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赵民微分享
“赵民微分享”是赵民的自媒体频道。以长期的读书阅世经验,为您分析行业动向,判断经济大势,点评最新时事,指点心中迷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HACK学习呀  ·  交易实战 |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赵民微分享

朱民:2018世界金融波动对中国的影响 | 正略名家

赵民微分享  · 公众号  ·  · 2018-01-24 14:55

正文

2018年1月18日,由正略集团和中伦律师事务所共同主办的2018新年论坛系列活动之朱民专场在北京举办,著名经济学家朱民在会上发表了“2018世界金融波动对中国的影响”的主题演讲。


演讲完整版现场实录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2018世界金融波动对中国的影响”,第一部分先谈一下2018世界金融的新格局,简单地描绘一下几个主要特征。

在金融世界里,利率决定了金融成本和流动性,所以看金融首先要看利率,这是最重要的变量。从全世界来说,根本的格局是利率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这是利好消息,这表明流动性在发生变化。过去几年美国政策利率一直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但是整体水平仅在1.5%左右,依然处在低位。从美国30年供应房贷的情况大家可以发现,美国的利率虽然现在比较高——接近3%(德国和日本的利率几乎还在零水平低位),但整体利率水平还是在比较低的状态。不但整体利率水平较低,市场波动也较小,这是金融市场遇到的最大问题。所以我们看到利差非常低,市场相对比较稳定,利率总体水平依然处于低位,这是第一个大概念。这对市场来说是一个利好,利率较低是非常重要的。


现在关于利率的讨论翻天覆地,但是这件事情正在发生变化,这点很关键。我做了美国一百年左右的政策利率变化研究,1935年,美国发生大萧条,美联储迅速把利率从6%左右降到0,一直持续到1942年、1943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利率水平逐渐上升,1988年美国利率水平走到最高;从拉美危机、亚洲危机、科技危机到最近一次下滑,利率一直下降,最后降到0,且维持了数年。


现在利率水平开始上升,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经过了5年的低利率(0利率),利率开始上升,日本央行的宽松政策开始放缓,全球流动性进入紧缩拐点,这又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


大家可能感到困惑,我一开始讲利率低、环境好,马上又改口说利率开始上升,出现紧缩的拐点,其实这两件事都存在。看全球金融,第一要看利率,利率的两个层面都要看。第一个层面,利率还处在低水平;但是第二个层面利率水平已经开始变化,开始上升,这个概念很重要,这意味着融资成本开始上升,债务成本开始上升,这是大家很关注的变化趋势。除此之外,还有第三个概念——影响未来最大的因素不是利率低和利率上升,而是上升的速度和不可预测性。


所以我们看利率,得综合以上几个方面一起看。利率为什么重要?全球的债务水平是上升的,2008年危机发生的时候,全球债务水平大概是80万亿元。危机以后去杠杆,债务水平应该是下降的,但2008年以后,受宽松货币政策影响,债务不但没有下降,反而不断上升。到现在为止,债务几乎升到了140万亿美元。危机十年,全球债务增长近一倍,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我们经历过无数危机,以前处理危机很简单,就是去杠杆、去债务。而这次是第一次政府大规模动用货币宽松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所以危机以后,债务水平呈现上升趋势。债务水平上升后,美国的政府债务还是排行第一,11万亿美元;中国现在的公司债务是14万亿美元,世界第一,也是很高的;中国的居民债务过去几年增长很快,4.4万亿美元,也是世界第一。


债务上升为什么重要?债务上升导致市场紧张,因为高负债的时候利率不能动,利率一动,债务负担就会大大加重。所以高负债和利率是一对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两个概念。整体债务比重上升,导致市场紧张,利率开始上升,但怎么升的问题对债务影响特别大。所以我们看世界金融的第二个重要因素就是债务水平,看整个金融市场的潜在风险。


