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得承认,这个标题里的“非洲”是南非,而且即便写“南非”也有贬低它的意思,纯属标题党,向南非道歉。就算不去南非,百度一下也会看到南非在国际上其实属于中等发达国家。年前我借参加保时捷的试车活动,第一次去南非,在开普敦呆了三天,对当地汽车文化和交通环境的观察,完全印证了这是一个非常先进的地方。有朋友说开普敦算是南非的富人区,不能反映整个南非,更不能反映非洲……好吧,不深究,我想借题发挥的是:南非的汽车文化。
先给大家看一些随手拍的照片——真的是随手拍,全是坐在车上拍的,在南非的日子里我没有在街上步行,原因就是听说治安不好……
要说开普敦街头能见度最高的汽车品牌,我觉得是大众。但这张图只是巧合,其实福特、丰田、本田的占比也丁当马头。
这是第二代高尔夫,但尾标上的名称是“CITI”,开普敦街头很多见,而且车龄看起来并不长,应该是大众在当地本土化生产的车型(也就是淘汰车型挪地继续生产)。
在开普敦有很多我从未见过的车型,应该是当地的“特供车型”,这一点和中国有相似之处。这款是丰田的经济型七座车。
这是本田的一款小小车(它前面和右边的也是同级车),名为BRIO,本田粉估计都没见过吧。
这款雪佛兰小皮卡,吸引我的是后轮前的那个“进气口”……凑近看,原来是一个脚踏板,便于从侧面跨进货斗里(但图中这台车加了后盖,不知道是否原装的)。
除了“特供车型”,开普敦街头的车型多样化才是最吸引我的地方。上图这台大众微型车Up!紧跟着一台大皮卡,对向车道开来的是一台奇瑞QQ。
别以为当地的汽车很落后,这是我们下榻的酒店所处的街区,小改的C63 AMG跟在时髦的菲亚特500后面,画面像欧洲。
当地的车型档次总体还是中下的,保时捷都很少见,法拉利、兰博基尼、宾利这些至少我呆的几天里没见过。哦,其实QQ也是稀客……
天气好、环境好,所以敞篷车并不少见。这是对向车道闪过的一台我中意的宝马2系敞篷。
车要用得其所。在海岸边停车场看到的这台SLK,装上大型的冲浪板支架,尾标还扣掉了“K”成为SL 230……嗯,会玩。
真正吸引我的,是这里的老车。经典甲壳虫被当作代步车使用,这在中国可是多少人羡慕不已的场景。
这是一台70年代的宝马5系,从车况看它并不是被珍藏的,开车的看起来也是“穷人”。
这台奔驰SEC轿跑就不一样了,车况光鲜,应该是爱车人士的藏品。
红标的思域EK4,这种说旧不旧又好玩有内涵的小车随处可见。
一台90年代的保时捷993正被一台丰田LC70拖着走。两台都是经典啊。
不仅有“老车”,还有“老爷车”,这是一个城市对汽车包容度的绝佳体现。
轻机车、重机车、自行车,都有自己的生存空间。买什么车开什么车,就是市民的自由……
新车、老车、摩托车和谐共处,多美好的画面。
可以看到,开普敦这个城市的汽车风景是相当靓丽的。有旧车,有老爷车,有个性化的改装车,有摩托车,有新车,还有当地“特供车”。如此广的包容性,可以满足各种人群对汽车的不同需求,从穷人的出行工具,到汽车爱好者的玩乐对象,都得以照顾到。这需要政府对于汽车的管理有足够的包容度,对一些小众化需求不能一刀切地禁止。
有了丰富多彩的汽车,还得有适合汽车生存的“土壤”——交通环境。又来看些照片:
皮卡在开普敦很常见,而且主要用途见上图。货斗载人在我国已经被禁止了,但在开普敦的大街上很普遍,我猜应该是合法的。
开普敦市面上的一大特点就是路口有人乞讨或者卖东西。卖东西的比乞讨的更常见,有卖草帽、坐垫、方向盘套,也有卖咖啡的……这一点和国内很像呢。
道路交通标识细致完善,例如这个路口前的车道提示牌,就很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