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在成都,在方所,日本摄影家秋山亮二先生和他的“小朋友”们重逢,借一场讲座的时间来一场与时光的绵长握手。
我们怀着深爱与深信,记录下这次相遇的美好空气,愿有限的文字与图像,能带你重新体验有关童年的一切动人记忆。
光景宛如昨 Dear Old Days
展览持续进行中
2019年7月27日(六)-9月1日(日)
方所成都店
成都市锦江区中纱帽街8号成都远洋太古里M68-70号
忆儿时
李叔同
春去秋来,岁月如流,游子伤漂泊。
回忆儿时,家居嬉戏,光景宛如昨。
茅屋三椽,老梅一树,树底迷藏捉。
高枝啼鸟,小川游鱼,曾把闲情托。
儿时欢乐,斯乐不可作;
儿时欢乐,斯乐不可作。
夏楠:今天的主题是“你好小朋友 Dear Old Days 光景宛如昨”,当时我们跟策展人讨论这个主题时,告诉秋山先生说,“光景宛如昨”来自于中国近代诗人李叔同的一首词《忆儿时》。
李叔同是1880年出生,1942年去世,当时我们把这首诗给秋山先生看的时候,他自己查找了一下李叔同相关的资料,意外发现李叔同去世的1942年刚好是他出生的这一年,所以秋山先生当时是什么样的想法?
秋山亮二:算是一个惊喜。
夏楠:童年的时候秋山先生把照相机当成自己的玩具,是这样吗?
秋山亮二:很可惜,我所在的年代不允许有像现在这么好的,这样奢侈的玩具。因为我的父亲是一个摄影师,所以他把他所有的照相机都给我,让我自由地玩耍。
那个时候照相机是属于一种奢侈品,虽然是奢侈品,但是父亲并没有限制我,让我能够随意去把玩它们。我真的幸运能有一个非常好的爸爸。
夏楠:我们看看秋山先生早期的摄影作品分享。关于印度,这个题材是相对有点沉重的,秋山先生曾经告诉我们说拍摄印度的经历成为他摄影风格的一个转变。这是怎么造成的?
秋山亮二:这个我需要站起来说。因为我非常喜欢摄影,大学刚好有一家新闻社,我在那个地方大概工作了两年左右。后来辞职了,因为我想自己拍东西,所以带着两台照相机去了印度。
到了印度,因为上世纪60年代印度的饥饿问题非常严重。当时我是跟着欧洲救援团队一起过去拍照。我把这些照片发到日本国内杂志社,对我自己来讲比较难过的是这样的照片反而在日本国内受到了一些褒奖,获得了很多奖项。
当然作为摄影师,通过我的镜头能够把比较贫穷的和我个人觉得不是很好的情况反映出来,当然是应该做的事情。可作为一个人来讲,我当时始终抱有一种想法,我拍这样的照片真的好吗?一边我觉得拍这些照片是必须的,但是另外一边我又不停地问自己,这真的是我应该做的事情吗?
夏楠:中国小朋友题材可能是秋山先生的非常重要的阶段,一个风格的确定。
秋山亮二:对的。当时我作为一位自由摄影师,接到了一通跟摄影相关的公司打来的电话,问我说:“秋山,你要不要到中国去试着拍一下中国的小孩们?”当然,我没有理由拒绝,所以我来了。
夏楠:第一站是北京吗?
秋山亮二:对,首站是北京,当时是想拍12张作为台历。在北京拍了一些照片,返回东京就把这些照片洗出来给公司人员看,他们说:“就12张太可惜了。”所以当时说要不要出一本摄影集。我就带着三台照相机开始走遍中国。顺便说一下,这个照相机还是我老爸的照相机,我只是借过来用的。人是没有办法改变儿童时代留下的习惯的。
夏楠:想问一下在秋山先生所到的中国的地点,对哪一个城市的印象是最深刻的?
秋山亮二:那当然应该是成都吧。就因为来到成都之后我才爱上了辣辣的料理。
夏楠:因为中国很大,我不知道当年秋山先生去到各个地方,对于这些不同地区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广州是什么样的地方,昆明是什么样的地方,可能是不一样的对吧?
秋山亮二:因为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一个日本摄影师能够自由地在中国出入,这其实是不太可能的。我是在中国摄影家协会的帮助下才能到中国各个地方,比如海南岛。当时海南岛不像现在有那么多外国人去,那个时候外国人是进不去的。
那个时候觉得上海每个人都起得好早。上个月我去上海,看到老年人在跳广场舞,我想问一下,成都也是如此吗?