第三个因素也很重要,我比较浓缩地把与整个金融市场关联性特别高的几大基本特征做了分析。我对世界五个不同区域股票市场波动的做过关联性的分析,比如美国和日本、美国和拉美。举一个对拉美和欧洲做的统计计量分析的例子,20年前这两个市场几乎不相关,原因很简单,亚洲是制造业,拉美是大宗商品,投资行为不一样,企业结构不一样,所以这两个股票市场是完全不相关的。但是随着全球化以后,两地股票市场不断上升,到2008年,两地股票市场波动的关联性已经高达70%,2012年欧元危机时达到80%、90%,今天还是维持在60%左右。全球化以后,拉美并入亚洲的产业链,第一是大宗商品是制造业的上游;第二个就是全球化以后,大宗商品金融化。全球金融化关联性特别高,对于管控投资的企业来说特别困难,主要是投资要多元化,现在投资多元化很困难,因为一个地区波动,其他地方跟着波动,蝴蝶效应越来越明显。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全球金融市场现在是一个很新的概念,因为关联性太强,要避免成为无辜的受害者。在中国特别是北京,即使你对外面的市场(比如拉美市场和美国市场波动)没有任何直接投资,没有制定任务,但仅仅是信息的波动和冲击,就足以带动影响中国的股市。这是现在金融界、全世界面临的巨大挑战。大家是连在一起的,你根本不知道某件事情从哪发生、如何扩大,但是你会莫名其妙地受到冲击和影响。所以关联性的变化特别重要,这是一个理解当前国际金融特别重要的概念。


以上就是我们看全球金融2018年的几个基本概念:第一个是利率在低水平,但是开始上升,开始产生波动,这是大概念;第二个是全球债务水平持续高位,市场很紧张,如果利率波动,比如发生政治冲击,市场变动会非常大(因为我们已经在一个很高的水位,一旦发生波动,幅度会很大);第三个是无论波动在什么地方发生,都将影响所有的人,我们所有人都活在狭小的地球村里。看今天的全球金融,我觉得这几个基本概念特别重要,虽然有点枯燥、很学术,但是很重要。


不只是金融关联,全球经济的相对关联性也很强。危机以前,各个国家经济增长的变动关联性其实没有太大关系。发达国家政策比较一致,会有30%到40%左右的关联性,其他国家5%到10%左右;中美之间,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美国是发达国家,宏观环境不一样,资源不一样,增长的波动本没有很大关系。但是在危机中,各国经济增长的关联性急剧上升,达到70%—80%,要增一起增,要跌一起跌。因为信息化,这个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世界的波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以前这个世界的波动是因为一件大的事情、一个大的国家政策等,现在则是因为信息。现在的波动是从信息开始的,信息引起信息的波动,信息引起恐慌,恐慌引起行为变化,这个大家应该有所体会。比如说,现在所有人都有手机,假设此时刻你收到华尔街发生地震的消息,你第一反应会是“这一定会引起金融危机,需求下降”,这当然会引起波动。波动从信息开始,整个经济关联是很重要的事情。所以当我们看到利率处于低水平,但开始高位波动时,会产生紧张情绪,关联性大大加强,避免成为无辜的受害者也是很重要的概念。


美国股市发展现状


接下来是美国股市,全球金融看美国,美国金融看股市。美国的股市现在天天创新高,特别是在2017年年底,天天在往上走。80年代美国股市升得很缓慢,亚洲危机跌下来之后又缓缓上升,2008年之后三大股指上升得非常快。我们把三个指数分开看,80年代缓缓上升,90年代到第一个危机开始下跌,2008年危机之后开始直线上升,指数上升的幅度和斜率远远超过以前任何阶段。纳斯达克,以前有一个极度的高峰,到了5000点后开始下跌;但是这次超过科技泡沫,上升的斜率前所未有,美国的股市在高位、上升得非常迅猛,这也是事实。三大股票指数涨的非常快速,也有特朗普的功劳,大家相信这个商人总统可能会推进美国市场的发展,特朗普上台以后股市增长了20%。



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我们发现不少中国人投资美国股市,中国人相信特朗普的程度竟然超过了美国人,他们现在面临的就是走还是不走的问题。观察美国股市发现,有关监管的股票上涨了20%,基础设施有关股票上涨了20%,贸易保护相关的上涨了20%、25%。这些都和特朗普有关,因为特朗普要去监管,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所以美国的股市也是政策市,理解这一点很重要,因此我们看美国股市变化的时候就要看政策变化。


