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星医药从2002年开始进入制药行业,历经十四五年的时间,我们成为了中国本土领先的制药企业之一。目前,我们在中国的医院处方药销售市场份额排在包括海外的全球性的跨国公司在内所有公司的第六位。我们有一个非常强的药品的全国营销体系,我们药品的创新研发投入,在中国制药企业里是排在前三位的。我们形成了布局在美国、中国大陆以及台湾三地的全球研发体系。我们也跟很多日本的公司有合作或正在谈合作。
今天的主题叫“中国动力嫁接日本资源”。举个例子,我们的医药产业怎么嫁接日本的资源?从我们中国的企业角度来看,其实日本的制药企业在全球有很好的行业地位。但是在中国,很多日本企业的销售收入,只做到了它在中国能做到的市场份额的20%。在中国市场,一个做专利药物的日本企业如果和我们合作去做推广的话,可能销售收入会有几倍的增长。这源于我们在中国有一个很强的销售体系。
三年前,我们在中国上市了一个日本药企生产的原研药,我们是作为仿制药上市的,叫做非布司他,用于治疗高尿酸症的,也就是平常讲的“痛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痛风患者越来越多,过去好用的药并不多。以前,我们身边的朋友得了“痛风”,就到处打听各种各样的老中医处方。我们有一个同事,曾经患过“痛风”,他就把那张方子一直留着,一旦有人“痛风”,就赶紧把这个方子复印一张给他。就是这种土方法,没有特别好的对症的药。当时,非布司他是日本企业原研的,但没有在中国上市。最近才刚刚在中国获得审批。但是,我们生产的非布司他作为仿制药上市销售以后,销售额已经超过了3亿人民币,发展得非常好,消费者的反馈也非常好。类似于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这样一种效应,在医药行业只是一个缩影。其实在很多行业,都存在着这么一种契机、机会。正是因为复星深耕在这个市场,仅仅在医药产业,我们投资了中国最大的分销公司国药控股,2016年销售规模已达2583.88亿元。我们的国药控股,还有中国最大的零售药店网络,目前有将近4000个药店。我们的制药企业覆盖了全国主要的市场。所以在这个体系里,无论是中国最顶级的大医院,还是中间层次的城市医院,还是乡村医院,实际都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包括复星我们自身还在做医院,在北京、上海、广州都有。很多日本企业,在北京、上海员工的医疗可能都是在我们的“和睦家”医院完成的。我们也在发展二三线市场的医疗体系。这个产业,我们在中国的构建、打造,是非常深的。
再比方说,我们去年投资了一家中国的母婴社区入口,叫“宝宝树”。“宝宝树”的用户超过了日本的人口。它的用户,就是准备怀孕、正在怀孕、刚刚生了孩子,小孩1-2岁的这样三四年周期中的妈妈或准妈妈。通过十年创业,它已经积累了将近2亿的用户。而且每天活跃用户将近2000万人。过去我们将其定位为“母婴入口”。现在,根据整个战略,也升级到“家庭入口”。像“宝宝树”这样一个入口,不仅对复星的产业发展有影响,对中国未来很多消费的导向、结构,都会形成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