观众:是。
秋山亮二:我以前是拍小朋友,下一次我想拍这些专门跳舞的老人。虽然今天来这里的年轻人比较多,但是我相信30年之后,广场舞有你们的身影,所以到时候我一定会去拜访你们的。
夏楠:秋山先生那个时候对于中国小朋友很深刻的印象之一,是那个时候的小朋友真的很拼命,好认真啊。紧接着,他也说了一句,我觉得正是因为有那样的你们,所以才有今天的中国。
秋山亮二:说得非常好,我也这么觉得。我是外国人,当时我脖子上挂了三台照相机到处走动,所以当时我还是很打眼的,在很多人看来,我都是一个很奇怪的外国人。但是小孩很天真,他不觉得这个很奇怪,他会忘记这些东西,他会围绕着我,很纯真无邪地在我周围。
夏楠:《乌鲁木齐·吐鲁番辑》中的一张照片,对秋山先生也是印象非常深刻,因为作为了“1983版”的封面。那张照片的故事在书里,秋山先生特意写了一个长的图片注释。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张是火焰山背景的,孩子们兴高采烈地走过来。
秋山亮二:我本人比较喜欢《西游记》,孙悟空、唐三藏经过火焰山,所以我到这个地方也体会到了那种感觉。
夏楠:下面来看看秋山先生在整个穿行中国期间的趣事。中国摄影家协会徐肖冰先生给予了这整个事情极大的帮助。
秋山亮二:对的,徐肖冰先生是当时中国摄影家协会的主席。还有日本人斉藤先生,正是有他们的存在,我的拍摄工作才完成得非常顺利。还有两位女士是中国摄影家协会的人员,她们从北京开始就一直在支持我的拍摄工作。两位当时是26岁,上个月我从北京到上海时跟她们两位重逢,真的很开心。当时跟她们畅谈了一个晚上,回忆当时的情景,她们说,当时在拍摄时,还打了扑克牌。但她们说的这些情节,我一个都不记得,可能是我白天拍摄得太用力,太认真了,所以大家应该也知道了吧,我是一个非常非常认真合格的摄影师。
夏楠:秋山先生把他在中国拍摄的孩子都称作“我的孩子”。
秋山亮二:因为我很喜欢,他们都很可爱。
夏楠:在那个年代,每个人如果能获得一张彩色照片是非常非常珍贵的。
秋山亮二:对的。
夏楠:秋山先生拍摄所用的,一个是樱花牌胶卷,一个是禄徕相机,这两个构成了整个作品。底片是负片,为了让大家看得清楚做成正片,其实它不是正片。
关于这个胶卷我想问一下秋山先生,当时的商业案例需要用樱花牌胶卷,自己去拍别的题材的时候,偏好用哪一种胶卷?
秋山亮二:不好意思,这个我不能说。因为我在做一个富士的工作。
富士在秋季要出一个黑白胶卷。
我不能够大声地说,我小声地说:我讨厌数码。我的女儿不喜欢用照相机,她都用智能手机,我个人不会用智能手机拍,所以我还是有点不甘心的,但是智能手机确实可以拍出很多有趣的照片。这也是我讨厌数码的其中一个原因,因为照片不能够简单地去弄。一种胶卷只能拍出12张照片,所以才能拍出这么好的照片。至于大家要不要放弃数码?我的家庭成员们也有关于照片的一些争论。
这里所有的照相机现在都还在工作,现役。
夏楠:最大年纪的一台照相机有多少年?
秋山亮二:50年以上。想问问在座的,你们使用的数码相机有超过20年的吗?像素不够,现在很多都淘汰了。这个照相机掉下来也不会坏,重要的一点是它不需要电池。最棒的一点是拍出来的照片不可以当作数据直接发出去,我觉得这一点很好。
夏楠:在这里感谢秋山先生用相机和樱花牌胶卷得到了“你好小朋友”影像,在1983年出版,36年后我们做了这个复刻版,这是我们相遇很重要的原因。
秋山亮二:我也感觉到非常的幸福、非常的开心,我当年拍的这个,通过这次的复刻版出来,如今看到一部分“小朋友”今天来到了现场。
我在这里要道个歉,“你好小朋友”这个底片当时拿回来还有其他的工作,所以一时有点遗忘了,非常感谢你们,你们说要出复刻版之后,我拼了老命到各个地方找到这些照片。
最重要的是有您这样热心的人才能促成这样的作品出来。
夏楠:谢谢。这个工作是我们在做数码稿,秋山先生这一面是数码稿的打样,1983年原版的书,我们在比较颜色,秋山先生其实会给我们一些很小的意见,因为大体上都非常的好看,有点超出他的意外,那天的会面,他一看到这些,表情都放松了。但是我要说的是,这个部分非常的纤细,但是又非常的关键。像这样的页面总共有34个页面,秋山先生只出了一件。秋山先生为什么会特别在意当时孩子皮肤的颜色?