对我来说,美国的股市在高位没有问题,美国的股市上升迅猛也没有问题,我更关心的是风险。我是经济学家,所以我对美国股市从去年9月30号到前一年的阶段进行了研究,2016年到2017年阶段涨得最快,2016年9月到2017年,有所回调。我把很多不同的产品做了归类,发现整个市场都往高端移,我们认为指数是没问题的——特朗普上台之前整个市场是安全的,但在现在的特朗普阶段,美国的股市其实已经进入高风险期。美国的股市用我的语言来说就是整个周期第九分段,已经接近顶端要往下走了。特朗普把第九分段延迟了,他用他的政策、语言、对选民的承诺使市场变得狂热,把第九分段延长了,所以第九分段开始进入高风险阶段。


估值是最直接的方式,美国股市的估值一般很低,过去20年只有17到18倍。但是用指数来看,估值现在已经有30倍了,远远高于17倍,估值很高。在过去,很多时候公司的利润甚至高于股票的估值,但是2014年以后,公司的利润增长远远低于股票的估值。这个缺口是流动性造成的,和公司利润没有关系。所以美国的股市进入高估值、高风险,我觉得也是一个事实,是没有必要讨论的,估值从17倍、18倍涨到了30倍,这是很明显的现象。在这个情况下,未来美国股市怎么样?都说美国会股市崩溃,但是美国股市天天涨,特别是今年以来涨得很迅猛。


看美国股市还是要看几个基本变量,第一个变量,看美联储的利率水平,市场预期远远低于美联储计划的利率水平,这个缺口称之为风险溢价。影响股市的最主要的一个概念,就是美联储的升息的预期和市场的预期是否一致。市场是一个预期行为,美联储的政策不一定能得到市场的认可。这也是之前美联储无论怎么说升息,市场总是认为利率会处于低水平的原因。


现在因为增长较低,市场又根据这个利率水平来配置资产,所以如果美联储政策和市场预期不一致,这个波动就会是影响股市最重要的原因。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为利率水平总体是低位,但是慢慢开始出现上升。影响金融利率最主要的因素不是利率水平的上升,是利率水平上升的强度和幅度,是它的波动性。现在美联储有一个新的主席,美联储现在董事会成员一半是空的,在这个情况下,大家不知道他会出什么政策,也不知道他的政策对世界的影响,所以市场一定会出现一批美联储的解读者,一定会造成很多混乱。


所以,对美联储升息的理解和美联储升息的幅度将是影响未来经济金融波动的最主要原因。美联储把资产负债表从4.5万亿降到了1.5万亿左右,资产负债表减少就是要把流动性从市场收回来,而整个过程又不透明,所以美联储的利率水平和美联储对市场投放美元的流动性,会对市场有很大的作用。

第二就是美元。美元最近几年一直上升,特别是特朗普当政以后,又上涨了20%。最近有所平缓,有所下跌,但总体还是在高位,所以美元是一个走弱的货币,未来美元是走强还是走弱,对世界经济影响会特别大。

过去30多年,美元走强第一个阶段是80年代,很多国家进入金融危机,美元逐渐走弱;90年代再一次走强,又有一次危机。为什么美元走强会产生危机?美元走强,利率水平提高。如果你的公司有美元负债,你就要有更多的钱去偿付美元负债,利润不够就要破产;美元走强,资金流回美元市场,资金走出,当地市场崩溃,就造成危机。所以美元走强对世界的影响很大,因为它的流动性有直接影响,这是一件很大的事。


企业税改革又是一件很大的事情。美国35%的企业税在过去20年里没有变过,但是全社会企业税都有下降的趋势,从55%走到27%、28%左右。OECD国家的平均工资水平从32%降到了今年的22%,企业税总体是下降的。美国人特别希望能把企业税降下来,但是却一直没有变化,其中很重要原因调整税率需要美国企业界、政治界都认可。现在要做一个谈判,谈判以后折中,评估这个事情对美国经济有什么影响。


我举一个里根减税的案例来做分析。1986年,里根主持对美国税赋进行了减免,从35%减到20%左右,减税以后发生了一系列有趣的现象。减税以后,公司现金流增加,公司投资增加。减税以后,税低了,前景看好,增加投资,大家都觉得很正常,但是减税以后公司贷款也大幅上升。贷款为什么会增多?调查发现,原来美国公司用大量现金做股票回购。减税导致现金流增多,未来向好,所以公司大举向银行贷款投资,扩大生产规模,用现金流回购股票。里根创造了美国五年的经济增长和五年的股票市值上升。如果这个逻辑仍然成立,那么特朗普的减税成功会使美国经济强劲增长,股票市值也会继续上升。这就是为什么1月份以来美国股票市值持续上升很重要的原因,所以特朗普的减税对美国是一个利好。


