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学术中国
作者:学君
从来没有一个时代能够像今天,给普通人提供了如此多改变的机会,同时也给普通人的改变设置了如此多不可逾越的壁垒。曾经,博士被誉为天之骄子,是社会知识群体的金字塔尖,但是在这个时代的裹挟下,博士的门槛越来越低,博士群体面临的困惑和压力越来越多,博士从一个理想的追求,越来越滑落为一种谋生的手段,于是在这种改变到来之前,博士群体里充满了焦虑、迷茫、不甘心和无力感,明知自己的处境,但是貌似又别无出路,只能攒足所有的力量,在这条路上蒙眼狂奔,前方等待他们的是未知,是这个时代的变化、博士群体的固守以及更多因素杂糅而造就的一种未知。谨以此文,献给正在奋进的博士们。
凌晨四点,夏天的天已经微亮,李梁揉了揉惺忪的眼睛,在眼前的电脑上,轻轻敲下了“总结”两个字,这意味着四年博士要收尾了,在熬过了无数个夜晚后,终于从开始写到了总结,将近20万字的稿子可以说是他四年里最重要的“战果”。将要完成的论文并不代表着喜悦,初稿完成后论文还要经过数次的征询意见、评审和修改,只有通过论文答辩才能成为真正的博士,现在不过是一个正在奋进的博士生罢了。
李梁走到水房洗了把脸,赶紧爬上了上铺,不知道是天已经亮了,还是论文写得兴奋了,竟然睡意全无。他又爬下来,重新打开电脑,找出那个写着“简历”的文件夹,又从头到尾仔细检查数次修改过的简历。
简历不比论文,发挥空间不大,可写的内容不多,除了自己仅有的当过老师的经历和读博期间发表的几篇论文外,似乎别无他物。李梁能做的就是尽量多找几个简历模板,美化自己的简历,除此之外,就是多看网站,多投简历。不太乐观的是,眼下已经将近5月份,他还未接收到北京高校的任何面试机会。
这可比论文要难多了,愁多了。
和李梁一样,想通过读博从小城市进入到大城市工作的人很多。李梁985高校硕士毕业,回到家乡那座五线城市的师范学院当老师。总体来说,工作氛围不错,老老师也挺照顾这些后生,但是工作了几年之后,他再也待不住了。李梁说,在这里工作越来越缺少奋斗的理由,学生多,老师少,每周20多节课的教学任务把老师训练成了上课机器。总之,心快被框死了,不甘心。
静下心来想一想,似乎摆在他面前只有两条路:为教授职称奋斗和考博。几乎没有任何思考,他就下定了决心要考博,偷偷地报名了北京某知名高校的博士,第一年就考中。不舍又愉快地在学校办完手续,缴纳了不满工作期限的违约金,怀揣着梦想来到了北京。
这次来北京感觉似乎和以前不一样。因为目标非常明确,李梁便开始了“跑课”生活,除了在学校的必修课之外,北大清华国图以及社会上举办的各种活动讲座,他都是积极参与者。“跑课”倒没有什么特殊目的,就是觉得以后肯定要离开北京,趁在北京的时间,多学习而已,这个逻辑简单到小学生通过好好学习拿奖状,大学生通过好好学习拿奖学金一样。
但是跑着跑着,他不愿意离开北京了,虽然天天听别人满脸惊恐地议论北京的房价和菜价。李梁越来越觉得在北京生活的人都不一样,人生百态。在这里,他感觉可以交流,可以有追求,而且是一个高谈理想别人不会觉得你有病的地方。最重要的是,在理论上他有留在北京的机会:知名高校、34周岁、专业也还可以。
博士四年级的时候,李梁减少了“跑课”的频率,专心做两件事:写论文和找工作。
相比找工作,李梁似乎感觉更擅长写论文。
李梁密切关注网上的各种高校招聘信息,高校还是最心仪的归宿。每次发现一个新的招聘信息就像鹰看见兔子一样,他把一份能够代表自己水平的简历通过邮件一遍遍发送出去,每次点击发送的时候,都恍惚地期待几天后会收到回复,但这只是自己的期待,事实上,他至今未收到任何一份回复,哪怕是一个参加试讲的机会。
