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生命科学产业观察
聊聊生命科学产业那些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加坡眼  ·  持SP和EP准证,可以在新加坡生小孩吗?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生命科学产业观察

连跳四级拥有独立实验室!这位生物才女或是最年轻博导

生命科学产业观察  · 公众号  ·  · 2024-08-23 17:41

正文

有观点,有态度
这是生命科学产业观察公众号的第 1108-5 期文章
来源:Being科学

近日,被赞叹为 全国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 段佳,火了!年仅28岁,实力惊人。


能拿到博士学位的人,无一不是各领域的佼佼者,这其中又能成为博导的人,年纪大多在四五十岁左右,最小的也才三十出头。


然而28岁的段佳却是打破了这个常规,成为了一名优秀的科研选手。


26岁破格升任独立PI


28岁的博士生导师段佳, 1996年 生于湖北孝感,自幼便展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与求知欲。


2017年6月,段佳毕业于武汉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2022年6月毕业于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凭借过人的履历和卓越的学术表现,博士毕业后,段佳选择留在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工作,并很快晋升为助理研究员。


2023年1月 破格提拔 为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并担任课题组长。



2023年8月,段佳作为第一作者发表了第3篇Nature论文,她已经 连跳4级 ,成为一名 拥有独立实验室 的研究员了。


解决世界级难题


日常科研工作中,她继续深入研究 GPCR的结构和功能 ,以及 GPCR药物的研发。 她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为科学和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成果之一是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题目为“胰高血糖素受体与胰高血糖素类似物的复合物结构”。


在这项研究中,段佳运用冷冻电镜技术 成功解析了胰高血糖素受体(GCGR) ,这是一种能够调节血糖水平并与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的受体。这是世界上首个GCGR结构,也是首个与激动剂结合的GPCR结构,为GPCR的结构生物学领域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这个结构不仅为GCGR的功能研究提供了直接的结构证据,也为GCGR药物的设计提供了新的靶点和策略,为糖尿病等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段佳的研究工作不仅在国际上受到了高度的评价和认可,也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和鼓励。她先后获得了中科院优秀博士论文奖、中科院院长优秀奖、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杰出科技创新奖。


在学术界,年龄从来不是衡量一个人能力的唯一标准,真正的评价在于科研成果的质量和影响力。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学术环境的开放,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才开始崭露头角,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和才华,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回顾自己的科研生活,段佳在采访中表示,科研工作虽然充满挑战和压力,但也是充满成就感的过程。她建议青年科研工作者保持积极的心态,及时与他人沟通交流,分享科研过程中的困惑和压力,同时保持对科研工作的热情和信心,享受科研过程中的每一个小成功,不断激励自己继续向前。


段佳简介

段佳,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科中山药物创新研究院双聘研究员,课题组长,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 激素类受体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