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南方人物周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物  ·  一只猫的年度生活意见 ·  8 小时前  
南方人物周刊  ·  来,为风流干杯 | 我们这一年 ·  昨天  
人物  ·  1月,「新年快乐」背后的100种滋味 ·  2 天前  
人物  ·  看完00后买的抽象年货,笑发财了 ·  3 天前  
人物  ·  亲爱的读者,蛇年快乐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南方人物周刊

成为妈妈,依旧是件快乐的事|我们这一年

南方人物周刊  · 公众号  · 人物  · 2025-02-02 12:19

正文

大年初一的午后 图/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刘璐明

与其苦恼“不被看到”,不如自己从客体的位置走出,成为人生的掌控者。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刘璐明

编辑 / 李屾淼 [email protected]



现在回想起生产的情景,仿佛已经过了一个世纪。


2024年夏天的夜晚,那个女孩穿着一条白色连衣裙,没到预产期,只是有一点不明显的血,以为检查一番还会马上回家,没想到被医生“扣”下了,几天后再从医院出来时已经成了妈妈。


羊水检测结果是阳性,我被医生安排坐在了轮椅上,当时还有点兴奋,坐在轮椅上从门诊大楼推到了住院部,抽血、打针,一晚上没怎么睡。第二天一早,和同楼层的产妇一起排队去内检,以为是常规检查,躺在产床上,医生拿着镊子迅速把手伸进去,随着一阵突如其来的疼痛,一股带着血的暖流出来了,这才知道医生的手弄破了胎膜。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回病房的路上,双腿一直在抖,眼泪掉了下来。


产程已经开始了,虽然破了羊水,但产程依旧有些长,催产素开宫口的效果不佳,宫缩的痛却足以让我疯狂,大约整栋楼都能听见我的哀号。我恳求医生快点给我上无痛,向他们指出无痛并非要等宫口开两指,可以全程阵痛,但得到的回应是“规定”必须开两指,拉玛泽呼吸法只缓解了片刻。“医生快来帮我内检,开几指了,能不能救救我?”我问。“宫颈口还没软,你这还早着呢!”医生回答。


时间好慢,度秒如年。8点,9点,10点,11点,到下午两点,宫口才刚刚有点软,离开指还很遥远,我像一个披头散发的疯子,这大概是人生最漫长的一天了。


晚上医生内检,终于开到了两指,我忍不住崩溃大哭了起来。进入待产室,一天几乎没有吃东西,等待打无痛的时候,已经疼到忘记麻醉医生是在吃晚饭,还是前面有人在排队。


不得不说,无痛分娩真的是产妇之光,打上很快就从痛不欲生到能够承受的范围,后面加大剂量之后,甚至还能迷糊睡一会儿,为最后的生产做准备。难以想象,无痛分娩普及之前,妈妈们都经历了什么,女孩子们是多么了不起啊。


我和我妈曾一度期盼肚子里怀的是个女孩,大约是长久以来做女孩的经验、走过的弯路、对女性的思考,想要在另外一个女孩成长的道路上实现。


她甚至都开始规划她的“三不”培养计划:不做个淑女,不要乖巧懂事,不看爱情偶像剧——这么做的原因,当然是我小时候每一条都精准踩坑,当以柔软应对一切,最后才发现,有时候敢掀桌才是女孩更难得的品质。在两代人关于女性课题的探讨,以及“girls help girls”的畅想中,我熬过了孕吐、失眠、心悸……


结果我生了个男孩。


看到孩子之后的心境,已经完全不同,他不再是某种幻想,而是一个具体的人,小小的一只依偎在你怀里,他如此信任你,他什么都不会做,只能任人摆布,母爱是从觉得孩子可怜开始的。


虽然我对母职捆绑保持警惕,不做牺牲式的妈妈,但在育儿的过程中,依旧有不少挑战。我希望所有的付出,不能成为以后“感恩教育”的素材,希望我的孩子被爱滋养长大,但不让爱成为枷锁,而是成为他在这个世界上实现自我价值的勇气。


家人都劝我不要喂母乳,太辛苦,于是,生完去了月子中心,出月子找了育儿嫂,奶粉喂养,但整个过程依旧不轻松。


我要面对的第一个课题是自责,大约爱是常怀愧疚,时常觉得自己没有做好。因为没有母乳,起初常陷入愧疚之中,用吸奶器吸但已追不回来。越是关注,社交平台越是推送母乳更好的信息,忍不住点进去看,在愧疚的情绪中反复。以前睡梦很沉,现在半夜只要听到哭声,就会马上醒来跑过去,等娃安顿下来,躺床上就失眠。


大概是生完之后激素迅速下降,加上各种事情交织,三天一大哭,两天一小哭,产后复查其中一项是产后抑郁测量表,社区工作人员上门三趟也要测三遍这张表,看到测评题,我深知如果按照真实情况,我的产后抑郁程度大概需要马上去复查,并且被盘问一番,但我对此感到羞愧,迅速勾选了每一项能够过关的答案。


我家娃是高需求宝宝,对周围敏感,情绪反应强烈,如果需求没有马上得到回应,会哭到屏气,脸憋得红红的,仿佛空气凝固,下一阵哭声要隔一会儿才出得来。


高需求要给予充分的安全感,阿姨和我们一起忙碌了几个月,每天要处理很多育儿问题,查阅资料翻书成为家常便饭。努力还是有效果的,曾经抚触、洗澡、洗脸、拉臭、洗屁股、躺婴儿车等等都会大哭的宝宝,现在已经能够在安抚下享受其中,我也从焦虑的状态慢慢放下心来。


生完之后的一段时间,总是陷入一种“女性为何不被看到”的困惑中,以及父亲在社会育儿语境的消失,比如产检时男性只能等候在外,公共场所只有母婴室,洗衣液广告是“妈妈用了都说好”,孩子用的被称作“母婴用品”,孩子如果没有被照顾周到,普遍会被认为是妈妈的过错。即便自己对母职捆绑保持警惕,但有时依旧受到困扰。


困境普遍存在,但现在回头望,会觉得妈妈们更缺乏的是勇气,挣脱观念束缚、打破世俗标准、追求自己的生活方式,更需要与自己和解,你不应该被定义,你就是最棒的妈妈。与其苦恼“不被看到”,不如自己从客体的位置走出,成为人生的掌控者。


谢谢我亲爱的小孩,你选择了我来做你的妈妈,让我学会了如何获得勇气。因为你的出现,我仿佛重新获得了生命力,每天看着你在一点点变化。你是多么努力啊,努力吃奶,抬头,了解周围的一切,你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心。


希望你成为一个智慧、勇敢、善良的男孩,希望我除了妈妈的身份之外,依然努力追求自己的价值,好好爱自己。我会为你在这个世界上展开的探索,提供最大的底气。


每当看到你在身边熟睡的样子,阳光洒在你的小脚丫上,窗外风吹动树枝作响,我便觉得无比幸福。时间,在你身上留下痕迹,你已经是六个多月的宝宝啦,我真希望时间慢点走哇。你人生中的第一个新年,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