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煮酒论史
「掌上历史」团队和天涯等煮酒论史论坛主创者原创出品,打造第一历史自媒体。围炉话知己,煮酒论英雄。让我们一起仗剑古今、纵横历史、快意江湖!
51好读  ›  专栏  ›  煮酒论史

蒙冤半个世纪的美国海军舰长

煮酒论史  · 公众号  · 历史  · 2017-01-16 18:25

正文


作者:夏凉

来源:网络


1945年7月30日中午12时14分,美国超级巡洋舰“印地安纳波利斯”号在菲律宾海被日本潜艇发射的鱼雷击中,12分钟后沉没。舰上共有1196人,全部落入水中。该地区常有鲨鱼出没,而且没有救生艇,四天后,当美国海军的救援舰赶到时,只救出316人。舰长麦克维虽然幸存下来,却被美国军事法庭以“没有下令舰只蛇形前进从而导致舰只被击中”为由判刑入狱,1968年含冤自杀。幸存水手经过多年努力,终于找到足够的证据,证明他们的船长是无辜的,美国海军第一冤案终于真相大白。


麦克维在军事法庭作证


美国重巡洋舰“印第安纳波利斯”号是二战中名气最大的军舰之一,1932年建成,1933年编入海军服役,排水量9800吨。二战期间,美国总统罗斯福多次乘该舰视察和出访。二战后期,该舰作为美国海军名将斯普鲁恩斯将军率领的第五舰队的旗舰,参加过许多重要海战,多次被授予“战斗之星”奖章。


1945年7月16日,杜鲁门总统命令“印第安纳波利斯”将轰炸广岛的第一枚原子弹从旧金山湾秘密运至西太平洋的提尼安岛。卸下原子弹后,美军太平洋总部要求该舰到菲律宾的莱特湾与美舰伊达霍号会合。“印第安纳波利斯”号在驶往菲律宾群岛美军莱特岛基地的途中,7月30日中午12时14分,不幸被日本潜艇发射的鱼雷击中,12分钟后沉没。舰上共有1196人,4天后美国海军救援舰只赶到时,只救出316人。这是被日军潜艇击沉的最后一艘美军大型军舰,也是美国海军史上最大的海上灾难。


疏忽大意葬送战舰


“印地安纳波利斯”号离开提尼安岛后,太平洋总部要求该舰到菲律宾的莱特湾与美舰伊达霍会合。于是该舰开赴关岛。从那里,它将穿越菲律宾海,前往美国海军在菲律宾群岛上建造的基地莱特。这艘巡洋舰没有潜艇探测装备,舰长麦克维上校提出的让驱逐舰护送的要求遭到拒绝。自“二战”爆发后,没有一艘大型舰只敢在没有驱逐舰保护的情况下从关岛驶往莱特。上司告诉他,敌人潜艇实际上不会在沿途对巡洋舰构成威胁,令他根据可见度和天气按自己的意愿让巡洋舰成之字形曲折前行。


就在“印地安纳波利斯”号舰抵达关岛海军基地的前三天,即7月25日,美国海军的“山洼”号驱逐舰在“印地安纳波利斯”号舰即将前往海域执行任务,下午3时左右遭到日本潜艇编队“多门”大队(由6艘最新潜艇组成)中编号为I-53号潜艇的水下伏击,威力强大的“凯特”鱼雷将该该驱逐舰一下子炸成了两截,119人阵亡。然而日本潜艇在这一海域的军事行动并没有引起美军各级指挥官的高度重视,甚至在发给“印地安纳波利斯”号舰的敌情简报中竟漏掉了这一事件。更令人痛心的是,就在“印地安纳波利斯”号舰从关岛启程后约7小时,一般美国商船曾从太平洋连续三次发出明码电报,称其发现潜望镜,并受到来自水下的攻击。可是骄傲轻敌的美军指挥机关既没有通知“印地安纳波利斯”号舰改变航线,也没有采取任何防范措施,甚至都没有向“印地安纳波利斯”号舰通报这一情况。而实际上“多门”大队指挥者——经验丰富的潜艇指挥官桥本以行少佐正亲自率I-58号潜艇,耐心地潜伏在关岛至莱特岛之间的东西向航线上。


“印地安纳波利斯”号舰在舰长麦克维对危险全然不知的情况下,于1945年7月26日驶往莱特。按照常规,舰长麦克维应下令舰只蛇形前进。蛇形前进被认为是舰只对付已经发射的鱼雷的最有效手段。但7月29日深夜,天上云层密布,能见度很低,站在舰上一端几乎看不到另一端,麦克维于是下令停止蛇形前进。麦克维留下话来,如果天气好转,就恢复曲折前行。午夜时分,云层突然散开,月亮探出头来。日本潜艇I-58在3200米处发现了“印地安纳波利斯”号舰,15秒内连续发射5枚装有磁性雷头和1枚装有惯性雷头的鱼雷,其中1枚击中“印地安纳波利斯”号舰的舰桥右侧,并引起猛烈爆炸。仅仅过了12分钟,“印地安纳波利斯”号舰就下沉了。在这狂乱的十多分钟内,船员至少发出了3条SOS求救信号。


大约300人与舰同沉。还有大约900人穿上救生衣,跳进大海。包括舰长麦克维上校在内的其他人上了几艘橡皮艇。到了早上,他们满心以为自己将马上获救。但一天过去了,然后是第二天、第三天,毒辣辣的太阳无情地照在他们石油和盐水侵蚀而溃烂的脸上。到了第四天,所有的希望似乎都破灭了。官兵们一个接一个地死去,直到海军一架巡逻机的飞行员在搜索漏油地点时无意中看到了他们。


舰长麦克维成了替罪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