更便宜?

因为人力便宜,因为很多人不把自己的时间折算进成本里。


你有没有在自家小区门口遇到过偶尔来摆摊的菜农,都是自己种的,卖相不好,但是很便宜。

你有没有在自家小区见到中年夫妻盘了一个小门头卖菜?东西堆在那里不是很干净,但也很实惠。

他们是农耕的遗存,他们是市场初级阶段的小商贩,他们是把自己的一切折进去的人力。

我们能吃到能买到便宜菜,真的要感谢他们,感谢他们的付出。

地里的菜不贵,贵的是送到你手里的这个链条。


为什么料理包比餐馆现做要便宜?

为什么餐馆们开始推崇半成品和中央厨房?

为什么大家即使是去饭店吃,也大概率吃到料理包?

因为厨师的工资高,因为厨师的不可控性高,所以就开始用机器来代替了。

那现在这个链条上的所有人,你觉得他们的人工成本就会是一成不变吗?

人力不会一直便宜啊。

这些人会慢慢老去,消失,而新一代人并不会立刻补充。


上一代讲究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玩得了舞会进得了菜场。

这一代讲究工作第一方便就可以。

下一代直接根本不进去。

因为太累了,太苦了,回报太低了。

这时候,整个链条为了运转下去,会发生什么?

哎,涨价。


【更多生存小技巧,关注仙人JUMP】


所以我每天晚上都要吃安徽料理,起码他是当着我的面炒出来的。


你知道的, 涨价

为了能运转,必然价格会回升,那么成本也会往上走。

与此同时,作为消费端的人,时间和金钱也都被压缩了,没有时间去做饭了,去寻找更为方便的工业食物。

大家可以算是双向奔赴了。


于是在不太遥远的将来,甚至是现在,【买鲜菜做饭】会是一个偶尔为之的娱乐活动。

证明自己有时间,有对生活方式的挑剔,又或者是社交需求。

学名叫, 【露一手】

当然,有人露一手结果会露馅。


再看看世界发展。

发达国家也走过类似的路径。

你可以在便利店能买到很好吃的包装食品,营养健康,热量清晰。

性价比很高。

但你去餐馆试试,小餐馆都贵到离谱。

同样热量的食物,价格可能相差十倍。

甚至百倍。



工业化越发达,工业化食物越便宜,而与此同时,非工业化食物也就越贵。

就像现在没有小餐馆愿意花巨额的成本去调制不加味精的汤和卤味了。

人类可以适应味精,也就可以适应工厂直接生产的菜品。

现在大部分饭店都是用的预制菜,也没见人吃出什么不一样来。

所以我每天晚上都要吃安徽料理,起码他是当着我的面炒出来的。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说现做的菜就是不一样,厨师如何了得,顾客如何吃的出来。

真不是的,我真开过饭店,我可以负责任的说,很多厨师的巅峰手艺,大部分普通顾客是吃不出来的,就像是很多严肃的文学,大部分读者是看不下去的一样。

很多东西真的是有一个审美门槛在的,不然怎么一直有曲高和寡的说法?


另外,别小看预制菜啊,人家预制菜的口味也是专业厨师调整过的,拿出来干掉一批学艺不精的厨师一点问题都没有。

目前你看到的全国连锁店,肯德基麦当劳汉堡王必胜客老娘舅和府捞面吉野家等等等等等等,外加各类日料韩餐甚至西餐等等等等,都是预制菜为主,一点都不影响人家生意好。

另外你有没有发现,现在所有商业综合体,都是一个模子出来的。

而所有的网红店,似乎都是一个模子出来的。

因为,预制菜要降成本,所以要铺规模。

大家其实不是开店的逻辑,而是开厂的逻辑。


再看菜品本身,重油重辣近乎一统江湖,不需要厨师的纯标准化火锅大杀特杀。

各种网红猪肘网红酸菜鱼网红蹄花标品盖浇饭都是典型的预制菜。

很多地方菜系都被工厂干的节节败退,就连广东人都越来越能吃辣了。

我自己是山东人,我看着鲁菜逐渐退出平民舞台成为有钱人的喜爱,大街上充满了各类重油重辣以及黄焖鸡。

他们很多都是预制菜,打开电商一搜半成品有的是。

哦对了,现在很多鲁菜馆子,一吃也是预制菜了。


这个趋势是蔓延整个世界的,不是近十几年的事,而是从这个世界从进入工业化开始,就一步一步地对食物进行预制了。

甚至从原材料上,人类已经适应了几十年的工业肉鸡了。

从一开始的不习惯,口诛笔伐,也到现在的逐步适应。

家养土鸡的成本是工业鸡的五倍十倍。

你最终会选那个成本更低的选项。

你不需要告诉我答案,因为钱包帮你选了,餐馆帮你选了,市场帮你选了,工厂帮你选了。


【更多踩坑经验,关注仙人JUMP】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