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该文章主要描述了不同企业员工的工作经历和感受,以及他们所在企业在建材、水泥、玻璃等领域的发展过程和成就。文章通过多个角色的讲述,展现了他们在企业中的成长、奋斗和担当,以及企业在新时代下的创新和发展。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不同角色的工作经历和感受
文章通过多个角色的讲述,展现了他们在企业中的成长历程、工作经历、职业担当和对企业的感情。这些角色来自不同的企业、岗位和年龄层,他们的故事反映了建材、水泥、玻璃等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关键观点2: 企业的发展过程和成就
文章通过不同企业的成长历程和发展成就,展示了这些企业在建材、水泥、玻璃等领域的发展和创新。这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创新、扩大规模,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实现了从传统企业向现代化、智能化企业的转型升级。
关键观点3: 新时代下的创新和发展
文章强调了企业在新时代下的创新和发展,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内容。这些企业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强自主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正文
一路同行,一起成长,一同守护,是建材人的初心,也是建材人的责任和担当,跟着小料一起来看看各位建材人和企业的故事吧~
我叫王淑琴,是一名70后的员工,进入库尔勒天山水泥转眼已15余载,从懵懂青年到一名即将退休的“老员工”,亲身见证了企业的沧桑巨变,全体同仁同舟共济,如今拥有现代化的生产车间,创新领先的技术队伍,先进智能“安智通”装备,不断打造花园式工厂。未来,衷心祝福企业蒸蒸日上,基业长青!
我叫李倩,作为一名80后的“水泥”人,在天山水泥已经工作13年,多年来,虽未奋战在生产和营销的第一线,但从制造到销售,从普通员工到管理岗位的角色转变,让我开阔视野、不断成长的同时,见证了近些年天山水泥扩大规模的同时不断瘦身健体、精益管理的每一步,生产技术不断创新前提下,先进设备和工艺“领跑者”,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步伐坚定。
我叫张旭霞,10年前初来乍到,眼前是一片空旷的戈壁,蓝天白云之下,孤零零的厂房矗立,仿佛是未来蓝图的起点。项目部的院子里黑色藏獒忠诚地守护着这片即将沸腾的土地。而夜晚,则常有身披月色的野猫穿梭其间,为这寂静的夜晚添上一抹灵动色彩。转眼间,这片土地已焕然一新,昔日的空旷被欣欣向荣的生产线所取代,机器轰鸣,生产区内,工人们身着艳蓝色的工装,专注而熟练地操作着设备,他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在设备其间,交错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卷。
我叫李晓娜,自2003年进入库车天山已有21个年头。那时的工厂刚刚建好,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从五湖四海相聚在一起,整个化验室的检验人员留下了难忘的合影留念,作为检验员的我一直把墙上的真实、准确、有效当成座右铭。通过公司不断的培养学习和孜孜不倦的努力,在工作的第20个年头,获得了全国银牌水泥质检员的称号。这些年也见证着公司从粉磨站到拥有5000t/d的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水泥品种从单一到多种,荒芜之地到绿草茵茵,公司蒸蒸日上,我也将继续加油努力!
2004年,18岁的我怀揣青春梦想,来到阿克苏这个陌生的城市,跌跌撞撞20年,从一名一无所知的职场小白,成长为化验室的一名名副其实的工程师。公司也从老旧落后的生产线,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绿色工厂”。
我是孔雪婷,已与滁州中联携手共度13载春秋。在党群工作的熔炉中,我的心灵得以深刻淬炼。民主开放的管理机制,同事间无私相助的温暖,让我深刻理解到,在平凡的岗位上,以匠心独运,勤勉不辍,方能铸就非凡成绩。
我是秦晓艳,从20多岁的青涩年华到三十而立的成熟稳重,从初入社会懵懂稚嫩的办事员,成长为企业的业务骨干。10余年来,我和企业见证着彼此的每一次成长蜕变。
我是蒋东雨,见证了滁州中联质量管理部通过自动化控制与物联网技术深度融合,实现了生产流程的精准控制与高效协同监测。新设备的启用,标志着水泥熟料检测迈入智能化、自动化的新阶段。
我是石海吉,滁州中联紧跟时代步伐,引入生产新工艺。新生产线配置了六级预热器,并增设了SCR脱硝系统。中控系统升级为DCS一键启停,实现了自动调节功能。不仅将生产数据尽收眼底,还将科技与艺术相融合,为我们职工营造了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
我是周琪昊,滁州中联积极响应绿色环保号召,致力于打造果园、公园式的绿色工厂,实现生产与环境的和谐共生。绿树成荫、清洁有序的新线厂区环境,绘就了一幅绿色发展的崭新蓝图。
