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图说明:
上图为本文作者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药师
徐帅民
。
华法林为维生素K拮抗药,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的口服抗凝药,其作用于体内维生素K的氧化还原过程,抑制凝血因子的生成以发挥抗凝作用,常用于心房颤动、静脉血栓、肺栓塞和心瓣膜置换术后等抗凝治疗。华法林为一线口服抗凝药,其治疗和预防血栓性疾病的疗效和经济性得到临床广泛认可。
近年来,新型口服抗凝药为临床带来了更多抗凝选择,但华法林仍是临床抗凝治疗的首选药物和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长期抗凝的唯一选择。华法林治疗窗窄、个体差异大,临床需根据患者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调整其剂量,反复监测和长期剂量调整则会影响患者依从性,并可能会造成过度抗凝或抗凝不足。华法林治疗效果个体差异的原因包括遗传因素(遗传基因多态性)和非遗传因素(年龄、种族、体重、性别、饮食和合并用药等)。
1、首次服用华法林是否需要基因检测并如何调整剂量?
影响华法林剂量的主要基因为
CYP2C9
和
VKORC1
,其基因多态性能解释
10%~45%
的患者间的华法林剂量差异。也就是说即使你有条件做了基因检测确定了初始的治疗剂量,也还需要抽血根据INR值来确定最终的维持剂量,因此基因检测不是必须要做的。
中国人的初始计量为1~3mg,门诊患者于第3日之后开始监测INR,并以INR为参考调整随后的华法林用药剂量。在用药后
第1周监测3~4次
INR并调整剂量,
第2周监测2次
并调整剂量,然后
每周监测1次
并调整剂量直至稳定。稳定后
2~4周
监测1次INR,最长不超过4周。老年以及身体衰弱的患者所需华法林剂量通常较低(0.75-1.5mg)。由于老年患者华法林清除减少,合并其他疾病或合并用药较多,更应加强监测(建议每2周)。
通过上述表格我们可以看到有许多药物可以增强或者减弱华法林的疗效,特别是合并多种用药的老年慢性病患者,若服用华法林监测INR稳定后,不要随意私自停用之前规律服用的药物或者增加之前未服用过的药物,若要停用之前长期服用药物或者想要服用新的药物(特别是一些对华法林疗效影响较大的中草药,如银杏、当归、人参、连翘等),及时去医院咨询医生或者药师,并及时按医嘱监测更换药物后INR的变化。
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可能降低华法林的药效,建议服用华法林的患者维持正常、均衡、规律的维生素K饮食,即不是不能吃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而是保持自己既往的饮食习惯,不要一次性吃太多也不要突然长时间不吃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
一些水果也可能增加华法林的作用,如柚子、石榴等,因此建议不要一次性吃太多。
出血是华法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常见的出血为口腔(牙龈)出血、鼻出血、皮下瘀斑或者血肿,眼结膜下出血、呼吸道出血(痰中带血)、血尿、月经增多或黑便等.或者外伤后出血增加。轻者(如皮下瘀斑)除加强抗凝监测外不需特殊处理,稍重者(如肉眼血尿)经短期减量或暂停服药1~2次后绝大多数出血即得以控制,出血控制后可恢复使用治疗剂量的华法林。如出现严重出血并发症(便中大量鲜血或咯血等)或者出血不易停止,应及时与自己的医生联系或者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