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阿姨今年50多岁,平时爱好锻炼身体的她,经常到附近公园散步,基本上每天两万步打底。没想到,这种追求健康的方式给她带来大麻烦。正是因为走路太多,对膝盖产生了损伤,时间长了,原本应该起到润滑关节作用的关节腔液越来越多,这才形成了积液。
一位60多岁的病人,这位病人体重60公斤,身高一米六,每天暴走15公里。刚开始锻炼有点腰酸背痛也正常,但走了半个月以后,一站起来就觉得右边大腿根部疼痛,当时还可以走路,就以为是扭伤了,撑着没到医院去。后来,越来越疼,病人才到医院,一检查才发现,原来是大腿的骨头“走断了”......
在朋友圈拼步数,一天走了3万步,52岁的陈先生怎么也没想到右膝会因此疼痛难忍。前不久,记者从宜昌市一医院康复科获悉,经诊断,陈先生是运动过度导致膝关节积液、半月板撕裂。“患者体重较重,加上运动过量,已引起膝关节损伤,造成膝关节积液、半月板撕裂。目前正进行康复治疗,如恢复不佳就只能手术了。”康复科主任黄肖群表示,因拼步数引起的膝关节损伤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多是运动过量引起急性损伤。
除了以上这些,
因为走路太多而出现的问题,
还有些因为走路穿错鞋导致腿脚出现问题
浙江余姚张女士最近右侧膝盖特别痛。做了CT后发现,她的膝关节内有不少的积液。
近半年来,她一直在坚持健步走,每天的微信步数都有近2万步。不过,为了让脚完全放松,她常穿一双鞋底比较软的布鞋行走,而且运动之前也几乎不做准备活动,行走的路线中也有不少缓坡……
余姚市人民医院资深骨科专家袁耀表示,“穿着软底鞋走路本来就让膝盖承受力量达到体重的5—6倍,再加上没有准备活动和在缓坡上行走,让膝盖软骨的磨损程度越来越重。”
走路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世界上最好的运动”。研究表明,走路多的人身体会更健康。无论是徒步旅行还是记步运动,都可以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
专家认为每天走6000步才能达到健身的效果,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专家认为:每天走6000步≈3至4千米行走距离≈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也建议成年人每天进行累计相当于6000步以上的身体活动。因此
每天6000步,是走路最健康的步数!
一口气把这6000步走完,
健康状况就会有质的改善!
每天,我们上厕所走几步,上下楼走几步,办公室里走几步……但除了这些零碎的步数,每天能够一口气走上6000步是真正能够改善大家健康的。只要一口气把这6000步走完,长久坚持下来,健康状况就会有质的改善。而
最佳的锻炼时间是早上8点~10点。
每天这样走15~20分钟,
比走两个小时都要有效果!
通过走步让心脏好起来的方法,其实很简单:把胳膊摆起来,最好摆到齐肩平,把步子迈开,配上呼吸。每天坚持15~20分钟,比走两个小时都要有效果。
如果平时有运动习惯,每天一万步两万步并不困难。但平时缺乏运动的人,突然一天内走上两万步,可能会对心血管系统和运动系统造成太大负担。如果持续这么做,可能出现关节、韧带、骨骼损伤。
对中老年人来说,每天可以坚持轻负荷的锻炼30分钟以上,但不要超过1小时。
医生建议,中老年人因为关节骨骼都有退化,
不仅不适合爬山爬楼梯,也不适合长时间行走,
通过走路来锻炼,虽然别的身体组织可能强壮了,但脚上的毛病可能会加重。
应选底部柔软、有减震效果的运动鞋。如慢跑鞋,这类鞋能够起到减震、减少损伤的效果,并能有效保护踝、膝、髋部关节,还能够使动作更加舒展。
总之,在健康的基础上,
有意识地加大、加快步伐,
将运动融入生活、增加热量消耗,
让走路这颗“长寿药”发挥最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