我叫武晓,在济源中联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10余年我们共同进步。在企业快速发展中,我积极担当,深刻领悟“创新、绩效、和谐、责任”,更加坚定与企业共成长的决心。
我叫徐文龙,2008年进入江西新余南方建材,作为一名普通的维修电工,10年来,大学毕业从学徒工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努力钻研,逐步成长为江西新余南方建材有限公司电气维修的行家里手。
我叫曾广新,是一名退伍军人,已经在江西永丰南方工作15年,从绿军装到灰工装,由生产烧成巡检的一线生产工人,到现在的行政服务保障工作,一路走来,见证了公司的跃迁,通过技术革新,设备迭代,变得愈发朝气逢勃。
我叫刘淑琴,是一名90后,我在江西永丰南方已工作11年,从事混凝土实验工作,从青涩成长的自信阳光。如今,我已能根据工地项目需要,自行调配混凝土配方,生产出质量优异和易性好的混凝土,并且自行试制成功透水混凝土,为助力城市建设贡献建材人的力量。
我叫李旭楠,一转眼已和中建投物流公司共同走过了16个春秋。2008 年10月我加入了这个大家庭,16年不忘初心,见证了公司大楼从荒草之地建成如今的现代化保税物流园,从业内新兵发展到今天的行业先进。如今更是实现“走出去”的业务发展目标,布局全国9大城市并建立了10个仓储物流中心,顺利搭建了“仓链服务网”,令人鼓舞与振奋。16年共同成长,奋楫扬帆,砥砺前行。
我是矿山分厂矿运班的夏良,1992年进入赛马,至今已有32个年头。从初出校园的青涩少年,到如今两鬓渐生白发。我对工作始终满怀热忱。我的岗位或许并不起眼,从事的工作平凡而普通,但只要我秉持爱岗敬业的态度,勤勉努力、积极有为,便无怨无悔。
我叫马乐,1999年夏,初出茅庐的我踏入职场,荣幸成为赛马水泥的一员。历经25载,从陌生到熟悉,我见证了赛马从辉煌到再生的历程。公司如家,我们携手共进,风雨同舟,共享成长喜悦。我目睹赛马整合发展,焕发新生,深感自豪,相信赛马定能破浪前行,驶向高品质发展的未来。
我叫邢军,是宁东分厂的一名员工。16年来,我见证了公司从荒滩到绿色工厂的蜕变及发展的历程和辛酸!企业在发展,我们在进步,风雨兼程,一路的好风景等着我们共同去欣赏、共同去守望和期盼!
我是矿山分厂的窦永亮,企业在岁月的长河中不断发展壮大。先进的矿运设备被引入,环保理念也深深扎根。我有幸亲眼见证了企业从传统开采迈向智能化、绿色化的完整历程,并踊跃响应号召,投身于智能设备的操作与维护之中,也为企业的高效运转贡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我叫陈娜,2012年踏入宁夏赛马水泥大家庭。在时间的考证下,在这片被历史与自然共同雕琢的壮美之地,公司锚定“一利五率”目标,研发家装精品水泥,积极推进智能仓储、数字物流、绿色工厂创建等,用自信磅礴之笔绘就了新篇章。
我叫吴前儒,从小在水泥厂长大,我的童年是伴随着水泥厂的生产、改制、改革、壮大的历史变革,后来我也加入了“水泥人”这一光荣的职业,至今已有40载光阴,回望我们来时的路,坎坷而豪迈,一生坚持一份职业,一生只做“水泥人”,自信又自豪。
我叫曾婷婷,今年是我步入中材甘肃的第14个春秋。从生产部司磅员岗位开启征程,始终以严谨负责之姿,精心对待每一次称重,确保数据分毫不差,后转到人力资源管理岗,潜心探究招聘、培训、绩效等各个模块,精心组织培训活动以提升员工整体素质,全力为公司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叫梁瑞,回首过往,与赛马科进西夏站已相伴13载。2011年从一名小小的统计员开始,到现在成了一名公司的“老员工”,一路走来,我见证了公司的蓬勃发展。2020年成立混凝土技术研发中心,致力于产品研发和应用技术研究,2021年搭建“数智云砼”智慧混凝土管理平台,2022年取得绿色工厂和高新技术企业的认证等等,公司已经从传统混凝土企业发展成为了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高质量混凝土企业。
我叫王学辉,与石嘴山赛马走过18载,在这里,我不仅找到了职业的起点,更找到了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我已由一个见证公司第一吨水泥生产出来的懵懂青年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中坚力量,伴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我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共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我叫张慧华,身为一名80后,于2005年踏入宁夏中宁赛马,从事信息工程工作。2018年,吴忠赛马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开启筹建,我主动申请加入公司项目部,肩负起网络系统运营维护以及智能工厂建设前期准备工作等任务。2020年7月,吴忠赛马正式步入生产运营阶段,2021年,吴忠赛马获得国家“智能工厂”的荣誉称号。期间,我先后参与了公司智能实验室、数字化矿山、能源管理系统、窑磨专家系统、数智云仓平台、智慧物流系统、智能装车系统的建设、优化、升级改造。历经6年,年轻的我与蓬勃发展的企业共同成长。如今,“朝气蓬勃”的吴忠赛马已然在红寺堡这片土地上不断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