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短期内,头部大剧的生产将受到一定的影响
如果“限薪令”被严格执行、避税漏洞被堵上,
短期内,明星将从影视剧涌向薪酬监管更加宽松,并且制作周期更短的综艺节目。
目前,我国还没有针对综艺节目演员成本的规范文件;虽然 2017 年五部委出台的《通知》规定“综艺节目参照电视剧标准执行”,但是并未出台相应的实施细则。理论上,无论是电视综艺还是网络综艺,都不需要限制明星片酬的比例。
准头部剧、腰部剧、网剧受到的影响要小很多,因为它们更多地使用二线明星、新星,而不是一线巨星。至于电影行业受到的影响就更小了,因为近年来的事实证明电影对明星的依赖正在缩小。
2.3 长期来看,市场终将消化此次事件的影响
无论本次“阴阳合同事件”的影响有多大,市场终将缓慢恢复平衡。即便明星的片酬充分透明化,税收成本也会被明星与影视公司共同承担,或者明星采用“以投代薪”的方式入股。
2.4 影视剧行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绝不是明星
比起天价艺人,真正决定行业竞争力的是“工业化水平”,对影视剧公司来说,更重要的是IP变现能力。
所谓影视剧“工业生产”本质为要素的聚拢和整合,将内容制作的核心环节把控在公司手中,并对每个环节严格把控质量。IP、艺人、编剧、导演等核心要素聚拢和整合将成为平台和头部内容公司的核心竞争壁垒,没有核心要素,搏几率、中爆款的剧集成功机会将会越来越少。
内容端的唯一出路是真正回归内容,将各环节核心竞争力留在公司,基于单部超级大剧做更精细化的制作,探索更丰富的盈利空间以及开发系列化 IP 剧是内容公司的重中之重。
目前具备做超级大剧能力的上市公司当属华策影视,公司在数据支撑和业务支撑均属业界顶级。
电视剧行业绝对龙头——华策影视
3.1 自上而下全产业链布局
公司从 2012 年开始布局艺人经纪业务,2016 年投资喜天文化,旗下有著名艺人资源吴秀波、海清等,子公司华凡星之通过一系列小成本网剧打造了流量小花梁洁、吴倩。
艺人经纪业务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减少公司影视剧制作成本,而且还能增加经纪业务收入。
在中游内容端,公司分别布局了电视剧、 电影、综艺。
电视剧制作一直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收入占比高达 70%。自 2011 年开始,产能高达 600 集,13 年收购精品剧制作公司克顿传媒,增强了公司的制作能力和对流行文化的把控能力。15 年开始实行 SIP 战略, 通过“大 IP+大制作”迅速提升头部内容市占率,成为头部剧市场龙头。
在下游渠道端,公司迅速对院线、衍生品开发、品牌营销和华剧场 OTT 播放展开布局。
公司从产业上中下游的提前布局奠定了公司围绕 SIP战略多层次开发的基础,是公司业务的核心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