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末好过瘾,一下上两部奥斯卡级别的大片——《血战钢锯岭》和《萨利机长》。
同样的真男人、真热血。
建议两片连刷,能硬一整天。
不过,相比《血战钢锯岭》的火爆,《萨利机长》有点叫好不叫座。
Sir当时在电影院看完后,完全沉浸在震动中……后来还是清洁阿姨用扫帚把Sir扫出去的。
在这里,Sir要为导演,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这个
86岁的硬老头,好好鼓鼓掌——
《萨利机长》
Sully
美国上映两个月,反响意外地好。
烂番茄新鲜度
85%
,观众喜爱度高达
87%
。
故事
改编自美航1549号班机事故。
2009年1月15日,全美航空的1549航班起飞仅两分钟,就意外遭到鸟群撞击,两台发动机都停止工作。
这时飞机爬升的高度还很低,底下就是人烟稠密的纽约市区,情况万分火急,
航班机长
切斯利•萨伦伯格
(简称 萨利)
不得不将飞机迫降在纽约哈德逊河上……
从遭遇鸟群袭击,到迫降哈德逊河面,整个过程留个萨利机长的时间——
只有
208秒
。
最终结果是,
机上155人全数生还
。
媒体称之为航空史上的“
哈德逊奇迹
”,而机长萨利也成了美国人民心中的英雄。
CBS影像资料
影片就围绕这个事件展开。
汤姆·汉克斯
扮演萨利,一头白发、西装革履、风度翩翩,想不出比他更合适的人。
这题材、这班底,好像又是一部
美国
主旋律
英雄电影
?
是,又不是。
萨利的确是个英雄,但这部电影特别就在于:
它
不是树立英雄,而是
捶打
英雄
。
好多人不知道,
就航空安全来讲,飞机在不得不迫降时,选择水面迫降是下下策。
萨利机长,恰恰就冒险地迫降在哈德逊河,
而没有按照塔台指示,返回机场降落
。
这个选择有多冒险?
塔台
指挥人员听到萨利要迫降水中时都吓哭了,专业知识告诉他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萨利成了民众心中的英雄,但是一心认为飞机可以顺利返航的保险公司和航空公司,却觉得萨利让他们赔了大钱。
他们想找到萨利铤而走险的原因:喝酒、嗑药、情感问题……或是纯粹想逞英雄?
于是,拯救了航班上所有人性命的萨利,还是受到NTSB
(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
旷日持久的内部调查。
电影
中,
一次次咄咄逼人的盘问贯穿始终,
就是想披露英雄的背光面。
汤姆·汉克斯扮演的萨利,几乎全程都处于一种难以承受的紧张和压抑之中。
媒体和民众追捧他头顶的英雄光环,但是这背后的四面楚歌,只有英雄自己知道。
刚接受完苛刻的调查,和副机长走在街头,他无比愤懑地说:
滑稽的是,我40年来运送了上百万的乘客
可到最后,208秒就给我盖棺定论了
面对记者采访,他出言谨慎,不敢多说。
想到酒吧喝杯酒,透透气,也被崇拜他的人认出,所有烦心事都涌上心头。
不是他不愿意吐露心声,而是很多事,无法向外人说清。
当时飞机的状况,只有他最了解。
事后,他也拿不出确切的证据,证明当时的决定最正确。
我不得不依赖自己这四十多年来
从上千次飞行中积累下来的,对高度和速度的掌控体验
我目测了一下,我决定豪赌一把
这场豪赌必要吗?
他是拯救了所有乘客的英雄,还是拿别人生命豪赌的嫌疑犯?
随着盘问的深入,不利证据接连浮出水面,萨利也不禁动摇了信心
。
想当英雄,难。没想到当上了英雄后,更难。
很明显,导演想展现的不是萨利救人的英雄壮举,而是他如何经受住争议和质疑的锤炼。
电影用三重插叙,挖掘了萨利在迫降成功后的内心挣扎。
一,是他的后怕。
开篇就是萨利的飞机坠毁在纽约街头的惊险场面。
随后他惊醒,发现原来是一场噩梦。
这样的心理负担没有被时间冲淡,反而愈演愈烈。
从做梦变成了“白日梦”,光天化日之下也出现飞机撞毁的幻觉。
第二重插叙,是萨利对事发当时的回忆。
在回忆中,萨利克服了心理障碍,表现出一如往常的专业和冷静。
他对每个细节都记得准确,层层深入地为观众还原了遇险时的状况。
有机舱内紧张到窒息的迫降准备。
也有争分夺秒的搜救过程。
最后是重现驾驶室内,机长和副机长两人的临场反应。
事情的真相逐层被剥开,也把整个电影一步步推向高潮。
第三重插叙笔墨不重,但同样不可或缺。
那就是在调查的间隙,萨利神游回青年时期,想起了曾经开过农用飞机和战斗机的经历。
这简单带过的一笔,却让我们得以了解萨利机长的过去,知道他为什么把一辈子的名节看得那么重要。
导演伊斯特伍德对萨利并不是一味地拔高,而是从多个侧面,挖掘出一个更真切、更立体、更平凡也更伟大的英雄形象。
伊斯特伍德的电影最精彩的,还不是激励人心的故事。
而是其中强烈的抒怀言志的意味。
《萨利机长》中,英雄有看得见的光荣,也有背后孤独的坚守,和
永不屈服
的精神力量。
仔细想想你会发现,这个形象不就是
导演自己、那个硬了一辈子的西部牛仔
吗?
《纽约时报》这样评价道——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太有底了,
电影带着自传体色彩,张力十足
。
年轻时候演硬汉。
老了也不服老,专拍硬汉电影。
只要他担纲,豆瓣保底都是
8.3
。
看这手漂亮的成绩单
2010年,IMDb评选出近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