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stormzhang
这是一个奇葩号,分享的内容有互联网、技术、产品、科技、职场、人生等,总之,我是在扯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跟我学个P  ·  我尝试用人话为你讲明白PPT配色 ·  2 天前  
中国中医  ·  甘肃:向中医药强省加速迈进 ·  2 天前  
北京厚朴中医  ·  筑基十一期招生开启——学习中医、厚朴筑基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stormzhang

救市新招,农民退地进城?

stormzhang  · 公众号  ·  · 2024-06-27 17:35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讨论了部分地区出台的鼓励农民放弃农村宅基地进城购房的政策。该政策旨在促进城市房地产销售,缓解地方压力。文章提到了政策的两面性,对于有需求的群体来说可能是利大于弊,尤其是房价低廉、补贴力度大的情况下。但同时也引起了反对声音,有人认为这政策对于经济状况较差的人来说并不合适,并且很多人对农村的眷恋也是不愿放弃宅基地的重要原因。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政策背景及目的

部分地区出台鼓励放弃农村宅基地的政策,旨在促进城市房地产销售,缓解楼市疲软和地方财政压力。

关键观点2: 政策的两面性

对于想要搬到城市生活的群体来说,放弃农村宅基地可能有补贴,且城市教育和医疗条件更好。但也有反对声音,认为农村是精神寄托和家乡情感的支柱,离开农村难以接受。

关键观点3: 争议焦点

争议主要集中在补贴力度、农民的情感寄托以及是否自愿放弃宅基地等方面。

关键观点4: 其他考虑因素

政策实施需考虑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空心化现象以及城市房地产市场的现实情况。


正文

阅读本文大概需要 1.27 分钟

近看到一个事,部分地区出台了不少关于鼓励放弃、退出农村宅基地的相关政策。有些地方甚至表示,如果你自愿放弃农村宅基地,进城买房,还能享受到一笔不小的奖补,尽管各地标准有所不同。

为什么会搞这种操作呢?其实, 原因也好理解,楼市行情不好,导致房地产市场疲软,需求不足。城投公司借钱买下的土地,原本是为了开发房地产和获得利润,但由于市场低迷,土地反而成为了 一种负担。就像烫手山芋一样,需要不断投入资金,但却看不到带来预期的回报。在这样的情况,地方负债亚力山大,财政紧张也就成了自然。

对于手握限购限贷底牌以及有持续虹吸人口的一二线城市来说,还能通过诸如解除限购、降低首付比例、降公积金贷款利率等政策来缓解压力,这些操作在今年上半年大家应该都有所领略到了。

但相比之下,三四线城市就很难跟上步伐了,毕竟地位摆在那,吸引力有限,经济活力又不足,既不 能像一线城市那样「躺平」享受稳定的需求,也无法通过竞争手段「卷」赢其他城市,主打一个要死不死半残废,局面一度很是尴尬。

基于此,就出了一些非常规的策略,比如「退地进城」,即通过鼓励农民放弃农村的宅基地,进城购房来促进城市房地产的销售,缓解地方压力。

要不说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呢。以前我们看到家电下乡、汽车下乡,通过各种补贴和优惠,把城市里的电器和汽车推广到农村,刺激农村的消费市场。现在, 看这房地 产市场的低迷的局面,敢情是房地产也要下乡了。开始 鼓励农民朋友们老家宅基地自愿放 弃,都进城购房帮忙消化库存房产吧。

关于这事讨论声还挺大的,其实要评判这类政策的好坏,很难简单地分成黑白两种观点。毕竟每个政策都有其利弊两面性。比如,对于一些不想在农村生活的人来说,搬到城市买房是很正常的选择。毕竟在县城,孩子的教育和医疗条件通常会比农村更便利,至少是提升了不少。这时候如果有政策提供补贴,让他们放弃农村的宅基地去购买城市房产,尤其是在房价低廉、补贴力度大的情况下,对这些有需求的群体来说,还是利大于弊的。

加上很多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 空心化的, 年轻人大多已经搬到城里工作和生活,跟老家的联系不太紧密了。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和维护农村基础设施显然不划算。所以,最简单又能实现双赢的办法就是就是鼓励他们往城里搬, 退地进城,消化库存。

当然,也有反对这一政策的。 毕竟能到城里买房的应该不差补贴的那点钱,而差钱的,补贴的钱估计连基本生活开支都难以覆盖,这也难怪有人反对啊。如果前景一片美好,路早被 挤死了。

加上农村对于很多农民来说,不仅是居住的地方,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和家乡情感的支柱。都说落叶归根,回归故里,对于大半辈子都生活在农村的人而言,一下子要离开不在那待是很难接受的。很多农村的人会觉得在村里,起码可以随时与邻居闲聊,方便地串门拜访。相比之下,城市则常常被他们视为封闭的「监狱」,一个个大门紧闭。。大家别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