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民晚报
新民晚报是一张有温度、有力度、有维度、有尺度的报纸。1929年始于南京,后长期立足上海,面向全国,放眼世界。是中国内地创刊时间最早并至今连续出版的一家报纸,日发行量100万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天天看余杭  ·  导演饺子,有喜讯! ·  16 小时前  
中国电影资料馆  ·  《当代电影》| 中国电影诞生再考证 | ... ·  2 天前  
贵阳晚报  ·  《哪吒2》“急急如律令”翻译成“biu ... ·  2 天前  
贵阳晚报  ·  《哪吒2》“急急如律令”翻译成“biu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民晚报

刚刚!《哪吒2》票房破100亿元,中国首部百亿票房电影诞生!

新民晚报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电影  · 2025-02-13 19:32

主要观点总结

《哪吒之魔童闹海》成为中国首部票房破百亿电影,其成功源于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解读、技术制作领域的全力奔跑、精准的市场定位及创新的营销策略。电影通过现代少年形象展示成长与自我实现,同时在场景渲染和动作设计等方面有明显进步。未来,中国动画电影还有在物理模拟、角色塑造和故事普适性等方面的提升空间,并有望提升全球影响力。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成为中国首部票房破百亿电影。

该电影的成功源于多方面因素,包括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解读、技术制作、市场定位和营销策略等。

关键观点2: 《哪吒之魔童闹海》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解读成功,赋予哪吒饱满的人物形象和时代精神内涵。

电影中的角色哪吒成为当代青年对自我价值追寻和与命运抗争精神的具象化身。

关键观点3: 《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技术制作有显著进步。

与第一部相比,该电影在场景渲染、动作设计等方面进步显著,展现了国产动画的技术实力。

关键观点4: 《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市场定位和营销策略成功。

电影通过跨界合作、衍生品开发等商业化运作,展现了巨大的商业潜力,并成功突破了动画电影的受众边界。

关键观点5: 中国动画电影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提升空间。

中国动画电影在物理模拟、角色塑造、故事普适性等方面还有提升空间,并有望通过深化技术创新和全球化市场策略提升全球影响力。


正文


据灯塔专业版最新数据

截至13日19时11分

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

总票房 突破100亿元

(含点映、预售及海外票房)

成为中国首部票房破百亿电影!



据灯塔专业版AI预测,

《哪吒2》总票房将超过153亿元。

那么,

《哪吒2》的票房天花板到底会在哪里?

中国动画电影的天花板到底还有多高?


数据狂飙突进的此刻,

或许我们更该思考的是,

《哪吒2》到底做对了什么,

到底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更好地进步?


首先,《哪吒2》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解读,是相当成功的,电影对传统神话故事进行了大胆改编,在保留原著“剔骨还父,割肉还母”精神内核的基础上,赋予了哪吒更为饱满的人物形象和更具时代特色的精神内涵。影片中的哪吒不再是传统故事中那个充满悲情色彩的叛逆者,而是一个在成长中寻找自我、实现价值的现代少年形象。这种改编既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又展现了创作者的创新勇气。当咧着牙齿、插着裤兜、黑着眼圈的哪吒成为了当代青年对自我价值追寻、与命运抗争精神的具象化身,电影便成功找到了与观众之间最好的桥梁。



银幕上,三岁小童高喊“若前方无路,我就踏出一条路”;银幕外,138家中国动画公司,4000多名动画人,合力蹚出属于中国动画的路。可以说, 支撑《哪吒2》再次创造奇迹的,是中国动漫企业在技术制作领域六年来的全力奔跑。 一方面,我们持续引进国际前沿技术,如先进的动画渲染算法、动作捕捉系统;另一方面,无论是传统影视巨头、业内知名的专业动漫公司,还是许多名不见经传的中小型工作室,这些年都大力投入自主研发,力求摆脱技术依赖。与第一部相比,《哪吒2》在场景渲染、动作设计等方面进步显著,许多特效画面堪称惊艳,角色毛发丝丝分明、随风飘动,光影效果细腻逼真,彰显出中国动漫已具备与国际顶尖水平一较高下的硬实力。



再者, 《哪吒2》的成功,是中国电影产业化的一次成功,它为国产动画电影的商业化运作提供了新的范式。 这部蛇年春节档新片,过去两周内在社交网络上,话题热度持续飙升,从剧情猜测到角色分析,从文化解读到幕后花絮,多元话题如一张紧密交织的大网,全面覆盖各个年龄层与兴趣群体,让影片始终保持超高人气。跨界合作更是为影片宣传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可以说,正是精准的市场定位、创新的营销策略,让影片成功突破了动画电影的受众边界。衍生品开发、跨界合作等商业化运作,则展现了国产动画IP的巨大商业潜力。



谈到巨大的商业潜力,《哪吒2》票房100亿元的门槛已经轻松迈过,150亿元或许只是在不远处。那么中国动画人接下来还可以做些什么呢?


或许,我们还可以提高动画在物理模拟(如毛发、水流)、光影细腻度、角色微表情处理上的技术,向迪士尼、皮克斯,向更高的工业成熟度迈进。


或许,我们在保持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还能进一步打磨技术细节、深化角色塑造、优化故事的普适性,降低国际观众理解门槛,并联合国际发行资源,定能更大程度地提升全球影响力。


或许,中国动画电影目前还较为依赖头部导演或团队的个人才华,而好莱坞顶级作品的成熟度建立在数十年工业化积累与全球化市场经验上,我们若能在剧本开发、流程管理、跨团队协作、技术创新投入更多资源,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更迎来为成熟的中国动画工业体系,迎来更多饺子和“哪吒”。


这个“百亿项目”你参与了吗?

评论区聊聊吧!




新民晚报(记者 孙佳音),综合 灯塔专业版

视频制作:蒋美青

编辑:李争

编审:魏丽英



推荐阅读



图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