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介绍了当前朝着太阳系边缘飞行的五个星际飞船的情况,尤其是新视野号探测器的最新进展。新视野号探测器是上世纪70年代发射的,目前仍有充足的电力运行。它的最新任务是穿越终端激波地带,并准备打破最远的探测纪录。除此之外,新视野号探测器还完成了对冥王星和柯伊伯带小天体“天涯海角”的飞越观测,并传回了大量照片和数据。
当前有先驱者 10 号、先驱者 11 号、旅行者 1 号、旅行者 2 号以及新视野号探测器等星际飞船正在飞向太阳系边缘。
新视野号探测器相比其他几个星际飞船,电力较充足,发射时间相对较晚。其主要任务是穿越终端激波地带,准备打破最远的探测纪录。
新视野号探测器完成了对冥王星的飞越观测,并传回了大量照片和数据。最近,它还飞掠了位于柯伊伯带的“天涯海角”小行星,揭示了其神秘的面纱。
终端激波地带是太阳影响的空间中最外围的边界,是太阳系和星际空间之间的过渡区域。新视野号探测器即将穿越这一地带,预计将在2027年左右完成。
当前有
5
个星际飞船正在朝着太阳系边缘飞过去,它们分别是先驱者
10
号、先驱者
11
号、旅行者
1
号、旅行者
2
号以及新视野号探测器。
在这么多星际探测器中,先驱者
1
号、先驱者
11
号早就已经结束生命,再也传不回消息了,而旅行者
1
号、旅行者
2
号虽然还有少量电力,但也不多了,估计很快也会消失在宇宙深处。毕竟这
4
个星际探测器都是上世纪
70
年代发射的,携带的燃料有限,飞行了这么长时间,电力基本上要耗竭了。
而新视野号探测器的情况就相对好些,它的电力还比较充足,还能运行很长时间。因为新视野号探测器的发射时间相对较晚,是在
2006
年
1
月
19
日才发射升空的。在一开始,新视野号探测器的速度就达到了
16.26
公里每秒,是有史以来人类发射离开地球速度最快的人造物体。
和之前的几个星际探测器的任务不同,新视野号探测器的任务相对简单一些,在发射升空后这么长时间内,它主要完成了对冥王星以及柯伊伯带一颗小天体进行了飞越观测,随后就朝着太阳系边缘飞去了。
现在这个新视野号探测器又有新的消息了,新视野号探测器
首席研究员、科罗拉多州博尔德市西南研究所的艾伦・斯特恩(
Alan Stern
)
表示,它正在
准备穿越
“
终端激波
”
(
termination shock
)地带。
这是新视野号星际探测器的新征程,即将调整最远的探测纪录。
这其实也说明了新视野号探测器飞行距离已经相当遥远。因为
终端激波(
termination shock
)是受太阳影响的空间中最外围的边界
,它与太阳的距离大约为
75-90
天文单位,
被认为
是太阳系和星际空间之间的过渡区域
。它的范围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会
随着耀斑等太阳活动的不同而改变。
在这一个区域内,太阳风内的粒子由于和星际介质相互作用,就会开始减速,粒子的速度从
400
公里每秒下降到亚音速以下,这时候就会形成激波,虽然粒子的速度下降了,但是会发生压缩,所以温度会上升,磁场也会发生变化。
在多年前,旅行者号探测器就曾经先后穿过了
穿越太阳风终端激波
。在
2004
年
12
月,旅行者
1
号探测器来到距离太阳大约
94
个天文单位的地方时,探测器上的仪器数据出现了变化,说明它已经成功穿过了
穿越太阳风终端激波
。
旅行者
2
号探测器传回的数据表明,
穿越太阳风终端激波
形状可能不规则,在太阳北半球
稍微凸起,而在南半球稍微凹陷一些。
由于太阳系实在是太大了,我们对太阳系边缘的了解很少,所以目前对
穿越太阳风终端激波
的认识还是很局限的。现在新视野号探测器正准备穿过这一个
终端激波
,预计在
2027
年左右就会
穿越太阳风终端激波
,它将会继续采集一系列的数据。
传回
“天涯海角”
图像
新视野号探测器在
2006
年发射升空,发射升空后一路朝着宇宙深处飞去,在飞行了差不多
9
年时间后才抵达冥王星附近。在
2015
年,新视野号探测器成功飞越冥王星,从冥王星附近飞过去。虽然只是对冥王星进行简简单单的飞越,但是在飞行的过程中探测器拍摄到大量照片,也采集到大量数据。
这些数据传回地球后,科学家进行了分析,并陆陆续续公布来了一系列成果。新视野号探测器的到来,让我们看到了真实的冥王星景象。
在飞越冥王星后,新视野号探测器继续朝着宇宙深处飞去,下一站是伊伯带小天体
2014 MU69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天涯海角”(
Ultima Thule
)。在继续飞行了大约
3
年半后,新视野号探测器在
2019
年
1
月
1
日近距离飞掠了“天涯海角”小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