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通知》中公布的新能源公交车补助标准是按照车型及车长来划分的,自2015年至今一直都是这样执行的。
纯电动公交车,车长在6米(含6米)与8米之间的,每车每年补助4万元;车长在8米(含8米)与10米之间的,每车每年补助6万元;车长超过10米(含10米)的,每车每年补助8万元。
车型为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公交车,车长在6米(含6米)与8米之间的,每车每年补助2万元;车长在8米(含8米)与10米之间的,每车每年补助3万元;车长超过10米(含10米)的,每车每年补助4万元。
此外,燃料电池公交车每车每年补助6万元,超级电容公交车以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公交车一律每车每年补助2万元。
运营补助与购置补贴不同,运营补助是要由运营企业自主申报,经主管部门审核通过后,将补贴资金直接发放到经营者指定账户。这项补贴对新能源公交车的推广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2018年年底工信部赛迪顾问公布的数据显示,新能源公交车市场将由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并保持稳定增长。2017 年总体保有量替换率达35.9%,每三辆公交车中就有一辆新能源车型。
补贴政策为新能源公交车开小灶
根据四部委3月26日发布的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要求地方政府在过渡期后不再对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公交车和燃料电池汽车除外)给予购置补贴。
最新补贴政策落地后,新能源公交车地补得到了延续,这在地补被一刀切的情况下,政策对于新能源公交车相当于是开小灶。也正是由于地补的存在,让地方政府有更大自主权去给新能源公交车补贴,从而鼓励公交车运营单位购买运营新能源公交车,这既有利于促进当地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又能够配套拿到更多国家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