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企业家杂志
多年来持续关注企业家阶层的生意与生活。打造最快捷高效的商业资讯交互平台,实现您的商业梦想与精神追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HR成长社  ·  这哪是员工手册,简直就是宝典! ·  2 天前  
中国企业家杂志  ·  谁放不下春晚?|视频 ·  5 天前  
HR新逻辑  ·  青年毛泽东这样过春节... ·  5 天前  
人力资源法律  ·  帮公司贴春联摔伤算工伤吗?官司打到中院!|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企业家杂志

从“北漂”到潮玩店主,一位80后的回乡创业路|小城创客

中国企业家杂志  · 公众号  · 职场  · 2025-02-02 18:19

主要观点总结

马林自创的潮玩店壹贰Ma·潮玩店经过几个月的筹备终于开业。店铺的开业经历了许多挑战,包括选址、考察市场、选品、组货和营销等。开业后,面对客流量的问题,马林不断调整策略,通过DIY设备吸引消费者,淘汰过气IP产品,拓展货源等。文章还回顾了马林的创业历程和她对创业的感悟。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马林自创潮玩店开业

马林通过努力自创的潮玩店终于开业,是她在北漂近二十年后的一次全新尝试。

关键观点2: 店铺面临的挑战

店铺在开业后面临客流量问题,马林通过不断调整策略,包括引入DIY设备、淘汰过气IP产品、拓展货源等,以吸引消费者。

关键观点3: 马林的创业历程

马林在此之前有多次创业经历,包括开餐馆、酒吧等。她的创业信条是在能力范围内进行尝试,给自己留有余地。

关键观点4: 创业的感悟

马林表示虽然创业充满挑战和焦虑,但她从未停止奋斗。她将爱好变成事业,认为有热爱的事就能有努力的动力。同时,她也强调在创业过程中不断调整策略,放手去努力,相信结果不会太差。


正文

放手去努力,结果一定不会太差

|《中国企业家》记者 李欣

编辑|米娜

图片来源|受访者

经过几个月的筹备,2024年9月,马林自创的品牌壹贰Ma·潮玩店,终于开业了。对于一个北漂了将近二十年的人来说,这个潮玩店不仅是一家店,更是她的一份事业,一个全新的开始。

2024年5月,因公司业务调整,马林所在岗位被优化,42岁的她考虑到现实的求职困境,最终决定回到老家江苏淮安寻找新机会。

彼时,正值“谷子经济”爆火,喜爱二次元的马林也决定入局。“谷子”是英文“goods”的谐音翻译,代指和动漫、游戏IP相关的纪念品,类似铁皮徽章、亚克力摆件等小玩意被市场统称为“谷子”。其中,专门经营IP周边售卖的称为“谷子店”。

为了开店,马林来来回回考察了市场上不同的谷子店、杂货店、玩具店,甚至在潮玩品牌The green party的门口,“早10晚9”打卡式地蹲点学习了一周。

不过,结合自身的经济能力,和对市场的判断,马林放弃加盟一家纯粹的谷子品牌,决定当“个体户”单干——自己负责店面装修、找货源组货、营销引流。

店铺装修期间,她去了趟义乌,在三天时间里,逛街如上班,从每天早上10点逛到下午5点,日均三万步,找到供应商,确定了与各类二次元、IP有关的钥匙扣、拼图、饰品、盲盒盲袋等为店铺前期开售的品类。

壹贰Ma·潮玩店开业后赶上国庆节,门店迎来第一波人流小高峰,但假期结束后,客流量骤降,如何吸引到更多的人流,这个摆在实体零售人眼前的大问题,也落在了个体户马林头上。

她不断试错、调整,她说,“所有调整都基于如何能让更多的人在周一到周四这样的时间里,能想到、来到店里消费”。于是,在没有资金覆盖更广的IP资源的情况下,她在门店引入了一批DIY工具,开拓了流麻、吧唧、冰箱贴等“谷子”制作区;与此同时,调整组货的逻辑,尽快淘汰过气IP产品,加快引入各类新IP,给到店消费者新鲜感。

在这次创业前,马林曾在北京打拼了近二十年,开过餐厅,也开过一家李雪琴曾光顾过的酒吧,也曾朝九晚六当过写字楼里的上班族。起起伏伏,赚过一些钱,也赔了一些本,经常对未来感到焦虑。

离开北京从打工人转变为创业者后,她明显感受到自己更焦虑了,但与上班时期的焦虑相比,如今的焦虑更像是鞭策自己的动力——每天晚上10点半,马林都会雷打不动地打开抖音、小红书开始看各类玩具、盲盒、二次元主播的直播,了解年轻人在关注什么、市场有什么新产品、什么IP接下来可能会大火。

她还记得,有段时间自己似乎是魔怔了,每天晚上看直播看到凌晨两点,起床后的第一件事仍是刷短视频看各类产品,并截图做笔记,这几个动作几乎形成了肌肉记忆。

创业的焦虑与北漂的焦虑,迥然相异,但马林说,无论是在哪里,焦虑之外,自己从未有过停止奋斗的念头,“人生总有一个时间点,需要完全为自己再努力一次。成功了我可能会更坚定,纵然失败,我亦能坦然接受。”