不只是李梁一个人,周围同学投递的简历也同他一样大部分石沉海底。但是和北京就业冷却不同,外地高校招聘似乎如火山喷发般热烈,又是给安家费、科研启动费,又是给提供安置房等各种条件,李梁也莫名接到几个外地高校的电话,询问是否有意向来就业,这之前他都很有礼貌的回绝了。
凌晨5点,李梁又审视了几遍自己的简历,把招聘网站浏览了一遍,他在心中悄悄做了一个决定:外地高校的工作邀约不能再拒绝了。于是,第一次往自己家乡省会城市的一所高校投递了简历,期待着能接收到反馈。
一个月后,经过各种审查和材料的准备,李梁顺利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在谢师宴和各种同学聚会的场合中,李梁一直心事重重。这一个月,除了准备论文,还往返于北京与外地,参加了几场高校试讲,拿到了两个offer。
李梁已经把自己的书和生活用品打包,准备寄到要就职学校提供的宿舍里。
收拾完后,他照常爬到自己的床上,看到摆放一屋子的东西,颇为感慨。他在自己朋友圈写到:马上要走了。没有希望却意外碰上了希望,在现实面前,希望又一次被失望粉碎。
彭易今年也顺利拿到博士学位了,让其他同学羡慕的是,她还是90后,用她自己的话说,从幼儿园入学一直没有停歇,一直到博士毕业。
彭易说她当初读研读博都是在父母建议,甚至有点逼迫的压力下才做出的选择。她没有太多的学术理想和追求,读研读博也是按照学校的规定发了几篇不痛不痒的学术论文。
像其他90后女孩一样,她崇尚自由,爱美。别的博士桌子上都是堆得满满的专业书,她的桌子上都堆满了各种化妆用品,自带放衣服的厨子不够用,自己又添了一个专门放衣服的柜子,导致宿舍里显得拥挤不堪。臭美的另一个表现就是爱拍照,朋友圈里都是自拍或请朋友拍的美美的照片,走到哪里拍到哪里。这是她的世界。
即使不热爱学术,走上了这条路,也得硬着头皮走完。她和其他博士一样上课,听老师讲那些枯燥稀奇的理论,有时候彭易心里想,这些老师为什么不好好琢磨多买两件衣服,消消身上的学究气。想归想,他得跟着老师读书、交作业、做阐述报告。当然,还得硬着头皮写论文,帮老师做课题,最头疼的是还得写那篇十几万字的博士论文。
还有一个让彭易耿耿于怀的话题:女博士的情感。
有一次参加一个论坛,当时女主持和一位参加活动的博士互动,她说:听说博士们都非常木讷,像您这样的性格活泼的博士不多见哦。彭易听了那是气不打一处来,直接站起来走出去了。
彭易现在还单身。硕士的时候谈过一个对象,因为毕业就业的问题,两个人分手了。当时,彭易心里还有一丝的骄傲,我马上就成为博士了,到时候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但事实是,博士四年,自己的选择空间好像越来越小了。
有人介绍了工科男博士,彭易嫌人家土没趣;同学给介绍了文科男博士,彭易嫌人家学究气;也有人给介绍在社会上小有成就的企业家,彭易嫌人家商业味太重……
就在这种纠结与迷茫当中,她不早不晚地毕业了。
在父母亲戚朋友的帮助下,她到省城一个事业单位上班了。
离开了这座待了四年的城市,离开了母校,彭易内心平静,没有太多起伏。
四年的博士没有太多感觉,自己以后也不会走上学术研究的路,既然前方的路都已经铺好了,那就按照既定的方向走下去就行了。
在去单位报道的高铁上,周围的人嬉闹吵嚷,她带着耳机,脸朝向窗外,看到一排排的树快速向后移动,一瞬间她恍惚了,心里想:“我到底是高铁还是这一排排的树”?
