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广东中医药
本公众号由广东省中医药局主办,主要功能是展示广东中医药强省建设成果,传播岭南中医药文化,介绍中医药科普养生知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北京厚朴中医  ·  原来身体寒凉的根源是我的心神受伤了 ·  17 小时前  
北京厚朴中医  ·  在茶汤里体验“寒热温凉,升降沉浮” ·  3 天前  
北京厚朴中医  ·  筑基十一期招生开启——学习中医、厚朴筑基 ·  4 天前  
北京厚朴中医  ·  樱花季,在厚朴汤河原学堂来一次身与心的对话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广东中医药

原广州中医药大学讲师创办英国中医学会,用西方人听得懂的语言为中医“正名”

广东中医药  · 公众号  · 中医  · 2018-01-11 11:27

正文



柯松轩,原是广州中医药大学讲师,现是英国密德萨斯大学教授、英国中医学会创办人。他第一个将中医课程引入英国高等教育,并获得政府承认,他还力推针灸进入英国医疗体系。日前,他的事迹入选了2017“世界华人文明交流互鉴经典案例”。



1986年,已在广州中医药大学任教数年的柯松轩获得出国学习机会,他首站来到了伦敦大学,紧接着又赴密德萨斯大学,一边深造一边授课。彼时,在英国很少有中国来的大夫传授中医知识,更少有人能用英文解释清楚中医理论。因此,他受到医学界的关注。


“为什么生病了不是治病,而是在身上扎针、喝苦药水?”“为什么拔火罐看上去像宗教仪式?”在英国,柯松轩经常被问及类似问题。这也让他思考,究竟应该如何向西方人介绍中医。



“中医不是神秘的巫术,也不是治疗百病的神丹妙药,我们要让西方人正确看待中医,让中医发展变得更加科学化。”柯松轩回忆,自己到英国最初的十年里,每天都面临着很大挑战。他时常独自一人挑灯夜战,备课、写论文、做研究、准备讲义,只为第二天去面对更多人的质疑。


“中医在海外传播最大的困境是治好了病却拿不出证据来,这些年我一直在做临床研究和观察,统计实际资料和数据,用西方人听得懂的语言为中医‘正名’。”他说。


“中医有着几千年历史,拥有独特的智慧,我希望和更多人一起分享这种智慧。”1997年,在柯松轩的推动下,他所任教的密德萨斯大学开办了以中国中医药高校为模式的全科中医课程,这是英国第一个由政府批准、资助并承认学历的中医本科学科,为欧洲首创。两年之后,柯松轩又创办了密德萨斯大学附属中医学院(现名“爱生德中医院”),并担任院长。


令人欣慰的是,30多年间,中医文化正逐渐被西方民众所接受。在英国,中医诊所也从寥寥无几变得寻常可见。而柯松轩自己,则凭着精湛的医术,获得了越来越多患者的信任,找他看病的人,不乏政要名流。



“西方民众接受中医,并不意味着中医被西方政府和主流医学界接受。”柯松轩心里清楚,当下中医在海外的传播仍是“小荷才露尖尖角”,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他开始着手一个新的计划。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