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杂学杂问
每天第一时间发布人气早读,各类知识,经验及信息的杂学交流分享平台。交流交友,互学互助为主题的综合人脉圈。知识&智慧,创意&经典随时掌握。不做“专”学问,只做“杂”分享。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都市时报  ·  突发!演员王大陆被捕 ·  昨天  
人民日报  ·  国家电影局通报! ·  昨天  
人民日报  ·  确认!微信搜索测试接入DeepSeek ·  2 天前  
人民日报  ·  妇幼保健院医生售卖出生证?官方通报→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杂学杂问

中国枪支弹药库全球首曝光:这七款武器,威震四方!

杂学杂问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7-29 05:41

正文

今天的中国,发射一颗远程火箭弹,70公里外地动山摇;

中国自主研制的7.62毫米转管机枪枪身全长1.1米,有效射程1000米。每分钟可发射子弹6000发;

中国造出“轿车式”坦克 山上下水自由如风,70度陡坡360度原地调头;

中国铁甲“无懈可击”!咱们的“防雷车”24公斤TNT当量地雷轰炸毫发无伤!


从装配一支简单的步枪开始,到今天制造一枚误差不到一米的激光制导炸弹,打破军事大国垄断,中国在军事装备制造领域,短短数十年时间里完成的这场跨越,似乎很难让人相信,这就是东方大国正在发生的事实。



中国机枪,轰动世界!每分钟发射子弹6000发!


按照统计,近代战争用一般的步兵武器击毙一名对手,平均需要消耗2000发子弹,而使用狙击步枪则只需要消耗1.7发子弹。共和国的军事装备,在70年代末,就开始着手自主研制开发自己的高精度狙击步枪,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7.62毫米高精狙击步枪项目负责人范方梅手中的这支步枪,800米内可以精准击中目标,是20年前中国开始出口的第一支狙击步枪。



2009年,国际狙击大赛,中国选手持用国产7.62毫米口径狙击步枪参加比赛,令人意外的是,由于枪支的精度不够,中国选手第一轮就被淘汰出局了。衡量一款狙击步枪的精准度,国际上通常使用的指标是MOA。如果射手所持狙击步枪精度为1角分,则意味着该枪在100码距离上的射弹散布直径为2.9厘米。而我国仿制的这款85式7.62毫米狙击步枪在100码内的精度水平只有3-5MOA,而国外狙击步枪却能达到1MOA,远远超出中国狙击步枪的精度。



2009年,范方梅担任狙击步枪项目负责人,这位爱枪胜过爱口红的女设计师,开始查阅85式7.62毫米狙击步枪研制阶段的资料和试验数据,收集国内外狙击步枪发展动态,凭借女性独有的敏锐,终于找出了这款步枪精度不够的内在原因。半自动装填方式让步枪在射击过程中存在运动,而枪弹瞄准镜也没有匹配设计。


优化后的7.62毫米口径高精狙步枪,能不能达到国际精度标准呢?今天范方梅要带领设计人员一起去进行户外打靶试验,范方梅屏气凝神地观望着观靶镜,帮助射击手做最后的准备。百米开外,三发子弹连续击中靶心,这次打靶成绩达到0.5角分的国际精度先进水平。



2012年7月27日,中国代表队第一次带着这支国产7.62毫米高精狙击步枪,在哈萨克斯坦参加了国际特种狙击手比赛,两个小组以绝对优势分获总分第一名、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对于比赛来说,这仅仅只是一场胜负,但对于中国军工制造来说,这却是工业制造水平的巨大进步。


2016年11月,中国自主研制的7.62毫米转管机枪在珠海航展上亮相,枪身全长1.1米,有效射程1000米。每分钟可发射子弹6000发。这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枪械,中国军工制造人员用了整整十年。

6根枪管,每一根都相当于一支机枪。最高射击频率能达到每分钟6000发子弹,是普通机枪的8-10倍。正是这种射速高、火力猛、命中率高的机械设置,中国的军工研发制造人员,用了将近10年的时间。7.62mm转管机枪的诞生不仅弥补了我国小口径转管机枪的空白。技术水平和美国的同类枪械旗鼓相当。在最基础,但也是最艰难的步兵枪械领域,中国制造最终实现了世界级水准的突破。


火药发明者,却成世界落后国?中国一雪前耻,“高能炸药”腾空出世!


