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到黄慎行会给
Frank
Vogel
准备大量资料
。而进入到季后赛,黄慎行的工作进入了另一个节奏。
“因为每一个回合,打的都是同一个球队,一般只要看一场就好了。每天早上回去的时候,
Frank Vogel
也会要进攻同样的数据,但他会要比较简洁的。同时每一个助理教练会轮流准备比赛计划。比如说助教准备看对阵迈阿密的三场球,就会有我们的助理录像师剪辑这三场球,再传到他们的电脑上,每一天如此。”
而展示给球员看的录像,每个不同的时段会有不同的内容。比如在比赛日早上的投篮练习之前,会给球员先看一遍对手的防守视频,练习的时候针对对方的防守进行演练。而赛前有一个小会议,这时候主要播的是对方球队进攻片段和球员个人特点。
“我们的队伍没有谁特别喜欢看视频,但我们放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很专心看。”黄慎行说道,“有些球员(播录像时)就会问一些问题,有时可能走到外面热身的时候才会问问题,有些人热身完还会走进录像室里面向我要一些球员的短片来看。”
分析做多了,就知道自家球员的各种长短版。前回说到
Troy Murphy
是数据不能给球队带来胜利,在
Frank Vogel
执教的那段时间,就没有这样的情况,球队每个球员都有很大贡献。
“比如说
Lance
Stephenson
,他打球的时候场面好像很好看,一看数据就比较普通,这一点其实也是制服组每个人都知道的。”黄慎行说,“他唯一一个特别之处,就是当球队没什么能量的时候,就会做一些可以带动整个球迷、球场的事情,这是就是他的长处。”
“不能说他打得不好,东决那两年他都是我们的主力甚至是首发。我们也不需要他每场球拿
20
几分,只不过他不要犯错,做他需要做的事情,就
ok
了。”
除了赛前的准备,比赛中录像剪接组也是马不停蹄——他们要在半场结束前给教练组准备录像拆解环节:“助教在上半场比赛中会不断给我们发笔记,让我们将具体的回放剪接出来。而我们则在第二节结束前火速准备成视频文件,让教练组可以在更衣室在半场的时候给球员开会看回放。”
这个举措其实从
Jim O’Brien
时代就已经开始了,并非
Frank Vogel
独创,而且
NBA
每个队都这样操作多年了。只是这个环节一般在主场才能做到,客队由于无法使用客队的录像剪接,所以无法享受此待遇。
“半场看录像一般也不会改变教练的比赛方针,”黄慎行说,“更多是指正和清理上半场没做到位的地方。”
这十年间技术突飞猛进,黄慎行的工作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好处就是在电脑上可以看更多视频,同时做视频剪辑比较容易,可以保存、放在硬盘里,在
DVD
时期一旦做错就要重新来过。
而坏处在于:“因为所有人都觉得电脑会帮你做,所以其他人只会给更多事给你做。基本上在同样长的一个时间内要做更多事。”
以前黄慎行的工作,只要坐在录像机前面按“播放”“暂停”就行了,现在的录像组连
DVD
都没有了。
“比如
Frank
会说:‘你可不可以剪下迈阿密之前的所有挡拆战术’,找是容易找了,但不代表能减少你的工作。因为找东西方便了,教练就会问你要更多的东西。”
所以黄慎行做录像剪辑总监的时候,每天工作时间都要超过
12
小时,从早上
6
点到晚上
8、9
点,甚至
10
点
。
NBA赛季结束也没闲着,黄慎行说:
“暑假还要跟WNBA的Fever
,只有我一个人做,所以基本整天都坐在办公室里,而且全年无休。”
(未完,待续……)
http://www.ChinaPacers.com
出手即证明!我在你步制服组(一)
出手即证明,我在你步制服组(二)
我在你步制服组(三)
我在你步制服组(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