杜建军,就像他的名字一样,他的命运太受时代的影响。
杜建军76年出生,生于河南一个普通的小村庄,从读小学开始,他就显露出学习的天份,自小学到中学,他几乎从没考过第二。初中毕业,在老师和家长的建议下,以全乡第一名的成绩报考了附近一所小镇的中专,选的是师范专业。
同那个年代的所有父母一样,杜建军的父母太高兴了,没成想,世代耕种的杜家竟然还会出来读书的苗子,上了中专就可以给分配工作,就可以吃公粮,脱离农村土地。为此,杜建军的父母专门置办宴席宴请亲戚朋友。亲戚朋友们也为杜建军点赞,夸奖他为全村都争了光。杜建军享受着无比尊崇的荣耀。
杜建军带着光环来到学校,因为年龄小,又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在老师的教导下,杜建军如期毕业,最后分配到他家附近一所小学当老师,工作两年后,因为工作成绩优秀,被挑选到乡中学当老师。
这一切,和自己想象的生活完全不一样,他丝毫没有感到命运改变的迹象,倒是村里那几个调皮捣蛋的同学抓住机遇,成了附近乡村的名人。现在,已经没有人再提起他这个乡状元,认识的人远远喊一声杜老师,除此之外,也没有太多可聊的。
工作5年后,他娶了附近村庄的一位中学学历的女孩,生了一个孩子。就像他之前所有中专生的生活轨迹一样,杜建军可能会再生一个孩子,然后在中学教师岗位上坚持上课,直到退休。
也是这一年,他鼓起勇气,参加了省重点大学的成人自考,一次考中,三年后顺利拿到本科学位,又立即参加了研究生考试,成功考取一所985学校硕士,在读期间,在本学科最好的刊物上发表了多篇论文。在老师的建议下,杜建军又报考北京一所重点大学的博士,也如愿被录取,一切看似一帆风顺。
读到博士,其实杜建军是心虚的。
一是自己的孩子已经大了,孩子一直跟着妈妈在农村读书,聚多离少;二是自己的年龄比较大了,很多重点学校都有博士年龄的限制,而且初始学历只有中专。
在这样的压力下,杜建军更加努力。他把所有精力都花在看书读文献和写论文上,读博期间发表了比导师还要多的文章,也拿到了博士国家奖学金以及其他各种奖励,最后以优秀毕业生和优秀毕业论文顺利毕业。
杜建军决定继续进站做博士后。因为中专的事,他暗自发誓,一定要一气把该读的书读完。
博士后的学校可以暂时解决孩子上学问题。他毫不犹豫把孩子和妻子接过来,利用他博士后的津贴,养活着这一家人。
博士后之后呢?这个看似没有答案的问题却常常纠结着杜建军,他怕,怕结束这一段经历后,再陷入一个不可自拔的深渊。
牛力发展算比较顺利。研究生应届毕业到大学任教,工作第一年和相恋6年的女朋友结婚,第三年有小孩。在小孩出生前,收到了博士报考学校的通知书,没有任何犹豫辞职去读博了。老婆也辞职,回老家带孩子。
牛力自己也不知道当初为什么那么决绝。反正辞职之后,断了经济来源,牛力边读书边拼命挣钱,早上五点起床,跑到100多里外的学校代课;替一家民营机构收集数据,写报告;还要拼命发论文,争取拿到奖学金。断断续续,到毕业不但养活了老婆和孩子,竟然还有了一点小积蓄。
转眼博士毕业。牛力收到了几个学校的offer,考虑到孩子的发展,他选择了留在北京。在其他同学眼里,牛力绝对属于老天爷眷顾的幸运儿。
到学校报名安顿好后,立即把老婆孩子接到了北京,一家三口人其乐融融。
如果到此结束,这是一个多么完美的故事结尾。可这对牛力而言,却只是一场噩梦的开始。