这是西安古城里很普通的一条街道,如果不是专业人员的介绍,几乎没有人知道,这里就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火炸药诞生的地方。


每天晚上下班,中国兵器第四研究院的院长张联社,都会路过办公楼前这面写满了文字的警示墙。


墙上刻的是美国科学家亨利 · 奥古斯特 · 罗兰的一段话,他说:中国人知道火药的应用已经若干世纪,因为只满足于火药能够爆炸的事实,而没有寻根问底,中国人已经远远落后于世界的进步。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四研究院院长 张联社: “我们当时的四大发明,其中就有火药,但是我们只能知道火药的应用能够爆炸,能够燃烧,但是没有追根问底,真正找到它的原理。”


炸药,对于中国人来说,几乎是一个很少人关注的名词,1863年,第一代含能材料由德国科学家成功发明,1941第二代炸药奥克多金相继问世,而此时的中国,几乎还没有展开任何炸药的研究,关于火炸药的研究,中国比西方国家晚了将近100年。张联社将这段文字刻在了研究院的墙上,时刻激励着中国的科研人员。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四研究院院长 张联社: “作为血性男儿,如果看到有耻辱,他就会化悲痛为力量,都有这种内在的能量在激发他。”


今天,化学博士梁振要进行一次新型含能材料的氧化反应实验,他要做的是把含能材料中最重要的部分通过真空方式分离出来。分离出来白色的粉末还有一个名字——高能炸药。随着一声闷响,爆炸引起的灰尘和烟雾从缝隙四散而出,金属射流把整根钢制靶柱击穿。今天的中国火炸药研究领域,技术研发水平已经和世界先进技术比肩同行。


中国远程火箭炮世界第一:射程70公里,全球各国无可匹敌!


在中国西北大漠的深处,中国第三代远程多管火箭炮的发射试验场。总设计师杨树兴提前3天就抵达了这里。杨树兴今天要测试的远程多管火箭炮,射程达到了70公里,一般性火炮命中70公里外的一个50平米大小的目标,需要发射65发火箭弹,而中国军工最新研制的这款火箭炮,击中目标只需要一发炮弹。舵片就是火箭弹的翅膀, 4个舵片只有两个火柴盒体积大小。就为了这四个小小的舵片,杨树兴和他团队磨砺了整整28年。



2012 年,具备精确制导能力的第二代远程火箭炮在杨树兴手中诞生,射程从第一代的20公里提升至70公里。



制导火箭系统总设计师杨树兴: “国际上的话,就是射程应该是我们是最领先的,精度的话不次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


十年磨一剑!中国发出激光制导炸弹 一举打破军事大国垄断


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已经成功地研制了的激光制导炸弹并实战应用。而十年前,陈军的这个团队才刚刚组建,中国版激光制导炸弹的研发领域更是举步维艰。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250公斤激光制导炸弹总设计师  陈军: “美国的制导炸弹保有量大概是70万枚,它的型号大概135种型号。”


眼前的这家工厂,它的前身就是著名的汉阳兵工厂,曾制造了中国的第一支步枪。而在今天,陈军带领的团队,则要在这家历史悠久的兵工厂里,研发世界最先进的激光制导炸弹。现代战争的画面里,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画面:当飞机显示屏的“ 十字星”对准地面目标时,目标就会立即被摧毁,这就是激光制导炸弹的“功劳 ”。“十字星”对准目标的地方,就是激光束的瞄准点,激光束指到哪,激光制导炸弹就会追踪到哪,真正实现精准打击。



2014年5月的一天,陈军早早地来到试验场地,即将要进行的,是激光制导炸弹静爆试验。随着一声轰鸣,定点位置烟雾四起,炸弹成功击中目标,陈军悬着的心终于平复了下来。


中国人独立自主研制的新一代激光制导炸弹,历经十年,终于完成了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目标,中国人自主研发的远程火箭炮,历经了十年的磨练,今天已经成为世界最前沿的军事科技。从模仿制造到自主创造,中国军事工业展示给世人的,已经是越来越多的实实在在的成绩。


世界军工史上前所未有!中国造出全地形车 70度陡坡360度原地调头



陆军装备的研发制造,从来都是一个国家军工体系最为核心的内容之一。常规的武器装备之外,保障陆军高效的机动性能,特种车辆的制造,也是军事装备生产中的一项重点课题。


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叫陈劲, 2004年,清华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博士毕业的他,接到了一项特殊的任务。研发制造一种能够用直升机运输装载、降落后能够全域机动的特种作战车辆。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山猫项目总设计师陈劲: “这个就基本上是把一个坦克,缩小到一个轿车这么大,但是它的里面的一些结构原理,还得跟坦克是一样的。”



年轻人的创意,是今天军工制造领域里最宝贵的财富,陈劲设计出的第一代样车,名字叫做“山猫”,陈劲希望自己设计的特种车辆,像山猫一样灵敏。如今的山猫可以360度原地调头,还能攀爬70%的坡度。8个车轮像猫爪一样让它快步上行。



年轻人的创意,似乎永远都不会停止,陈劲更大胆的想法,是要让山猫即能上山,也能下水。实现真正的全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