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南方周末
在这里,读懂中国!infzm.com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日报  ·  今天,请记住这些闪亮的名字 ·  昨天  
中国新闻网  ·  “三只羊”旗下账号,被停播! ·  4 天前  
人民网  ·  接!好客山东,____ ·  4 天前  
都市时报  ·  刚刚,临沧突发地震!网友:震感强烈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南方周末

为什么你晒的新年计划更容易失败?

南方周末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1-10 17:41

正文



新年来临,你在朋友圈里发布自己的新年计划了吗?不管是瘦10斤,还是每个月读一本书,很遗憾地告诉你:你在年初许下的宏愿,多半是不会完成的。


几年前,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的一位教授曾经基于3000人的样本进行研究,他发现:有超过一半的人在制定新年计划时感觉自己胜券在握,但最终88%的人都失败了。


如果在今天这个社交媒体时代进行同样的研究,失败的人可能会更多。初看上去,这个说法有些反直觉——毕竟,在微博或朋友圈里发布的计划,看上去是得到了朋友们的见证和监督,应该比自己单独制定的计划更有效才对。


但是,按照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新年计划几乎是更容易失败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在网上,我们更容易搞“大跃进”,制定根本不可能实现的计划。学者们称之为“虚妄企盼综合征”(False Hope Syndrome)


心理学家Janet Polivy和Peter Herman发现,人类有“好高骛远”的天性,容易给自己设立不切实际的目标。比如,新年时希望彻底改变自己,变成一个全新的人。发下如此宏愿,其实更多是一种自我安慰的机制,人们从这样的计划当中获取满足感,让自己的心情变好,至于能不能完成、怎么去完成,那都是次要的。社交媒体时代,这样的虚妄满足感被进一步放大了:我们发布在朋友圈的新年计划可以被亲戚朋友同事看到、点赞,乃至转发,仿佛仅凭制定计划就可以获得无数赞美了。这样的满足感,激发我们制定更宏大的计划。


另外,社交媒体的网络效应会激发我们的攀比心理。在微博和朋友圈里,我们可以看到别人发布的计划,这会和自己的计划形成比较,促进“浮夸风”的流行。更何况,在网上我们遇到了更多的诱惑,知识分享类服务、健康类食品都在鼓动你变成全新的自己——消费他们的产品和服务。


而社交媒体上同伴很难真的发挥监督作用——大家多是“点赞之交”,不会来真的。反倒是当我们看到别人也没完成新年计划时,会更心安理得地看着自己的计划付诸东流。


可怕的是,泡泡吹得越大,我们在遭遇挫折时受到的打击也就越大。在“虚妄企盼综合征”中,一旦我们意识到那些宏大的计划没有办法被实现,我们会感到深深的挫败感,马上选择“弃疗”。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新年计划在2月的时候就被我们抛到了九霄云外。


请别误解——这篇文章不是要给新年里踌躇满志的你泼一盆冷水。制定新年计划,确实可以成为一项非常有意义、真正能发挥作用的活动。在网络时代,我们应该怎么制定自己的计划?克制自己的“虚妄企盼综合征”,先从小目标开始,毕竟再大的变化都是一步步实现的,如果发现目标设得太低,等到2月的时候再增加一些也不晚;将大的计划分解成可操作的小目标,比如关闭购物、美食类服务的消息推送,把这些App藏到屏幕上不显眼的地方,减少它们对你的诱惑;指定一两个朋友定时监督你的计划,而不是泛泛依赖于朋友圈里的点赞;加入认真做一件事情的互助类网上群组,并且,这样的小组需要有持之以恒且有智慧的组织者,及时打住悲观情绪的蔓延趋势。


社交媒体时代的新年计划,折射出数字技术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的改变。这样的改变往往发生在不经意之间,大部分人如果不仔细思考便会忽略这些改变。要让自己不被这些静悄悄的改变推着走,需要有意识地思考和行动。

(作者为传播学博士候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