前两天父亲节,牛力在朋友圈发了个信息:成熟的爱需要两个条件:爱的意识和爱的能力。这两方面他都挺欠缺,用他自己的话讲:在这方面自己还是个小学生。
牛力特别不理解为什么这么多家长从小就把孩子丢进各种辅导班。当初,他曾想自己也亲自带孩子,让孩子享受天真快乐的童年,坚决不让孩子过早被社会摧残。
牛力首先被摧残了。孩子到北京还未享受“快乐的童年”,上幼儿园已经成为这个家庭最迫切的问题。因为自己在北京没有住房,根本不可能到公立幼儿园。牛力骑着单车,到挨个询问周边幼儿园。
一家家问过来,牛力倒吸着一口口凉气:找个幼儿园都这么多学问。很多幼儿园(私立的)名额特别紧张,优先录取幼儿园亲子班,直接来上学就比较困难。还有一种幼儿园,相当不正规,幼儿园就开在家里或者随便一个地方,累坏了的牛力有时候泄气地想,随便上个幼儿园得了,反正都是玩嘛。
牛力老婆可没这么心大,拉着牛力又一家家的找,一家家的问,还逼着牛力问他的同事有没有可以提供帮助的。
转机是老家一个在北京的老乡介绍了当地教委的一个人,教委的人托关系联系了上了某个幼儿园园长。牛力两口子找了高档的饭店请人吃了饭,像孙子一样说明了自家的情况,还掏了一些感谢费。最后,小孩按期上学了。
经过这一回,牛力两口子长了记性,孩子的事要及早筹划,于是拉着孩子听各种辅导班课程,自己也参加线上线下各种亲子课程。
夜深人静的时候,牛力还在不断盘算自己家里的财务:租房5000,幼儿园3500,家常开支、人情来往,两口子的工资都支撑不了,况且还得为将来买房做准备。
他拿出手机,翻了翻通讯录,呆呆着看着以前兼职公司老板的电话……
来源:中国科学报 记者:赵广立
博士,高学历的代名词,也是未来科技的生力军。他们中有许多人在自己日夜奋斗的研究领域,披星戴月,早起晚归。顶着来自学业、家庭甚至社会上的压力,博士们时刻提醒自己“再逼自己一把”。
“书读了二十多年,竟然身无长物,学的都是些屠龙之术,安身立命都困难。”有感于读博时的痛苦,科学网博主吴楷喆在他的博文《博士为什么会有种失落感》中这样写道。
农村出身的吴楷喆像极了此前流传甚久《小强与小明的故事》中现实版的小明,与没上过大学的小强相比,高学历的小明处处凄凉。他认为高学历并没有给小明带来幸福、给命运带来转折:“他的一生追求的是什么?他得到了么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该博文于4月14日在科学网博客发布后,迅速引发大量阅读和讨论(迄今阅读数已逾4.3万次,各方评论210条)。尽管热议者众,也不乏分析问题、摆事实讲道理者,但吴楷喆对“什么阻碍了年轻人的科研梦”仍感困惑。
这个群体的生存状况究竟如何?为此,《中国科学报》记者作了一组处于不同科研阶段的博士群像采访,这其中,或许也有你的影子。
小凡:太费劲了,不大值
专业方向:环境科学
状态:博士二年级,已婚
《中国科学报》:博士二年级了,你觉得现在忙吗?累吗?辛苦吗?
小凡:简单说吧,都是肯定的。
《中国科学报》:那你后悔吗?
小凡:有点。就是觉得(读下来)太费劲了,不大值。
《中国科学报》:待遇不够好?
小凡:不是待遇的事,就是觉得投入和回报不是很满意。
《中国科学报》:你有没有想过,自己是不是不适合做科研?
小凡:有想过。就是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无法实现,我觉得不是自己或科研本身的原因。
《中国科学报》:你觉得阻碍你实现目标的原因是什么?