秋山亮二:因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
夏楠:在跟秋山先生对这34页的过程中,我也在学习,1980那个年代的天空、空气和人的肤色、面容其实都是有一个特定的属于那个年代的色泽和味道。
关于封面的选择,因为秋山先生不断地会被人问到为什么,做复刻版的时候没有用原来的封面。
秋山亮二:对,虽然我们说的是复刻版,但并不是一模一样的,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改变。
夏楠:我们在进行“寻找小朋友”项目,这是我们找到的第一个小朋友,秋山先生可以讲一讲那天跟她会面的过程吗?
秋山亮二:非常开心,但是那天她是跟她的家人一起来的,跟她家人进行了非常开心的会谈。
夏楠:她在北京长大,目前生活没有离开北京。她去英国伦敦留学过一段时间,在4月份跟我们联系上,告诉我们说她要去东京做一个短暂的旅行,很想见见秋山先生。然后我们把这个信息转告给秋山先生,想问一下秋山先生,当时知道这个信息的时候是怎么想的?
秋山亮二:这是一个非常开心的惊喜。
夏楠:在5月初东京,Jade跟秋山先生会面,她非常高兴,因为这张彩色照片是她童年唯一的彩色照片,紧接着秋山先生给她送来几个礼物是她的另外几张彩色照片,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30多年以后才看到这些照片。
Jade
说,没有想到12张中,他用了6张来拍她,她非常感谢秋山先生。
我们也找到了苏州的钱女士,她非常忙,在5月20日跟我们联系上,她说愿意到上海和杭州的首发活动来见秋山先生。她在6月3日最后那一场活动来到现场见到秋山先生,能看出来当时也很紧张。她也有另外的照片,是秋山先生送给她的。
成都的两位小朋友,吴先生请上台,秋山先生也准备了照片要送给你。
秋山亮二:张数并不是很多,大概有一张两张,希望您收下。
夏楠:刚才在台上,不是37年以后第一次见面,刚才在休息间的时候他们已经见面交谈了好久,秋山先生也很激动。
这一位是周卓先生,今天也来到了现场,并且他是带家人一起来的。
秋山亮二:很开心拍了这些照片,这些“小朋友”已经长大成人,然后今天您还带了家人过来,谢谢。
夏楠:可以请吴先生上台来吗?吴先生可以介绍一下您现在的工作。
吴先生:我现在是做质检。
这个照片我妈妈跟我女儿看到是两个感受,我妈妈看到,对我女儿说:你看爸爸小时候好艰苦啊。女儿说:你小时候吃那么好啊!
这张照片上左边的是我,右边的王先生是我的同班同学。
这张照片拍摄的地方是在龙江路小学的食堂里,我们吃饭也是在那里面,因为那个时候吃饭都是分餐制,所以你看见所有的小孩都把面前的盘子空空的,分到自己饭盒里面,埋在饭里面,那时候小孩多把菜埋在饭的下面。至于他们吃得好不好,我没有看见过,我觉得当时的伙食就一般般吧,也不是说不好。在我的记忆里,我们当年也在那儿吃了饭,大概有一个肉菜,三个素菜,应该是三菜一汤,每一桌有一个桌长是专门负责分配菜的,那个年代的小孩是这样过的。后来到读初一都还是这样,我小时候是这样在吃食堂的,没有像现在这样一人去窗口打饭,都是8-10人围着一个桌子吃饭。
夏楠:非常感谢你的分享,谢谢!想问一下,吴先生跟王先生是因为这张照片,时隔30多年再次见到面对吧?
吴先生:对,因为这张照片才联系上。
夏楠:很奇妙的缘分。
“你好小朋友2”是秋山先生对于之后的8千多张底片的处理意见,他说不如我们再来做一本新的吧。我们正在做这个工作对吧?
秋山亮二:对。
夏楠:这一本摄影集全部由秋山先生自己来选择照片、编辑、完成。我们很期待,预计明年6月1日在中国首发。
今天我们演讲到这儿了,大家可以自由提问。对于刚才秋山先生讲解的任何的地方想要交流的,欢迎大家提问。
提问:秋山先生,我也是龙江路小学毕业的孩子,感谢你为我们留下了同龄人的身影,谢谢你。
我在旅行途中会看到一些非常动人的人物,我想把他拍下来,但是在拍摄过程当中,如果不告诉对方的话好像有点不尊重对方,我都是在拍之前征求对方的同意,那么对方可能显得不太自然,表情很僵硬,在这个时候我应该怎么去取舍呢?
