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什么专业?
每当高考放榜后,关于报什么专业的讨论就会成为热门议题。当会计、计算机、临床医学等热门专业被人们挂在嘴边频频提起之时,一直被认为“冷门”、“小众”的文博专业,只能。。。
毕竟,我们文博专业的
遇到的尬聊是这样的——
你们学文物鉴定不,就是电视上的鉴宝?来,看看我这个翡翠手镯怎么样!
在民间流传的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上
定位是这样的——
多年来一直被误解成就是挖坟的已经很冤了,《盗墓笔记》、《鬼吹灯》等盗墓题材作品的火爆,为考古文博专业倒是吸引了更多的关注,可是文博人和考古人呢,“你们就是官方盗墓对吧?”
文博人不是不能自黑和调侃,只是把考古文博简单类比成盗墓挖坟什么的实在不妥啊——
那么真实的文博专业
【是什么】
最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之前的博物馆学,改为文物与博物馆学,依然属于历史学类。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简称文博专业,它主要涵盖了文物学和博物馆学,并与考古学关系极为密切,是一门内容较复杂、内涵较丰富的人文学科。从某种程度上讲,文物与博物馆学是属于文化遗产学(广义)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什么】
博物馆学、世界史、历史学、考古学、民俗学、古文字学、古代工艺美术、文化人类学、文物学概论、中国历史文献学、文物保护技术……
【就业分析】
《全国文博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2014-2020年)》中指出:
“我国文博人才队伍总体状况与建设文化遗产强国的要求尚不相适应。人才总量短缺,队伍结构不合理,人才素质偏低,特别是高层次领军人才、科技型专业技术人才、技能型职业技术人才、复合型管理人才严重匮乏。”
此外,国家文物局印发《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人群覆盖率达到每25万人拥有1家博物馆,同时文博人才培养“金鼎工程”明确,“十三五”时期,培养各类文博人才达到1.8万人次以上;在文物重点领域培养领军人才20名以上;每年举办专业技术培训班10个以上;新增文物保护修复人才700名以上;举办贫困地区文物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培训班30个以上。
根据政策可以看出,当前我国文博事业正处于高需求、快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其中收益最大的便是文博专业,以及相关的考古学专业、科技考古专业、历史专业、古典文献学专业、图书馆专业等。可以预见的是,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博物馆事业将迎来新的发展高峰,有这么多机会,还发愁就业吗?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严建强教授说:“现在社会上可能还会有一部分人认为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很冷门,毕业生很难就业。
实际上,相比之下,文博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很不错,当今的文化遗产热、博物馆热、文物收藏热的兴起已经显示了这一专业的潜力。
作为历史悠久的大国,我国有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亟需专业人员进行发现、研究、保护与利用。尤其我国近年博物馆发展速度很快,博物馆的策划、设计、建设和管理中的种种问题急需专业人员的担当。此外,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国际化趋向越来越明显,也需要专业人员的参与。
【报考指南】
我国本科类院校中,开设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的院校有30余所,各院校的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各有千秋。
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兰州大学、吉林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河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辽宁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广州美术学院、天水师范学院、泰山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