小凡:什么都得听“老板”的,让干什么就得干什么,要想有点进展或成果好像就是人家的施舍,动不动就“延期”“别毕业了”威胁你,好像我们欠他们的,一点话语权和主动权都没有。
《中国科学报》:如果遇到一个好的导师,给一个自由的环境,会不会好很多?
小凡:或许吧。
文小刀:没着没落的感觉让人更脆弱
专业方向:食品安全快速检测
状态:博士二年级,未婚
《中国科学报》:博士二年级应该是最忙的时候,又要做实验,又要写论文。现在感觉到有压力吗?论文进展如何了?
文小刀:压力当然会有,现在发了一篇。
《中国科学报》:平时怎么排解压力?
文小刀:撸串、玩游戏、和女朋友一起吃大餐,总之就是各种“嗨”。
《中国科学报》:你这个专业,就业压力应该不大吧?有什么规划?
文小刀:也有,就看想不想得开。我们有点偏应用,去高校没有太大竞争力,去事业单位还可以,也可以去企业。
《中国科学报》:许多单位提供给博士的岗位,一般都会有安家费的吧。
文小刀:要看地方和学校吧,听说去深圳的话政府还有补助。
《中国科学报》:打算留北京吗?
文小刀:暂时没有,找工作时再看看,尽量不在北京。我倾向去沿海地区,以后要享受生活和工作。
《中国科学报》:现在不享受?
文小刀:起码在北京没有感觉到舒服和自在。现在一个月只有3000块钱怎么享受?一个固定的住处都没有怎么安定和舒服?
《中国科学报》:据我了解,你这个待遇还算不错的。
文小刀:博士不只是承担了科研上的压力,还有社会压力、家庭压力。二十八九岁的人了,有时候也特别想拥有一个温馨的家的感觉。
《中国科学报》:其实工作之后也同样有这些压力。
文小刀:但是现在这样没着没落的感觉让人更脆弱。
《中国科学报》:所以就看是不是享受读博士这个过程。
文小刀:享受?我猜你去问几十个博士,估计也就一两个性格上的确适合的哥们会说享受吧。
Dylan:算是个科研民工,累点
专业方向:物理海洋学
状态:博士四年级,已婚
《中国科学报》:今年博四了?延期一年吗?
Dylan:我是第一年在国内,然后去美国待了两年,回来开始写相关研究论文,今年六月份正式毕业。
《中国科学报》:你的博士生涯听上去挺有趣的,平时忙吗?你觉得你博士读得累吗?觉得辛苦吗?
Dylan:忙、累,但还算不上辛苦,挺开心的。
《中国科学报》:为什么?
Dylan:比我们这一行更辛苦、更累的有很多,我觉得我的工作还是很有意义的,自己也感兴趣。
《中国科学报》:所以你认为读博这段经历还是很令人回味的是吧?
Dylan:这个也分人吧,有的同学读得看起来挺开心,当然也有很多像我这样,整天蹲在办公室(调代码)。算是个科研民工吧,就是累点,但是不用风吹雨淋、饥一顿饱一顿的。
《中国科学报》:但是想出成果,不就得坐得住、沉得下吗?付出才会有回报。
Dylan:科研工作可能与其他工作不太一样。一般工作可能下午下了班能回家看看电视,谁像我们半夜三更的还在这提交脚本。
《中国科学报》:以你的经历,关于读博还是工作,你给你师弟师妹们的建议是什么?
Dylan:男生的话无所谓,因为我没听说过找不到工作的男博士,特别是物理海洋专业的;女生的话,还是慎重读博吧。
小中哥:“熬”过来的感觉挺好
专业方向:环境科学(研究方向为分析化学)
状态:博士三年级,未婚
《中国科学报》:你的微信头像是用“脸萌”做的卡通形象,上边还有一句“论文论文,我要发论文”。发论文的压力给你带来很大困扰吗?
小中哥:是啊。博二的时候非常辛苦,不瞒你说,基本上每篇论文都要被拒4~5次,真是太悲惨了,那段时间一直失眠。
《中国科学报》:想过放弃吗?