还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化,就是美国债务上限。去年3月份,美国还是一个对债务管理比较严的国家,政府的债务有一个上限,过了这个上限就没钱花了,必须国会批准才能借新的钱。按照现有原则,美国政府债务应该会逐渐下降,降到68%左右,从现在的78%降10个百分点。


但实际债务水平是不断上升的,所以去年3月份的时候美国就没钱了。特朗普表示自己刚刚当总统,许多事务还不熟悉,要求给予宽限的时间,一宽就宽了6个月。之后又遇台风,救人要紧,又一直宽限到了今年3月份。3月份他就要跟国会进行谈判了,谈成谈不成是很难说的事。曾经奥巴马低估了美国的国会,债务方面没有谈成,谈不成,美国政府就会真的关门,没钱发工资,公务员就得回家呆着,这就逼着美国政府和国会谈判。政府关门以后他们天天加班,十天以后最终达成协议,才恢复政府开工,全世界都被这件事情震惊了。2011年美国经济衰退六个月,导致全球经济衰退九个月,这个影响是巨大的。特朗普还有这一关要过,他有没有足够的政治技巧迈过这一关,将会是重要的事情。


这几件事合起来看可以发现,如果税改成功,美国股市本就处在高位,股市估值将再创新高,股市风险也将再创新高。但是因为温和的货币政策,美国股市还是有持续往前走的可能。但是往前走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它是在高风险阶段往前走,它时时刻刻有跌下来的可能。我觉得这就是2018年最有趣的地方,这就是美国股市的变化。


当然,美国还有民粹主义,民粹主义最大的风险就是不讲道理,不可预测。二战以后,民粹主义思潮逐渐平息。70年代欧洲有左派民粹主义,这次在美国、英国、意大利、奥地利、荷兰等地方也不断涌现。收入分配是重要的原因,另外移民、宗教等因素使人民感到不安全,民粹主义的存在,其实是当前很大的政治风险。所以说,整体政治风险在往上走,2008年对全球金融市场影响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政治风险,其中主要是地缘政治风险,地缘政治风险至上又是民粹主义非理性行为,这对金融风险影响很大。


以美国为例,全球金融看美国,美国金融看股市,股市在高位、高风险、高估值,但是因为特朗普税改政策的成功,美元走强,资金流回美国,美国股市有空间继续往上走。但是整体来看,这是高位的波动,风险在上升,上升空间仍然有,这是美国股市当前的状况。

对中国的影响

金融对中国有什么影响?第一,中国现有的债务水平还是高位,整个中国GDP水平、民营GDP水平都在下降,但是中国信贷占GDP的比重却在上升,也就是说GDP增长速度在放慢的同时,债务水平在不断上升,这是一个风险指标。国际上的指标是200%,如果债务水平达到200%,那么债务就进入比较高的风险阶段。日本90年代开始,债务水平不断上升,上升到1993年的时候泡沫崩溃,日本进入20年的危机;泰国从1986年开始,债务急剧上升,1998年泰国危机;美国从1995年开始出现债务上升,2008年债务达到GDP的170%,美国金融危机;西班牙的住房贷款上升非常快,达到220%,2012年西班牙危机。


中国现在也达到了210%,所以目前中国的债务水平是很高的。当宏观债务水平高的时候,微观上一定表现为企业的财务恶化。我们用一个很简单的概念表明企业财务,用企业的利润和它要支付的债务的利息比来看这个企业的财务状况。债务多则要付更多的利息,如果企业的收入比不上要付的利息,就得借新的钱来还旧债,那么这个企业就不行了,技术破产。所以这个比例很重要,即收入和利息的比重是1:1,1以下是技术破产,1到3是勉强维持,3以上也就是你的收入是你利息的3倍,这样的付息成本才是安全的。


中国已经有15%的企业小于1,也就是它的收入已经不足以支付它的债务利息,15%的企业财务状况已经不好了。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金融风险,债务水平高、企业财务紧张,市场很紧张。市场出现紧张会怎么样?利率水平会波动,政府的短缺利率有波动,波动很小;市场一有风吹草动,波动就会非常大。对于企业而言,如果有还债要求,要通过拆借来还债,压力是特别大的,紧张利率就会波动。在这样的情况下,外部冲击就会带来很大的影响。但是我不认为中国会发生金融危机,一个原因是我们的储蓄率世界最高,储蓄率占GDP46%,跟新加坡差不多,而世界平均是26%。我们储蓄率高,资金充裕,而且我们有很大的政策空间,我们的备付金率为15%、16%,财政赤字比较小,所以不会发生金融危机。


