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劳动仲裁师·高级》课程震撼上线!
--15天帮助HR掌握劳动仲裁应诉技巧
--77个企业劳动争议应诉技巧。
--53个劳动风险防范工具
--13个劳动仲裁必备表单
不仅可以深度掌握防范劳动风险的能力,还可能考取人力资源劳动仲裁师·高级证书!
夫妻两人打着“正当维权”旗号,利用劳动合同法二倍工资罚则,进行“劳动碰瓷”。来看看这是怎么一回事吧......
2015年7月,时某、毛某分别进入亨达公司工作。
按照亨达公司内部管理规定,新入职员工必须在一个月内签订劳动合同,公司文员于当月中旬提供劳动合同让毛某、时某签订,但他二人称要带回去看看,并没有当场签订,后来才提供了已签有名字的合同给公司。
9月24日,毛某、时某离职,并以亨达公司未与其订立劳动合同为由,请求劳动仲裁委裁令亨达公司支付二倍的工资。
经劳动仲裁委裁决、法院裁定,亨达公司支付毛某、时某二倍的工资分别为9100元、8092元。
2015年9月29日,毛某、时某进入
圣
蓝公司工作。
次月16日,被告人毛某、时某在圣蓝公司提供劳动合同供其签名时也未予当场签署,后提供签名不是其所写的劳动合同。
毛某、时某于2016年9月底离职,后以圣蓝公司未与其签订劳动合同为由,请求劳动仲裁委裁令圣蓝公司支付被告人毛某、时某二倍的工资分别为51257.71元、41711.69元,后因案发而未得逞。
2017年11月23日,两人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九个月,并处罚金3000元,共同退赔违法所得17192元。
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后至一年内需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毛某、时某深知这是每位HR都懂的法律常识,于是二人选择将伪造笔迹签署的劳动合同上交公司,降低HR的防备心。在工作中,夫妻两人不配合管理,甚至故意找茬,想方设法让用工单位辞退他们。
离职后,二人便申请劳动争议仲裁,以用人单位未与他们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为由要求公司赔偿二倍工资。
自从有了这个二倍工资规定,实务中员工利用不正当手段恶意获取二倍工资的案例层出不穷,本案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案例。
为了避免此类案件的再次发生,小编还特意总结了此类手法的套路:
1、公司拿劳动合同给员工签,员工提出需仔细看看合同条款,借故不当场签字;
2、员工拿走劳动合同后,伪造劳动合同上的本人签名;
4、几个月后,员工在工作中故意不服从管理、不配合公司工作安排,让公司忍无可忍而将其解雇;
5、员工被解雇后申请仲裁,告公司未签订劳动合同,要求公司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
6、公司拿出劳动合同,员工说不是其签字,反过来说是公司为了逃避二倍工资而伪造的合同,最终成功骗取了二倍工资。
这也
再次警醒HR们,在日常工作中应时常保持警惕,不容疏忽。
最好的解决办法还是需要熟知《劳动法》,并将其运用到实务中的用工防范,让某些居心叵测的员工无法律漏洞可钻!
为了帮助更多HR补足劳动法这一短板,掌握流程合规,规避法律风险,我们研发了《
人力资源劳动仲裁师·高级
》----15天帮助HR掌握劳动仲裁应诉技巧,77个企业劳动争议应诉技巧。
(扫码获取详细版课纲)
课程中涉及到的
53个高频核心工具,学员免费拿来即用
,贯穿员工从入职到离职过程中主要的风险点,深度精讲并提出应对方案。
考试合格,由中国国家人才测评网(www.chinatest.com.cn)颁发“人力资源劳动仲裁师(高级)”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