秋山亮二: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事情,我作为一个摄影师,没有取得你说的“对方许可”,在中国拍照,包括在其他地方拍照也是一样,但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你要让对方知道你是拍照片的人。在中国拍照的时候,因为我不会说中文,那个时候最重要的一点是对方要知道你是在拍照。
你让对方知道你是拍照的,他也知道你是在拍照,等待时机很重要。我们拍照行为不是犯罪,不是一个不好的行为,所以我们要挺起胸膛,堂堂正正的拿起我们的照相机拍,因为你有一个武器就是你的效果很好,第二就把它拿出来。我没有偷偷拍过照。
提问:刚才秋山先生说到中国的孩子很活泼,关于活泼,我想知道在秋山先生当时80年代拍摄这些照片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中国的小朋友和日本的小朋友有哪些不同的地方,以及这些小朋友之间有什么共同点?
秋山亮二:我个人觉得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因为在日本的时候我是在自己的地盘拍,到中国来算是闯入者,是外地的,所以我只看到美的、好的、漂亮的地方。
提问:秋山先生您好,我是一个学习摄影专业的学生,即将去意大利留学,想问一下对于走摄影专业和今后的道路能否给我一些建议呢?
秋山亮二:我个人非常羡慕年轻人有一门心思想要学摄影的姿态,这是我非常羡慕的。刚刚媒体采访我时,我给媒体方一个对于年轻的摄影爱好者有一个意见,就是一定不要去模仿别人的风格,很多时候摄影也会被时代的潮流给影响,但是我想说,一定要坚持自己喜欢的东西。
提问:秋山先生您好,我不是一个专业的摄影师,但是我很喜欢拍照片,我比较喜欢随机地拍一些照片,想问一下秋山先生,你来中国拍的照片是随机的多一些,还是摆拍的多一些呢?
秋山亮二:没有摆拍,都是抓拍的。个人更喜欢这种方式。
提问:您好,秋山先生,我来自成都本地的“家庭日记”,就是有很多野生摄影师的平台,那边有非常多喜欢摄影的摄影师朋友,他们平常会拍摄很多关于自己家人的照片,想问秋山先生是否有这样的记录家人的照片,有没有固定的项目?
秋山亮二:首先你们在做家庭日记这个东西是非常好的。第二,我对自己的家人没有兴趣,我说的没有兴趣是拍照上面的。一定意义上讲,拍照是一个要拉开距离的行为,要用冷静的态度去看待。大家今天看到的照片可能会觉得很温馨或者很欢快,但事实上拍这张照片,我内心保持冷静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我个人来讲,对我的家人我很难抱有非常冷静的心态。你们在拍“家庭日记”,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可能并不一定是很专业的,但是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希望你们能够坚持下去。
提问:现在是一个图片大爆炸的时代,每天可以通过各种渠道看到很多的图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摄影,我想问一下秋山先生,作为一个摄影师应该具备的特质是什么?我们拍出来的照片它是要好看的,还是拍摄时从记录本身出发,还是以一个冷静的观察者?那秋山先生在拍摄照片的时候,他的初心更多的是什么?
秋山亮二:这个需要你自己去思考。
为什么要交给你自己去思考呢?因为这个应该是你自己来定的一个标准。
嘉宾简介
摄影家 秋山亮二 Ryoji Akiyama
1942年生于东京。父亲秋山青磁(1905-1978)也是一位摄影师。毕业于早稻⽥大学文学部,入职AP通信、朝日新闻社,后成为自由摄影师。作为纪实摄影师,拍摄并发表印度的大饥荒、人烟稀少的孤岛等。
之后与深濑昌久、森山大道等一起参加纽约现代博物馆的“New Japanese Photography”等国际摄影展。在美国休斯敦的莱斯大学举办个展“Ryoji Akiyama Photography”。擅长使用6×6禄莱抓拍人们的生活照。在纽约、印尼、中国等造访之地以“旅⾏者的视点”捕捉对象而发表作品,构筑了独特的世界观。
作品被纽约现代博物馆、东京都写真美术馆、宫城县立美术馆、吴市立美术馆、川崎市市民美术馆等收藏。作品集有《津轻·聊尔先生行状记》(津轻书房)、《纽约通信》(牧水社)、 《楢川村》(朝日新闻社)、《奈良》(游⼈工房)等。翻译书有《美国之世纪 1900-1910:20世纪的黎明》 (西武 time)、随笔集有《扇子之烟》(法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