但是外部的波动不可低估,2018年外部波动就需要特别关注。我做过一个很有意思的分析——中美股市的60天波动相关率,中国的三大股市和美国科技股波动相关率高达60%,上海指数是最高的,深圳稍微低一点,达到40%左右,外部波动对中美债券的收益利率变化影响也很大。特朗普上台以前,美国收益率曲线是平移上行的,利率水平处在高位,未来利率水平的提高表明市场对未来乐观,对特朗普还是看好的。


与此同时,中国债券收益率居然也发生了平移。中国债券收益利率平移的时候,短期债券利率水平上升大于长期,也就是说短期是有紧张和恐慌的。美国股票市场和中国股票市场的波动性是如此之强,美国的债市和中国的债市的收益率关联性又是如此之高,这也是我以前没有想象到的。


美国经济对中国经济有什么影响?美国GDP经济跌落1%,会影响加拿大和墨西哥0.7-0.9%的波动,也会造成中国0.35%的下降。我们把影响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实体经济的影响,即贸易、资金流、人方面;一个是信心的再次冲击引起的影响。对很多国家而言,信心的影响和非信心影响还是很大的。


以法国为例,法国是封闭国家,它和美国直接关联很小,贸易资本很小,所以美国经济跌落1%,对法国影响不大,但是受到信心冲击的间接影响,影响0.35%左右。所以我们生活在一个密切关联的社会之中,就关联性来讲,世界是非常紧密地关联在一起的。


中国和美国金融市场直接的资金流动非常小,但是因为信息的传递,两个市场又是高度关联的,美国经济溢出效应对中国影响很大。总书记在去年全国工作会议上讲了八大风险,其中一个风险就是外部冲击的风险,我们对外部冲击的金融风险也是不可低估的。


总体来说,我看2018年世界金融,利率水平还是低的,但利率水平开始上升,开始变化;整体债务水平上升,市场是紧张的,所以2018年波动性会上升。与此同时,全球经济金融看美国,美国金融看股市,美国股市在高投资、高位、高风险也是事实。美国金融的波动和风险会直接对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冲击影响,因为股市与GDP的增长是非常直接联系在一起的,所以防止外国的金融风险也是2018年中国要特别关注的。所以,国内企业家也好,金融家也好,要关注2018年金融,首先是看全球利率水平,看全球利率水平调整的波动性和突发性,这是最关键的一个事情;然后关注美国金融市场的波动,同时避免成为无辜的受害者,这是当今金融世界里最为重要的一个概念。


提问互动环节

赵民: 不谈各国,就谈2018年中国会有几家或者会不会有更多的公司冲进世界前五名,因为去年的时候,阿里和腾讯市值进入前十名,一度排进前五名,包括大家对小米今年上市之后,现在估值在一千亿美元,其实就跟每个人投资有直接的关联,您就讲讲您对这几家公司的分析。


朱民: 现在整体看股市,有几个基本特征,首先是制造业,整个经济在轻化。经济轻化就是服务业在不断占主导,两个根本的原因:第一个就是人民结构的变化,年龄比较大的人退出消费主力军。新生代,特别在美国,新一代不愿意买房,不愿意买车,所以对物质产品消费在下降,对服务业的消费在上升。这是从整个年龄结构和消费偏好来讲,整个全球经济在轻化,在服务业化,对物质产品的需求在下降,对服务、旅游、医疗、教育、文化等等需求在上升,而且中产阶级的比重在上升,全世界的服务业、旅游、医疗、文化的需求在上升。


第二是很多科技公司是和服务业相关的,因为科技公司的特点就是通过网络的方式,迅速地获得大规模的客户,所以增长的速度超过传统公司的增长速度。因为增长速度超过传统公司的增长速度,盈利和股价也就一同超越传统公司,所以这些科技公司的股票增长特别快。不止是苹果,微软、亚马逊包括百度等等,这些公司的股份上升的主要原因第一是在云计算,因为云是提供所有一切的基础,是科技里面应用得最直接的,所以亚马逊股票的上升很大原因是因为在云计算方面它就是老大;第二个就是看这些公司拥有的客户信息数据。未来会涌现出很多新的东西,与科技的发展、整个产业结构的发展连在一起的公司估值都很好,比如腾讯,因为它有数据入口,而且是社交数据,将来真的可以做无数事情,这也是市场在看的方向。亚马逊这样的公司,有数据,有云计算,将来的扩张是很强的,苹果还在增长,即使它下一个新产品在哪里还不知道。


赵民: 中国企业里面,小米您怎么看?


