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说白了,往年都享受到特权,如今收紧后,你开始抱怨自己的特权没有了。拜托,您这能成为理由,那些压根没有过特权的父母呢,他们怎么想?
您科学院还弱势,您有没有想过,那些电视机厂、齿轮厂、油盐酱醋厂,那些被市场经济冲击的连厂房都找不到的单位,他们怎么想?这个势单力薄的锅,社会不能背。
你念到了博士,但在你的内心,和地主老儿没区别。
科学院的子女,上科学院的附属,那是不是财政部的子女都直接去国库领钱。你一方面抱怨不公,一方面又想守着变相转移的利益。这锅北京不能背。
你抱怨北京学区房贵?觉得这些暴发户抢了你孩子的深造机会。难道这些学校都归你们科学院,率先满足你们的需求,这就天下太平了。看看这些买学区房的,除了个别钱是大风刮来,绝大多数哪个不是苦逼的中产,每天上下班路上两三个小时,几十年功夫换了一套房,才换来孩子一条出路的希望。
而你所在的单位,就因为历史,就因为出身,动动手指头,学校就分给你们这么多指标,不知道你这种人,在那些拼死买学区房的中产看来,是什么形象?
你憎恨的,恰恰是你得不到。
个别学校,出个岔子,你就认为侮辱了你的博士身份,不配你的孩子,让你这个高知没有了颜面。但你不要忘了,很多孩子连这样的机会都没有,有多少孩子住在北京但是得灰溜溜的回老家高考。
更何况,李天一这种败类,当年不也是海淀名校学生么?所以,当你抱怨学校、社会无情之时,不如管好自己的孩子,这样更务实。
你这个博士,一看就是极为现实之人。刚把这个学校贬的一钱不值,转头又说,就这样的学校还特么排不上。原来允诺的特权没有兑现,你的宝贝孩子还得和那群社会上被你认为nothing的孩子竞争资源。你抱怨的是,为什么没有把社会孩子清空,让你家孩子独占资源?对不起,这个锅教委不背。
这不就是小学同学聚会的高级版么?
博士,拜托你成熟一点。你自己选择的专业,就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你有很多同学,的确发财了,但也不是大风刮来的钱,当你在温暖的科研院所无忧无虑的做实验时,人家在酒桌上喝了10瓶茅台,就为了一张合同。你在食堂开心的吃着单位放心菜的时候,你的那拨成绩不好的同学,他们可能正在四线城市的长途车上,去调研连大门都没有的工厂,不知道饭在哪里。
当你悠然站在讲台上,当你翻看署着你名字的学术期刊时,当你被当成学术男神供着时,你难道不觉得很爽么?而你的那帮干房地产的同学,天天酒桌上混,背后被人戳脊梁骨说无良开发商,他们挣点钱买个学区房,怎么你了?
什么事不能都给你占着,对吧?这个锅,你的同学不背。
为什么说这个博士水平差,一是三观太蹩脚,第二是素质太低下,连放炮都放不到点上。
说破天,这个事例背后逃不开这样一个拷问:为什么学历不值钱但学区房值钱?其实很简单,学区房流动性充足,学历基本无流动性!
1、学区房放在任何时候都是刚需,是定量。一套就是一套,供应量十分有限,供求关系是不均衡的,大家都想着能够让下一代攀爬到上一阶层,买学区房买的是你的后代挤入高一个圈层的机会,等到孩子享受完学区房周边的教育资源学区房马上就会变成一种稀缺商品卖给下家。
2、学历即便是硕博也只能留给自己,一茬接着一茬,根据每个人的选择不同很可能这一代博士下一代是个高中肄业,有极高的不确定性。学历是无差异证明,能否产生现金回报需要脑袋有差异,而且要相当大,否则这种差异性都不如平台本身的能量大。
3、另外根据每片学区房对应教育资源的优劣,学区房在使用完家长想要变现时完全是被垄断定价的,而你怀揣着学历终究是要投身社会的,你无论学富五车还是才高八斗都是企业老板市场定价的。学区房价值是你爸妈用未来现金流折现法估值,学历价值是你老板用可比公司法估值。
至于为什么知识无用,学区房有用?你应该拷问的是教育制度,而不是那些和你一样苦逼的学区房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