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科学世界
传播科学知识 倡导科学方法 弘扬科学精神 建设科学文化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科普中国  ·  什么是决策树? ·  2 天前  
果壳  ·  这些学校的化学专业,正在消失 ·  3 天前  
科普中国  ·  我,一个成年人,成了儿童精神科的病人 ·  3 天前  
果壳  ·  巧克力不能随便吃,小心吃到…… ·  3 天前  
赛先生  ·  张益唐今天70:生日快乐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科学世界

番石榴:不是石榴胜似石榴

科学世界  · 公众号  · 科学  · 2021-01-11 18:12

正文


漂洋过海而来的假石榴


正如番木瓜不是木瓜、番荔枝不是荔枝,番石榴也不是石榴。石榴属于石榴科,而番石榴是桃金娘科番石榴属的植物,它的老家在中美洲,后来逐渐扩散到了加勒比海周边的广大区域。番石榴的花朵是典型的桃金娘科植物的花朵—众多花蕊簇拥在花朵中央,几片洁白的花瓣围绕在花蕊周围。花朵成功授粉、花瓣凋谢之后,花萼会继续留在果实顶端,最终长成的模样就像是一个个袖珍版本的石榴,番石榴这个名字也因此而来。



番石榴是在地理大发现之后才被欧洲人带到世界各地。它的适应性超强,从美洲到非洲,从东南亚到澳洲,都能种植。而拥有适宜气候的我国台湾,成为了番石榴的重要产地和育种场所。


这种果树虽原产热带,但并不像很多热带植物那么娇气,它们甚至能忍受-4℃的低温,并且能一生都生活在室内花盆之中,所以栽种起来并不需要太费心。


更难能可贵的是,番石榴很容易挂果。从小苗开始栽种,两年之后就能挂果。只要管理得当,40年后番石榴还能贡献果实。如果不是因为种子带来的别扭口感,番石榴肯定早已称霸水果市场了。



拧巴的果子


我第一次吃番石榴是在西双版纳的菜市场里,水果摊上这些石榴模样的果实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大口咬开一个番石榴,一种热带水果特有的芳香气息在口腔里弥散开来,清甜的汁水在口腔中充盈。但是,这种美好的感觉没有持续超过3秒钟,我的牙齿就提出了抗议—似乎在咀嚼一大堆碎石子儿,那就是种子带来的特殊感觉。这应该也是很多人吃番石榴的第一感觉。这与吃石榴的感觉完全不同。石榴的汁水很容易与硬硬的种子完全分离,只要用舌头配合牙齿挤压石榴籽粒就好。但是,我们却很难用舌头和牙齿把番石榴的果肉从种子里面分离出来,或者说很难把种子剔除出去,结果就只能混着嚼了。


那么,为什么石榴和番石榴的口感差异如此之大?简单来说,它们的可食用部位是完全不同的植物器官。



石榴,我们吃的其实是它的肉质外层种皮,石榴籽硬质的外壳则是内种皮。为了食用方便,人们培育出了软籽石榴这样的特殊品种,实际上是内种皮发育不全的畸形个体。吃石榴的时候也有一个麻烦事,那就是籽粒之间会有很多薄薄的皮,如果剥不干净,涩涩的很影响口感。这些皮其实是“心皮”之间的隔膜,就像不同房间之间的围墙。石榴的心皮很多,并且会分成两层,所以不管横着剥还是竖着剥,都没有一个轻易清除它们的方法。


至于番石榴的吃法,除了榨汁,就是直接啃。我们吃的番石榴的主要部位是肉质的果皮,以及丰满多汁的胎座(其中混杂了很多果实)。好在番石榴胜在单宁含量低,即便嚼碎了种子也不会像石榴的心皮那样让嘴里充满涩味。


番石榴有红心和白心之分,白心番石榴有“水晶芭乐”之称。大体上,白心的更甜,而红心的香气更足。



维生素C的王者


除了口味,大家也很关注水果的营养,而番石榴在营养含量上没有让人失望。番石榴的维生素C含量高达228毫克/100克,是柠檬的5~6倍,普通猕猴桃的2~3倍,青椒的2倍。常见的水果中,只有鲜冬枣与之相当。


实际上,过多的关于维生素C重要性的宣传给不少人带来了新的心理负担—如果维生素C的摄入量不足怎么办?有两天没有吃蔬菜水果,会不会生病?其实大可不必担心,因为人体早有应对短时间缺乏维生素的方法。人体中有很多部位都蓄积了大量的维生素C来执行一些生理功能,这些维生素C储备可以被人体用来应急。研究人员还发现,只要有少量的维生素C供给,就可以满足人体的需求,特殊情况下,每天补充10毫克的维生素C也是可以接受的,这基本上是一个国光小苹果中的维生素C含量。所以,有条件的时候自然是要多补充维生素C,但是如果短时间缺乏,其实也没有大碍。



相对来说,番石榴中的膳食纤维倒是更值得我们关注。膳食纤维并不是人体可以储备的营养,相反,这些物质会被我们的肠道识别为“无用物质”,于是加快蠕动来将其排出。这样一来,极大促进了肠道蠕动,反倒是维护了胃肠道正常运转。从这个角度讲,番石榴提供的这种“无营养”的营养物质,在今天的特殊生活环境下,倒成了维护健康的好东西。



本文节选自《科学世界》2020年第12期




回复“ 订阅 ”,了解杂志订阅方式

《科学世界》2021年第1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