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生命季刊
“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兵团零距离  ·  晚安·兵团 | 平平淡淡看世界 踏踏实实写人生 ·  17 小时前  
兵团零距离  ·  晚安·兵团 | 平平淡淡看世界 踏踏实实写人生 ·  17 小时前  
砺石商业评论  ·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 砺石观点 ·  昨天  
出彩写作  ·  比deepseek靠谱!从未写过的文种咋写? ·  2 天前  
出彩写作  ·  deepseek能取代机关写材料的人吗?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生命季刊

9月10日:第15个世界预防自杀日,请你献出1分钟

生命季刊  · 公众号  ·  · 2017-09-11 14:36

正文

(请击点图片上方蓝色的“生命季刊”,选择“关注”,您就会每天收到生命季刊播发的文章)

生命中的一分钟

/曦望

生命季刊微信专稿

“用您一分钟,改变一个生命”( Take a Minute, Change a Life),这是今年世界预防自杀日(2017年9月10日)的主题。这已经是第15个世界预防自杀日了,自杀现在排在全球死亡原因的第15位。相对于排在前面的其他死亡原因(疾病和交通意外),自杀带来的社会影响和伤害其实更大,每1人自杀会影响大约60人以及25位企图自杀的人。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每年有超过 80万人自杀身亡,即平均每40秒就一人自杀身亡。自杀未遂的发生是自杀死亡的25倍。

与其他死因相比,自杀是一种主动的方式,也因此更让周围的人难以接受。但几乎所有的自杀者在自杀前都有诸多的 “信号”。遗憾的是这些信号都被周围爱他们的(或者不爱他们的)亲友忽略或者轻视了。

曾经有一位网友,在辅导员询问他为何痛苦不堪的原因后,一直不停述说了几个小时 ……最后,他对辅导员说:“谢谢你,听我说了这么久!你知道吗?我身边没有人愿意听我讲这些……”

我们今天这个世界太忙碌了!忙的没有时间倾听你身边的人。一个人人忙着 “专顾自己”的世界注定是冷漠的。一个冷漠的世界注定会出现更多走绝路的人。

恐怕也因此, 国际预防自杀协会 才希望人们能拿出哪怕一分钟的时间,来关注下这些 “孤独的人”。

这些人不是生活在人烟稀少处与世隔绝的人,他们是一群活在人群中,心却与世隔绝的人。

一个因抑郁而最终自杀的朋友生前说 “自杀群的‘积极意义’恐怕是:我们这些人唯一能得到温暖的地方”,这话不啻为对这个冰冷世界的反讽。人人都在寻求“正能量”,都在远离“负面的东西”,抑郁者的倾诉反而会带来周边人际环境的恶性循环。时间一长,都成了“祥林嫂”。这也让他们更惧怕被人发现自己“有问题了”。

世界的歧视

“精神病”(神经病)“疯子”“十三点”“痴线”……这些都是我们相互辱骂时使用的词语。这些词语所指的人是被羞耻的。社会对于这些精神(或者心理)健康出现严重问题的人,基本上是歧视,甚至仇视的。众人在帮助他们的事上或许无助,在恶待他们的事上,恐怕都曾经有份。因为整体社会的歧视形成与我们每一个人有关。

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 ”。我们本是神“为自己的荣耀创造的”,本来一切被造的“都甚好”,却因着人的犯罪而落在诅咒之中。死在罪中的人,失去了和神的美好关系,身心都处于被罪恶扭曲的状态中。始祖堕落之后的人类, 没有 一个 人是完全健康的,不论是身体还是心灵。 实际上人类是一直在退化的,而且问题越来越严重。

我们罪的本性却让我们歧视那些问题表现严重的人。其实很多人的问题被隐藏了,却自以为是 “更好的”被造物。甚或有人以为自己是“进化的”更好的,或者更适应“自然选择”。(此观念扩展到群体,就是种族优劣论,实践到行为就带来种族屠杀。)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对人(罪人)的认识才是我们能否改变个人乃至社会群体歧视的关键。没有一个个悔改的罪人,就不可能有一个悔改的社会伦理。

教会的职责

神赐下恩典,让一群愿意悔改的人分别为圣、聚集在一起。教会 “彼此相爱”的本质,应该是能够让那些抑郁的、有自杀倾向的人进入,为他们提供一个有不同社会价值伦理的庇护所。但遗憾的是,今日许多教会追求的是:高朋满座——社会知名人士,精英分子济济一堂。宣讲的是名人归主的见证,请的是自带光环的“名牧”。对于这些“失败者”看做是羞耻,充满了厌恶。全然忘记基督徒本是被看做“世界上的污秽,万物中的渣滓”的一群人。


如果一个教会本身就随从世界的价值观,又怎么能够有真正的爱心来帮助这些被社会遗弃的人。


社会慈善机构或许能够提供一时的帮助,教会却可以传讲使人真正得平安的真理: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人。一时的帮助终究会有尽头,唯有福音,才是这些陷入抑郁、被自杀倾向缠绕的人的唯一拯救,唯一盼望。而遗憾的是,许多教会却在这项传福音、救灵魂的美事上,面对这些在地狱门口挣扎的灵魂,不是伸出手来抢救,而是观望,却步,躲避。

我们每一个信徒都是在绝境中被主拯救的,或许我们在认识福音真理前还不知已危在旦夕,却无不在得救后,感恩涕零!


今天我们这些先得救的人怎能忘恩负义,眼看着那些在苦痛中哭号的人,袖手旁观呢?

新赐的生命

很多自杀者并非穷困潦倒。他们失去了生的希望,不明白活下去的意义。他们以为等到化作灰土,就一了百了了。但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认为的解脱是进入一个永远痛苦的境地。 对于一个没有人生盼望的人,他没有办法采取积极的心态,也不能通过物质的帮助,精神的鼓励得着真正的安慰。


我们看到许多人,仅仅给予爱,并不能让他离开罪开始新的生活。他们或许暂时好起来,一等到苦难来临,又陷入同样的境况,甚至更糟糕!还有些人依赖于这些帮助,反而在贪婪中更加严重,一味的索取,当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开始恼恨。越发的堕落了!


他们需要来自主的爱,不仅关心他们实际的合理需要,更关心他们真正的 需要 —— 有主的儿女将这真正带来拯救的福音告诉他们。正如当初,我们自己被带领到神的面前一般。

当他们愿意悔改,真正认耶稣为自己的救主和生命的主宰,他们才能离开罪的生活,才可以活出生命的意义。

我们本来一分钟一分钟在消逝的肉体生命,却因着耶稣得着一个新的生命,这新生命一分钟一分钟的成长着。愿我们每一个有新生的儿女,使用我们的一分钟,使用我们的 每一分钟,去爱我们身边的人,爱那些被抑郁、自杀倾向捆绑的人,关注他们,爱他们,把救他们的福音传给他们……

曦望 现居北美,福音机构同工。

=============

如果您是在朋友圈中看到这篇文章,请点击手机屏幕的右上角,然后 查看公众帐号 ,点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