小中哥:怎么放弃?没有那个勇气啊!放弃也没有退路。
《中国科学报》:那你是怎么熬过那段岁月的?
小中哥:我就每天早上起来去跑步,靠跑步提高自己的状态。每天跑完步精神状态就会好,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运动完了心情也会好点。如果哪天没有去锻炼,会感觉比较萎靡。
《中国科学报》:压力大的时候,会不会想如果不读博士,可能不会过这样的生活?或者你身边同龄的人可能已经成家立业了,而你还在为发论文而苦恼不堪。会不会后悔?
小中哥:你说的这些肯定也有想过,但是倒没觉得后悔。当时一个想法就是,总会熬过来、总会毕业的,只是最终结局好坏的问题。
《中国科学报》:马上就要毕业了,感觉如何?
小中哥:感觉这一路是挺辛苦的,但熬过来感觉还是挺好。有得必有失,选择了总要放弃一点什么是吧。或者说,总要付出点什么,才能得到点什么。
《中国科学报》:你觉得读博士这几年,你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小中哥:最大改变是更加自信了,有勇气应对未来的挑战,承受力更强了,遇到困难也不怕了。
《中国科学报》:很多人反映博士生待遇不高,你有这方面的感触吗?
小中哥:还行吧,勉强养活自己。比以前(硕士研究生)好多了,我个人比较知足。
《中国科学报》:你这个心态很赞。工作现在怎么样了?
小中哥:准备陕西一所大学食品学院的科研教学岗,除了做科研,还讲点课。
《中国科学报》:有安家费吧?觉得还满意吗?
小中哥:有,也有科研启动经费,不过数额都不大,西安那边给的都不多。
安雯:作为女博士,我觉得值
专业方向:分析化学
状态:博士毕业2年,现在H省医学院从事科研工作,已婚
《中国科学报》:从你的履历上看起来,硕士然后博士,接连发了好几篇不错的文章,你当年的科研工作应该很顺利。你有这样觉得吗?
安雯:嗯,这要说起来真的很感谢我的硕士生导师,作为她的第一个学生,她为我付出了很多,也教会我很多。我们经常一起做实验,从她那儿学会了很多科研技能,可以说,是她手把手把我领上科研这条路的。
《中国科学报》:这么说来,你应该很少感觉到压力。
安雯:压力当然还是有的,特别是在博士期间。在我们课题组,基本上人人都有压力。
《中国科学报》:作为一位女博士,你有没有羡慕过那些早早成家的女孩子?
安雯:我刚开始上研究生的时候就打算要读博士了,所以这方面还真的没有感觉到过失落。
《中国科学报》:工作后你还在继续自己的科研课题吗?
安雯:差不多。不过还没完全开始,这边实验条件还有些欠缺,需要自己慢慢搭平台。
《中国科学报》:相比你现在的收入水平,你觉得读博的时候实验室给你的待遇怎么样?
安雯:我觉得还可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中国科学报》:所以你应该是没理由放弃科研。没有过放弃的念头吧?
安雯:的确没有。我一直心里憋着股劲儿,心想一定要做出点东西,后来也算如愿了。
《中国科学报》:你觉得从事科研给你生活带来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安雯:我觉得性格完整了,也变得更加自信了,觉得凡事只要付出,即使结果不那么满意,也值了。
《中国科学报》:你在读博士的经历中,哪件事情最让你难以忘怀或者对你触动最大?
安雯:我的第一篇文章发表,当时心里美极了。
《中国科学报》:结合你的硕博经历,你觉得什么样的人适合搞科研?给科研路上的师弟师妹一点建议吧。
安雯:能坐得住的人才适合搞科研。一旦选择这条路,要多看文献、腿勤快点、嘴甜一点,多向师兄师姐和老师请教,少走弯路。
扫描下方二维码,加经管之家论坛客服橙宝个人微信号,按说明操作即可获得10个论坛币,而且她会在朋友圈不定期发布精选经管学习资料礼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