朱民: 手机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小米有它的优势,扩张快,低成本扩张,而且产品质量能够满足终端入口的要求,小米的模仿能力强,扩张强,也是小米特别的地方。所以小米未来取决于它能不能保持这个方向。手机的变化是最快的,手机的人工智能化现在特别厉害,这个完全是要看技术,因为最终取决于芯片。华为为什么走的好,是因为芯片是自己设计的,使用户体验好了很多。


五年以后我们还用手机吗?也许还要手机,但手机可能只是一个眼镜框或者手表一样的东西,我还要拨号,我还用手吗?手机在迅速人工智能化,没必要把屏幕做6寸、7寸到8寸那么大,使用新技术可能裸眼在空中就可以看到了。这个技术取决于小米能不能保持快速学习、快速扩张、低成本而且是进入高端层的质量。


提问:最近金融领域有一个问题特别火热,就是虚拟货币,您怎样看待这个现象,同时希望您对虚拟货币未来做一个展望,做一个判断。


朱民: 我们要分清两个概念,比特币不是货币,虽然它叫“币”。比特币是资产,它是虚拟资产。一年多之前美国监管第一次把它作为资产来监管,不要被“币”这个概念迷惑,它不是“币”,它永远不会取代“币”。所以它不是一个需要背书的货币,它就是资产,这是很重要的概念,一定要搞清楚,现在很多人利用“币”的概念来把水搅混。将来会有虚拟货币,会有政府发行的虚拟货币或者央行背书的,这个完全可能,但是它是货币,它不是资产。我们现在之所以有很多人不清楚的重要原因,就是老是把这两个概念混在一起。比特币是资产,还有它特殊的特性,它是虚拟资产。小米是个资产,上市买股票,你可以查小米的报表,你知道它的财务,你知道它的产品,你知道它的估值,它可以高,可以低;比特币呢?它的挖掘是成本吗,你很难这么讲。所以第一个虚拟特征,估值是很困难的,完全是由需求和供给的特殊的技术原因决定的,它的价值是由需求和供给决定的。


比特币一定是大波大起,我不是说比特币会跌到零,因为决定它的供给是特殊技术,有很大的瓶颈,而且需求主导。美国开了期货市场,我觉得这下热闹了,比特币期货是特别难的东西,因为你没有办法给它做风险溢价,它的标的和一般金融标的是不一样的。比特币大幅下跌这是闭着眼睛都可以想象的事情,原因很简单,这完全是人的行为,我觉得有期货,一定是巨幅波动的市场,这也是毫无异议的。


现在为止假设不改变它的规则,比如挖矿。比特币的挖矿有80%在中国,而挖矿需要大量的电力,随着国内政策的变化,这些人都在寻找新的地方,比如有转移到加拿大,这些都会对它产生影响。所以比特币的波动我们无法判断,更无法判断它是往上走还是往下跌,因为这两个特征决定的。


讲比特币的时候还要把比特币和其他的衍生产品分开,现在有很多产品以比特币的技术为基础,宣称经过加密,其实是一种假的融资手段。现在有一千种类似比特币的东西,但是有很多东西都是假的骗局,所以还是要很谨慎。

提问:请您判断一下2018年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会是什么情况,还有2018年哪种货币会比较有投资价值?


朱民: 汇率的事情,大家要小心,因为汇率做的都是杠杆,盘子很大,但是汇率波动是很大的,汇率波动也是不可预测的。因为这个市场太大,所以如果是一个中小型的企业的规模,最好不做汇率,我觉得风险太大,而且风险完全不在你的掌控之中,汇率变化太快太猛,如果不会操作,期限结构不合理,我们过去30年里,最大的金融损失都是汇率波动造成的,所以做汇率要谨慎,这是第一件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