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刘晓博
告诉你关于财富的秘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刘晓博

外资来了,中国金融业“30年未有之大变局”!

刘晓博  · 公众号  ·  · 2017-07-21 17:22

正文


中美首轮“全面经济对话”刚刚结束,今天( 7 21 日)就传来一个大消息:

包括美国运通、万事达卡和 Visa 在内的美国支付卡企业,准备在几个月内提交在中国运营的许可证请求。这些企业可能需要两年或更久的时间完成全部官方审查,其中包括银行业监管机构的审查、安全审查以及符合其他条件。

这是啥意思?

其实很简单:银联在国内的垄断地位,终于走到了尽头。 但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消息的来源是“路透社”,尚有待进一步的证实。

如果美国运通、万事达和 Visa 拿到中国的“银行卡清算牌照”,就可以全面进入中国市场,跟银联展开竞争。其结果是:这部分的成本将进一步降低,银行、商务和消费者,将获得更多的便利、优惠。

数据显示,截至 2016 年末,中国银行卡在用发卡数量 61.25 亿张,银行卡交易量继续增长, 2016 年,全国共发生银行卡交易 31154.74 亿笔,金额 741.81 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35.49% 10.75% 而中国内地,中国银联是惟一一家银行卡交易清算机构,也是全球最大的一个卡组织,日子非常滋润。

业内预计,中国将在 2020 年成为全球最大的银行卡市场,届时流通中的银行卡数量预计将从 2016 年的 60 亿张增长到 90 亿张。 对于这个庞大的市场,美国运通、万事达和 Visa 当然虎视眈眈,希望杀入。而中国在当年加入世贸组织的时候,也承诺了金融业对外开放。

路透社的这则消息,绝对不是空穴来风。事实上,中国早在 2015 年就将开始酝酿开放“银行卡清算市场”,乃至整个金融行业。

2016 6 月,中国公布了《银行卡清算机构管理办法》,为打开大门做好了法律准备。

2017 6 30 日,中国央行发布了《银行卡清算机构准入服务指南》,为远道而来申办业务的国际巨头们点亮了“路灯”,告诉他们具体申请程序。

然而,这只是央行、银监会层面为金融业开放做出的努力。 现在,我带你去看看中央层面的努力,你就会明白中国金融业的确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开放,深度的开放,并通过开放迎接国际金融巨头的挑战。


2017 1 17 日,就在特朗普就任新一届美国总统前3天, 中国公布了《国务院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 。提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创造公平竞争环境”等,一共 20 条具体措施,下面我们看看其中第二条:

服务业重点放宽银行类金融机构、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保险机构、保险中介机构外资准入限制,放开会计审计、建筑设计、评级服务等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推进电信、互联网、文化、教育、交通运输等领域有序开放。

上述这段话可谓“字字千钧”,涉及的全部是中国的核心产业,其中金融业的主要门类就排在最前面。

到了 5 12 日,在中美元首海湖庄园峰会一个月之后,中美“ 100 天磋商”的首批成果清单公布,其中半数涉及金融行业双向开放:

信用评级服务:中方将在 2017 7 16 日前允许在华外资全资金融服务公司提供信用评级服务,并开始申请征信许可程序。

跨境结算:美国商品期货委员会在适合且符合无行动豁免条件情况下,计划在 2017 7 16 日前延长给予上海清算所无行动豁免 6 个月时间,并可进一步延长豁免期限至总共最长 3 年时间。

电子支付服务:中方将在 2017 7 16 日前进一步颁布必要的服务指南,允许美国全资的电子支付服务供应商申请许可证,实现全面和及时的市场准入。中方将继续允许中资银行发行允许美国电子支付服务供应商处理外币银行卡交易的双标双币种银行卡。

银行业:美国相关联邦监管机构继续承诺,对中国银行业机构,在相似的情形下按照美国法律,适用与针对其他外国银行业机构相同的银行审慎监管标准。

证券结算:中方将在 2017 7 16 日前向美方两家合格的金融机构颁发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承销牌照和结算代理人业务资格。

7 15 日发布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通稿里,也 5 次提到了金融业开放,具体要求是:要积极稳妥推动金融业对外开放,合理安排开放顺序。

7 17 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也讨论了金融业开放的问题,提出:

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方面。要合理安排开放顺序,对有利于保护消费者权益、有利于增强金融有序竞争、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的领域要加快推进。要有序推进资本项目开放,稳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