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刘晓博说楼市
原创的财经评论,独立的观察视角,深度的市场剖析。联系方式:QQ:1527356260;邮箱[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央视财经  ·  刚刚!登顶!中国影史票房之王! ·  2 天前  
秦朔朋友圈  ·  经济第五城,广州还是一座沿海城市吗? ·  2 天前  
央视财经  ·  =͟͟͞͞大=͟͟͞͞风=͟͟͞͞+=͟͟͞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刘晓博说楼市

突生变数,一场风暴来袭……

刘晓博说楼市  · 公众号  · 财经  · 2019-06-06 18:27

正文

来源:智谷趋势(ID:zgtrend);作者:震谷子


我们此前对全球经济的悲观预测,这几天差不多都应验了。


昨天(本月4日)美联储开了会,对降息完全敞开了大门。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继续强调“等待与观望”,但同时表示:“我们不知道贸易问题和其他事件将如何或何时得到解决,不过美联储永远会用适当举措来支持本轮经济扩张。”


美国还能等,别的国家已经躁动不安了。


同一天,澳大利亚步了澳洲兄弟新西兰的后尘,宣布降息。至此,澳大利亚利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更狠的在后面,还是这一天,索罗斯的前首席策略师、亿万富翁Stanley Druckenmiller预测, 未来18个月美国利率可能降至0 。(如果美国进入0利率时代,全球会是什么样?这个问题隐藏着当前贸易摩擦之下的最大变数。智谷趋势提供会员内部解读。)


连世界第一大经济体都要实施零利率,这意味着,经济预期差到了极点,已经到了正常利率工具无法刺激经济活动的地步。


短短24小时内,几场大戏轮番上演,看似紧急突发,但实际上早已草蛇灰线,伏延千里。


01


“低利率、低通胀、低增长”的“日本化”病终于也要蔓延到美国了吗?


美国上一次降息是什么时候?12年前。那之后,美国被迫走上了漫长的宽松之路。日本“失去的二十年”也是利率极低的二十年,欧洲去年还在说要结束量化宽松,到如今根本不再提这茬了。


美国是否会在18个月内到达零利率还不得而知,但这个预测提出的背后是一连串的下跌——


美国4月成屋销售总数同比下降4.4%,连续第14个月下跌;

3月重卡订单暴跌66%;4月工厂订单环比下降0.8%;

海外新订单出现2018年7月以来的首次下降;

4月个人消费支出环比增长0.3%,预期增长0.2%,前值增长0.9%……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美国已经一只脚迈进了衰退,下一只脚最早将于下半年跟上。


有一个国家,再坚持1个月就将打破28年未发生衰退的历史纪录,却在此刻比美国更快地选择了降息。


本月4日,澳大利亚宣布降息25个基点至1.25%。紧接着,澳大利亚四大银行也下调了贷款利率:



降息,或许是帮助澳大利亚创造纪录的最关键一招了。


过去十年,澳大利亚经济虽然一直在扩张,但增长率长时间内都低于全球水平。



加拿大皇家银行认为:“澳大利亚房地产和大宗商品的热潮已经消退,而下一个经济增长的推动力还没出现。”除了动用利率工具来增强流动性,维持经济扩张,别无它法。


但和美国一样,它们都面临着一个严重的问题:


那就是,利率本就不高的经济体想要通过降息维持经济扩张,一旦开启降息通道,就只有降至零利率甚至负利率才有可能看到刺激的效果。


在澳大利亚做出决定之前,新西兰已经打响了发达经济体降息的头炮,印度、马来西亚、菲律宾此前也纷纷降息以刺激经济。与此同时,中国央妈也选择了定向降准来释放流动性。


5月7日周二,马来西亚央行宣布将隔夜政策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3%。


5月8日周三,新西兰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至1.5%,为新西兰历史上的最低水平。


5月9日周四,菲律宾央行把关键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4.5%,此为2016年以来首次降息。


我们曾在 最凶黑天鹅一头撞开新时代大幕,无人可置身事外 中发出疑问,这会是新的全球降息周期的头三张多米诺骨牌吗?