以下为马林的口述(有删减)

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店

2024年5月时,前公司的业务变动很大,老同事走了一批又一批,我就预感自己也要被裁了,果然没多久我就收到了“大礼包”。

在犹豫继续北漂还是回家时,一直在老家生活的姐姐给我打了一个电话,她说淮安有个商场的二期要开业,有个铺位挺好的,可以盘下来做生意。我姐在老家做了十几年的线下实体生意,对于淮安及周边商圈比较了解,所以她的建议我还是比较愿意采纳的。

于是,我买了车票回家看看。如今在线下做生意,铺位的好坏是关键。实地考察后我发现,这个位置位于新商场的一层中庭,视野开阔,无论从几号门往里面走,都可以注意到铺面。

在我的体感中,江苏淮安市的小商圈几乎都是围绕着小区展开的,比如新亚商城、万达广场、融创ins park等等,没有特别标志、突出的零售综合体。因此,为了对比铺位,淮安的商圈我一一跑了一遍,有些可能商圈合适,但铺位不佳,合适的点位几乎没有。

而做过线下生意的人都知道,找到合适的商圈和点位,有时可能就成功了一半。

我姐推荐的这个铺面,所在的商场是华信Mall B座,周围3公里有不少小区,加上华信Mall A座开业许久,人流量大;此外,新商场对于房租也有一定优惠,于是最后,我拍板定下了这个铺面。

我心里也想赌一把。在我决定租下这个铺面时,华信Mall B座的商户入住率还不是特别高,但当时我很乐观,想着也许等我的店开业时,入住率自然也就提升了。

刚开始对这个店,我的规划是售卖一些二次元,动漫有关的周边产品。据我观察,在许多城市的大型商圈里,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谷子店”,这似乎是一个风口;其次,我本人也是二次元、动漫爱好者,因此创业也想围绕着热爱出发。

当然,创业不可能完全凭爱好来,还是要考虑现实因素。当时,我姐率先提议加盟一家“蓝白商店”,这个品牌的商品以帽子、饰品、围巾、“谷子”等为主,产品主打蓝白配色,非常吸睛,适合拍照打卡,对年轻人比较有吸引力。

我们也专程去考察了它的商业模式,加盟费3万~4万元,在选货上,总部也承诺很多优惠,进货价大概是平均售价的1.5折、2折左右,如果一些品卖不出去,保证100%调货,可以不用担心压货问题。但最终还是放弃了,我认为这个品牌的网红属性比较强,很适合开在景点满足年轻人的打卡需求,不适合开在服务周边社区的商场里,复购率可能会达不到预期。

此后,我们也陆续考察了市面上主流的谷子店、杂货店、潮玩店,但最终都被高昂的加盟费、店铺面积要求或者组货价格“劝退”了。

我也彻底放弃了开一家纯粹谷子店的想法,许多知名谷子店品牌都要求加盟商分布在一线城市,门店面积至少过百平米,我粗浅算了一下前期投入成本:至少100万打底。且一些品牌对于热门IP产品进货量有要求,冷门IP也很难卖得出去,组货成本会导致资金周转效率低,对于我这样资金不够充裕的创业者而言压力太大了。

我和姐姐思忖再三,决定开一家完全属于自己的店。因为在考察过程中,我们也大致熟悉了潮玩店的组货和动线设计逻辑,如果自己一手包办货源、仓储、管理、营销等环节,也可以将加盟费节省出来,放更多钱在货品上,我们的创业压力也会更小。

在我们的规划下,8月底,壹贰Ma·潮玩店终于开始装修了,店铺的名字是我起的,我们姐妹俩都姓马,潮玩则是我们店定位的赛道。而真正的挑战也从此刻开始了。


先试错,再调整

为了选品,我和我姐决定去一趟义乌。在出发义乌前,我们逛遍了淮安类似的潮玩店,甚至我还在潮玩品牌The Green Party的门口蹲点观察了一周,学习这些大品牌的选品结构和货架陈列方式,特别是门口的岛台展示方式。最后我们确定围绕各类IP衍生的钥匙扣、拼图、饰品、盲袋这四大品类。

义乌真的太大了,我们在那里逛了三天,毫不夸张地说每天3万步打底,从早上10点逛到下午5点。义乌让做生意变成了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选好商品和老板谈拿货价,双方加好微信,一方付钱一方发货。

但即便是自己来找供应商拿货,也绕不开“量”的问题。在义乌一样遵循量大价低原则,比如,钥匙扣需要一次性定3000个才能到店铺的起批量,我很担心刚开始对市场客群不熟悉,一次性大量进货会使自己承担很高的库存积压风险,但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试错了。

