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君曰】
当“有趣”这个词成了评价一个人的最高标准时,我想大部分自觉无趣的人岂不是要心寒了。
生活中“有趣”的人可能只是一小部分,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幽默大方爱说笑话;善于观察广交好友。其实抛弃那些装饰有趣的行为,选择坚守无趣的自我,本就是一件有趣的事。
我是一个无趣的人
【一】
在段子手神出鬼没的时代,自然不缺有趣的人存在,加上众多的舆论煽动和鼓吹,拥有一个“有趣”的身份标签似乎成了走向罗马城条条大道的通行证。但是,那些出生在罗马城的人,又该通向哪里呢?
撩得一手好妹,讲得了绝世段子,开得了捧腹玩笑。娱乐自己,开心大家。一个貌似有趣的人与这个社会玩的不亦乐乎。可是,荷尔蒙总有低潮期,人也总会累的。与其唯恐落后的刻意去做一个有趣的人,不如做一个无趣的人有时会显得更有趣。
让一个不爱讲笑话的人去讲笑话本身就是最大的笑话。
有人生来就是内向腼腆的,有人却是活泼好动,有人一生放纵率真,而有人却一生文静儒雅。虽然后期可以经过科学系统的训练去改变行为,但一个人骨子里的精气神是很难用外在行为去掩饰的。
就像让一个文静内向的人每天都看100句段子,三个月后他开口也可以爆出金句。但是人们并不会觉得他真的很有趣,反而使人困惑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长期的个人气质印象已经形成了大众化的个人认知和外在评价体系,刻意地表现有趣行为,不仅没给这个内向的年轻人带来有趣的生活,却慢慢加重了他的精神负担,也让外在的认知体系发生混乱。
整天忙着改变自己,变得大众化的有趣,却失去了最有趣的自我。而一个真实的自我所散发的无趣,却最终会吸引那些从中发现乐趣的好友,彻夜畅谈无趣,欢乐无限。
【二】
抛弃那些装饰有趣的行为,选择坚守无趣的自我,本就是一件有趣的事。
早些年前,也曾是一个处处撩妹的人,后来慢慢发现,表象的谈笑风生最终都会化为过后的落寞无味,双方看起来都是在向异性展示有趣的一面以达到吸引的目的。说话无关痛痒,有趣就行,沟通毫无意义,有趣就行。一时畅快,落差转换却造成严重的精神疲劳。
有趣的场景欺骗了所有的路人,也欺骗了身在局中的两个人。有的人能走出来,而有的人会沉浸其中难以自拔。于是,我开始害怕了,能力开始退化了,不会再刻意假装有趣去搭讪旁边的一位美女,更不会用有趣包装去强行进入另一个圈层。
因为那样,即使双方一时有了联系,粉饰的有趣终将会给自己带来自食尴尬的后果。我开始更愿意去做一个无趣的人,安静便安静到底,认真便认真到死。不再去学习如何变得有趣,如何成为一个有趣的人。
低头深耕无趣的我,在无趣中寻觅好友,相谈甚欢,岂不乐哉。而无趣也就更有趣了。无趣的人是一块有趣宝藏的处女地,住着一群志同道合的无趣的人。
用心做一个无趣的人,本来就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三】
独立的精气神。人本独立,没有必要放弃生来就具有的独立个体属性。千千万万的独立个体才汇集成了千奇百态的世界面貌。人之所以称为个体,不仅仅是法律上的独立,更重要的是内在的精神气质的独立。
世间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更不可能有相同的两个人。儒雅、粗犷、率性、活泼,总要有一种印象气质属于自己。发现并认识自己,培养自己独特的精气神,进而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人的外在行为。
在外界的人看来,这些行为是多么的无趣,殊不知,当你真正和一个具有独立精气神的人交流时,会发现是多么的有趣,甚至是相见恨晚。
宽广的视野。视野的宽度影响着思想的深度,明晰变化的趋势,不跟风,亦不落后。无趣的人,涉及广阔的层面,能够明白什么是真正的“有趣”,能够在不同的层面世界寻找自己需要的有趣,去充实自己无趣的世界。
而一个看似有趣的人,更多的是本身缺乏完整的世界认识价值观,往往喜欢以局部代替整体,以有趣打发时间,虽然亲手制造了有趣的氛围,也不过是昙花一现,只会变得更加无趣乏味。慢慢去做一个无趣的人,在无趣中,开阔视野,完善自己,有一天,有人会在黑暗中发现你无趣的世界原来是那么的有趣和有意义。
享受孤独。孤独是一个人或多或少都要经历的人生行程。孤独并不意味着孤单,其本身也是一个复杂繁荣的世界。而外人是很难感受的。想要成为一个无趣的人,首先需要去学会享受孤独。
有趣的过程本身也是在孤独中寻找自我,繁荣自我和外延自我的探索过程。孤独心境的历练也往往会成就一个人发现属于自己的无趣,从而用心培养无趣,开花,结果,成为一个独一无二的有趣人。
不断更新知识。无趣的人能够迅速接受新知识,不会被大众潮流所羁绊。知道如何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知道如何让自己的无趣跟上时代的步伐。无趣之人并不是死板僵硬,不通情理,而是要在泛滥的信息中区别有趣和无趣。
所以这些人往往更需要新知识汇集大脑,拾取自己需要的,填补自己无趣世界中缺失的部分。以此充盈自己的内心,做一个不断拥抱变化的无趣之人。
我也开始学着去做一个无趣的人, 不后悔那个泛滥的有趣渐渐远离。我这里仍然有着美酒和故事,当然了,如果你也是一个无趣的人,我这里还有私人珍藏的香茶和情怀。
(本文已获授权,来源简书,作者Penn,专注于品牌事务的营销管理,独立自媒体人。个人微信公号:kongxincai1019)
↓点击直达《成长日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