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为要 创新为魂
推动广西应急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4年,面对安全风险交织叠加、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严峻形势,广西应急管理系统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应急管理部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坚强领导下,扛责任、盯目标、守底线,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防灾减灾救灾扎实有效,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成功应对17轮强降雨和3次强台风,实现无群死群伤、无重大险情、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的目标,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5.4%、12.6%。
2025年,广西应急管理系统将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应对风险变量、补齐自身短板、打造新质战斗力,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坚决杜绝群死群伤灾害事件,推动广西应急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贡献应急管理力量。
突出治本攻坚,在提高本质安全水平上再加力。
完善警示约谈、挂牌督办等工作机制,细化考核评价指标,压茬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年度任务;完善检查指引、视频解读等配套办法,重点督促问题查不出、查得少的地方和行业领域,切实学好用好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提升排查整改质量;建立完善企业自查自改常态化机制,对主动报告重大事故隐患并采取措施的企业免于处罚,对不查不改的企业加大处罚力度,持续推动重大事故隐患深查彻改、动态清零;加快研究制定和发布地方标准,加快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完善初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制度,加强安全生产考试机构和考试点管理,加紧推进考培分离,严格把好考试发证关;严格事故调查处理,加大对瞒报事故、较大涉险事故、典型事故的提级调查、挂牌督办力度;突出重点行业重大风险靶向施策、精准施治;统筹开展道路货物运输安全专项治理,推进矿山安全“八条硬措施”和自治区21条措施落实,加快化工园区“十有两禁”安全整治提升,建立健全危化品建设项目安全风险防控机制。
突出预防为主,在抓好防灾减灾救灾上再加力。
推进防灾关口更靠前,健全自然灾害调查评估、督查检查工作制度,推进灾害综合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优化多灾种和重大灾害过程风险会商机制。推进减灾基础更牢固。强化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数据更新和成果应用,聚焦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强化汛期排查整治,完善“11631”递进式精细化气象服务和靶向预警机制,落实“一线工作法”,推动建立联排联调机制;因地制宜加快建设以水灭火为主的森林防灭火新质战斗力,制定实施重点区域及边境线森林防灭火人民防线建设方案,加强湘粤桂、滇黔桂森林防灭火联防联控;加强地震发展趋势研究和重点危险区跟踪监测。推进救灾保障更有力。科学布局建设县级应急物资储备库,加大灾情统计报送力度,加紧推进“灾害救助+金融保险”等新模式,全面实施巨灾民生综合保险,加强应急指挥通信保障设备设施配置;突出科技赋能,深化实施“智慧应急”工程,持续优化广西应急管理“一张图”功能,完善应急管理科技创新体系,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发展应急产业,推动安全应急产业发展壮大;着眼于森林火灾、台风、洪涝、干旱等灾害特点,主动对标国际先进水平补短板,加快建强各类专业救援队伍,加强各类应急救援力量联训联演联战,持续构建各司其职、互为补充、协同作战、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应急救援力量体系。
突出固本强基,在提升基层应急能力上再加力。
加快出台配套文件。加快制定出台广西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若干措施配套文件,做好与基层党建、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等重点任务的统筹衔接。加强基层组织支撑。推行乡镇(街道)应急消防一体化模式,将应急管理和消防工作纳入网格管理服务内容。建强基层救援力量。配齐配强基层应急救援队伍,优化队伍布局,构建“综合+专业+社会”基层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完善社会力量现场协调机制,落实八桂应急先锋激励保障措施,发挥应急“第一响应人”作用。
突出协同高效,在完善应急指挥机制上再加力。
健全组织架构和机制。完善自治区应急管理委员会、安全生产委员会、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三委”,与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森林防灭火指挥部、抗震救灾指挥部“三部”在常态与非常态下的应急工作机制。建强各级应急指挥部。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标准,优化完善指挥场所基础环境和配套设备设施,打通国家、自治区、市、县、乡镇五级指挥通信网络和信息系统,实现一键调度、一键会商,把应急指挥部打造成为党委和政府应对处置灾害事故的主平台;建立多渠道多层级的信息互通协作机制,巩固应急管理和消防救援部门联合值守基础,发挥多部门联勤处置实效,建立灾害事故全流程处置案例库,不断强化应急指挥部决策支撑能力。
突出指导帮扶,在服务优化营商环境上再加力。
严格产业园区安全规划设计,对危化品重点县、工贸等重点领域,以及平陆运河、环北水资源配置工程、白龙核电等自治区重大项目,加大安全检查组或专家服务团派出力度,深化企业可持续发展(SCORE)项目实施,研究制定中小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规范,让更多企业从中受益;科学制定并严格执行年度监督检查计划,建立健全行政执法标准规范,健全落实分类分级监管执法工作制度,全面加强“互联网+执法”系统应用,加力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一件事”,探索推行远程监管、移动监管、监测预警等非现场监管执法方式,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执法模式,全面提高执法效能,共同擦亮“营商广西·桂在便利”服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