现在回头看,的确如此。


海外掘金(ID:gold1849)曾在 《全球经济风雨欲来,资产缩水将不可避免?》 中明确指出,一旦世界经济确定进入宽松刺激时期,就不会轻易结束。当货币逐渐贬值后,你的资产将长期面临缩水风险,如果买到一些不好的资产,流动性将是个大问题。


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当降息风暴席卷全球的时候,抛售风险资产,转而投向避险资产的怀抱,成了大多数人的首选。


02


最近,有几大数据创下历史纪录,表明全球投资者真正进入避险区间。


第一,美国国债收益率倒挂非常明显。截至北京时间本月4日凌晨,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再度跌破2.1%,盘中触及2.064%的低点,创下自2017年9月以来新低。同时,美国3个月和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息差大跌28个基点,说明投资者对短期经济感到明显的悲观。


(美国3个月和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息差大跌,来源:FRED)


第二,金价暴涨。进入6月,悲观情绪继续升级,金价在6月3日这一天内就连续突破1310和1320美元两大关口,创下三个月来的新高。


此前几个月只是全球央行在明目张胆的囤黄金。到了现在,投资者开始抛售风险资产购入黄金避险,推动价格一路走高。盛世买古董,乱世买黄金,这个道理不止我们懂。


(金价一度冲破1340美元,来源:tradingview)


第三,美元指数走低。5月底,美元指数还在98附近徘徊。但进入6月还不到一个星期,就已经跌至97,创下近两个月以来的新低,且五天内跌幅达到1%,说明具有避险属性的美元也不受追捧了,进而证明全球经济放缓的影响已经传导至美国,市场也开始担忧美国经济的系统性风险。


(美元指数跌破97,来源:tradingview)


(美元兑日元汇率在最近几天也出现大跌,意味着传统避险货币日元受追捧,来源:tradingview)


投资者选择进入日元、国债、黄金等传统避险资产,说明大家对未来强烈不看好,全球经济的隐忧越来越明显。


03


央行在出手,普通人在避险,都是因为经济确实出了问题。


世界银行本月4日发布最新《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将2019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0.3个百分点至2.6%,为三年来最低水平。《华尔街日报》认为,世行下调经济预期颇为意外,揭示出贸易裂痕和全球商业信心萎缩对全球带来的广泛影响。


事实上,早在贸易出现裂痕之前,制造业就已经跑不动了。


5月,全球制造业创下2012年以来最疲软的表现,欧元区、德国、英国、日韩和新加坡制造业数据都跌破荣枯线,而美国的数据更是创下近10年新低。


中国5月官方公布的制造业PMI甚至比民间数据财新PMI还低,报49.4,创三个月来新低。


至此,中美欧三大经济体制造业齐齐哑火。更值得留意的是,这是5月的数据,是中美互加关税的前夕。 也就是说,在美国上调关税之前,经济数据就开始走弱,因此我们目前还没有看到新的税率实施后,给经济带来的真正后果。


不过,依赖国际贸易的典型出口型经济体却早已向全球发出警告。


韩国5月出口同比下降9.4%,是连续第六个月出现下跌。


新加坡4月非石油产品出口同比下降10%,已经连续两个月出现两位数跌幅。


香港继3月出现1.2%的同比跌幅后,4月商品整体出口同比下跌2.6%。


台湾4月出口258.3亿美元,同比减少3.3%,连续6个月负增长。


我们曾在 货币暴跌、外资出逃、物价攀升,贸易风暴席卷台湾,“亚洲四小龙”无一幸免 中指出,进入五月,中美贸易争端升级,双方交战激烈,几个回合从关税战升级为科技战。在这过程中,受到最大伤害的就是依赖半导体等电子元件出口的“亚洲四小龙”——中国台湾、韩国、新加坡和中国香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