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骑行夜幕的统计客
用数字揭开真相,揭穿谎言,通往理智富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21世纪经济报道  ·  小米,突发! ·  9 小时前  
央视财经  ·  =͟͟͞͞大=͟͟͞͞风=͟͟͞͞+=͟͟͞ ... ·  昨天  
21世纪经济报道  ·  县域市场抢增量,品牌为何选择拼多多? ·  昨天  
第一财经  ·  日本流感病例超950万人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骑行夜幕的统计客

【案例】定增新规对散户投资的长期影响

骑行夜幕的统计客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2-20 23:16

正文

本公号ID: dknight2015 ,作者: 骑行客 ,出自资本主义的“西点军校”。 横贯风险投资(VC)、杠杆收购(LBO)、A股港股美股市场。解逻辑,授方法,递数据。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为的是 帮助股市里一赢二平七赔的90%大多数人



定增新规的内容经过一个周末的发酵大多知道了:

  1. 增发比例不得超过20%

  2. 两次发行间隔不短于18个月

  3. 定价基准日只能是发行期首日,不可以是董事会决议日、股东大会决议日

  4. 并购重组中的配募参照上述规定实行


纵观周末媒体的分析解读,要么关注的只是短期影响,要么给出的是一个波及个股的简单列表,至多只是一个保荐机构的备忘录,散户雾里看花,全是围在一起看热闹 - 看过算数!


但凡重大政策出台,关注点往往集中于对市场明日开盘的冲击,这恰恰是对投资价值较小的部分。


追着新闻走的人,就跟看到涨停去追一样,往往被市场抛在后面,就算一两次侥幸赚钱,最终是个接盘被收割的命。


最好的例子莫过于去年英国脱欧和特朗普当选这两下黑天鹅,照着这两个事件对市场的影响推演,而采取防御性操作的人,踏空的是去年熊市中A股为数不多的两段温和反弹。新闻发生的时候,切莫忽视市场的短期价格已充分反映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尤其是, 只用简单的利好、利空单向思维去评判事件本身,而不考虑市场的整体估值水平,就好比一个只看洋流,不顾风向的舵手。


骑行客一贯提醒大家关注长期市场格局的变化。为未来作准备,没必要争分夺秒。一波牛市的群体性癫狂,直至疯狂登顶,有个逐步累积的过程,直至最终崩塌会给警醒的人留下充足的准备空间。一个漫漫长熊也会有数段震荡寻底的过程。就好像西风带给航行的根本性影响,估值就是一个大多数时候大多数人会感受不到它的影响,但最终对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任何新闻政策公布后,能着眼于其长期效应的人,才能够真正为未来布局。 他们才是那些能够站上风口浪尖的人,他们的脚下有着无数看似每日辛劳,忙忙碌碌追热点炒概念,抓住浪花的尾巴奔跑的人。这些人中间运气好的也就是多呛几口水,命不好的已被浪拍死。


说了那么多,定增新规对散户长期投资的真正影响也就其义自见。


第一条 增发数量影响的是那些在意控制权,要么保控制权,要么改变控制权的“庄家”, 与散户无关。


第二条 增发的时间间隔影响的是保荐机构的生意,和大股东的肚量。曾经一个个对资金极度渴求,饥不择食,未来“大胃王”要收敛些了, 与散户无关。


只有这第三条基准日的变化,基本断绝了散户在定增预案公布到方案实施前对那些大股东承诺高比例认购的“错杀”股进行投机的机会。


根据新规,当大股东预案公布要全额认购定增,散户把价格炒上去,大股东按发行首日定价接盘。这是在白日做梦!


举大家最熟悉的天山股份为例:



还是贴去年12月底说混改时亮过的老图。6.86的第二次定增预案,大股东全额认购,但该方案到今天为止都还没有实施,还好2/10已获得证监会受理,不受新规影响,否则大股东面对如今游资炒出来13块多的高价,作为基准日,估计是欲哭无泪了(不用哭,可以直接黄了,那样游资就欲哭无泪了。)


按原先的规则,定增大股东全额认购的多半会利用停牌时的董事会决议日期锁价。这个价格尽管对大股东很诱人,但在市场上并非固若金汤 ,譬如去年的12月12日,和今年的1月16日就两次创出过6.7和6.72元的低价。 这是给散户投机送金子,但大多悄无声息 ,价格很快就反弹,甚至是暴涨上去。


很遗憾,今后这样的玩法没!有!了!


也许会有人说,不还有大股东认购定增实施后,可以找套牢的吗?很可惜,这样的案例,本来就不多,将来会更少。这里,骑行客特别强调, 一定要区分大股东认购和大股东大比例(甚至是全额)认购,两者有本质性的区别。前者大多是为了保定增做样子,后者才真正反映大股东对现价迫不及待想增持的态度。


由于不能锁价,大股东通过定增增持股份的案例数量将大幅减少。但事情的另一面,也许会是整个定增流程的大幅缩短。大股东在不为人关注,股价疲软的环境下,悄然火速发行完成。这从另一个角度,也解决了A股上市公司屁大点事随意停牌的乱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