9月28日,壹贰Ma·潮玩店正式开业,而我为这个店已投入了16万多元。开业当天我并没有想象中激动,反而更多是平静的期许,希望这个项目能活下来,活得久一些。

开业后没多久就赶上了国庆,店内的客流量初步达到预期,当我看到到店的消费者买走我亲自选过来的产品时,真的特别开心,那种感受让我觉得前期所有的付出都值了。

但很快我就又开始焦虑了。

假期结束后人流骤降。特别是周一到周四,几乎没什么顾客,一方面可能是工作日本来人就相对较少;另一方面则因为店铺所在的B座刚落成不久,基础设施、招商都不到位,许多原本要进场的知名品牌,都还没有开起来,越往楼上走越冷清,完全没有逛的感觉,体验感很差。

我甚至有点后悔,在内心多次自责自己为什么不再等等,为什么要心急。在有限的人流中,我很快就遇到了货品积压的情况,最初大批量盲采的货几乎都砸在了手里。

我也愈发意识到,我不能等着顾客来,我自己必须做出改变。

经过在社交平台上的学习,以及对消费者的观察,我在店中引入了一套谷子DIY设备。因为我没有正版授权,所以许多顾客会自己带着二创的图来做流麻、吧唧、冰箱贴等“谷子”。与此同时,我也通过各种方式,尽快清掉过气IP产品。比如,过来抽洞洞乐但没有中奖的消费者,我会给他们一串售价为9.9元的钥匙扣,少赚一些,清库存的同时,也能让消费者有满足感。

马林在DIY

通过观察,我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开始调整组货逻辑和进货渠道。

比如,像儿童相机这种客单价相对较高的产品,就不适宜现阶段大批量进货放在店内销售,因为线上线下价差较大,消费者一比价就不会买;而一些低价的小玩意反倒是我应该着重进货的方向,这些低客单价的产品负担不重,还可以满足大众的情绪价值,特别是到店的孩子们从不会延迟满足,凡是价格合适都是立即满足。

我也愈发意识到,对于我这样自创品牌,自己找供应商组货的创业者来说,选品真的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当顾客进店的购买率如何提升,本质上还得看产品。

之后,我也开始多方拓展货源,除了义乌的供应商外,我也开始在1688等线上渠道进货,也许这些线上渠道最终的源头还是义乌,但有个好处是线上有压缩进货量的空间,能够减少库存风险,同时丰富店内产品。

有段时间,我每天一睁眼就开始看小红书笔记、抖音直播,目的就是保持对流行的IP和产品的敏感性,一些比较火的产品,我也会直接将实物买回试卖,若合适再迅速更新迭代店内的选品。


奋斗不止

创立“壹贰Ma·潮玩”并非我第一次创业,这次回乡前我北漂了将近20年,期间除了上班,也和朋友合伙创业过两次。

第一次创业属于“轻创业”,是在朋友的餐馆中以“店中店”的形式卖海鲜。但我只坚持了一年就放弃了。一方面是开餐厅自己当厨师实在是太累了,忙不过来,恰好那个时间点,朋友找我合伙创业开酒吧,于是,我就暂时放弃了这个项目。

严格意义来说,开酒吧是我第一次正式创业。那个酒吧的庭院中有棵树,我们也花了很大力气来布置,在我们的运营下酒吧经营得也算是有声有色,在北京小有名气,李雪琴也曾光顾过。

但一年后,我们就跟房东产生了一些分歧,对方想把房子收回去,我们只能无奈搬家,可之后始终没有找到像之前那样地理位置优越,且有氛围感的铺面,酒吧重新开业后,在大众眼里沦为了传统中规中矩的威士忌酒吧,没多久就闭店了,我也重新找工作上班了。

回忆起几次创业的经历,我觉得我可能是一个感性的人,虽然从未停止奋斗,但其实始终将自己的爱好、开心摆在第一位。比如开餐馆是因为我喜欢做饭、吃美食,开酒吧是因为我喜欢调酒,现在开潮玩店,本质上还是因为自己是二次元爱好者。

我知道很多人都说不要把爱好变成事业,但我并不认同这句话,我觉得人如果有热爱的事,还能将其变为事业的话,就更有努力的动力了。

不过,我和其他年轻创业者不同的是,这几次创业我都是在能力范围之内“小试牛刀”,给自己留了一些余地,让自己不至于伤筋动骨到破产背债的局面。这始终是我创业的信条之一,毕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过去北漂时,我常常因未来的不确定性而感到焦虑,这次再创业,在摸索试错中,店铺慢慢走向正轨,目前基本处于盈亏平衡的阶段,但焦虑仍在。

有时明明白天很累了,晚上还是会失眠,不过我也能明显感觉到,也许是因为几次调整都有了明显的正向结果,这些焦虑反而成为了我努力的动力,所以既然睡不着,我就起来刷社交平台,不是打发时间,是为了学习有关各种二次元IP的新玩法,新产品,一边刷一边记笔记学习,等眼睛累到睁不开了再睡就睡着了。

现在,这个世界的噪音太多,我们很容易沉浸在“能不能成功”的质疑声中,但这个世界的机会也很多,作为创业者,现阶段我能做的就是果断一点,放手去努力做,我相信结果一定不会太差。

新闻热线&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END 

值班编辑:王怡洁  审校:董斌  制作:吴莹

→点击下图直通“未来之星全球领航计划”

关注“中国企业家”视频号

看更多大佬观点和幕后故事


[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