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武汉城市留言板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武汉城市留言板,连通各级党委政府,是全天候服务群众的互联网平台,由全国重点新闻网站长江网(cjn.cn)负责运行。投诉、建议、求助、咨询、讨论、点赞,您留言,马上办!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武汉城市留言板

这家医院开“无陪护”病房,比自己找的护工便宜

武汉城市留言板  · 公众号  ·  · 2024-06-16 10:33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6月11日中午,

60岁的 蒋华打包了一份

自己刚做的汽水肉,

送进了武汉亚心总医院

(以下简称“亚总”)呼吸科病房。

一周前,蒋华90多岁的母亲

因重症肺炎住院。

没等母亲吃完,

他嘱咐正在喂饭的

护理员吴发爱几句话便离开了。


母亲住院后,

蒋华和哥哥 选择了

医院的“无陪护”病房。

除住院费外, 每天花费180元,

由护理员轮流照顾母亲。




去年2月,亚总开始在骨科、神经内科试点“无陪护”病房。经过1年多试点,“无陪护”病房在亚总包括呼吸科在内的更多科室推广。亚总也是湖北率先探索“无陪护”管理的医院。

“无陪护”病房不是无人陪护,是将以往家属或自聘护工的陪护方式,改由医护人员和经过培训的护理员共同承担。

近几年, “无陪护”病房试点

在福建、浙江多地继续推进。

亚总“无陪护”病房运行如何?

这种模式能在武汉更多医院推广吗?

连日来,

长江日报记者进行了探访。



家属给护理员手写感谢信


“家属其实不用来送饭, 陪护费里包括了病人的一日三餐。 ”蒋华知道母亲喜欢吃汽水肉,特意做了送来,“也是尽一点孝心”。

做了5年护理员的吴发爱见过很多这样的家庭: 老人住院后,子女忙得脱不开身,能一直在身旁照顾的不算多。

性格开朗的她在照护患者生活之余,成了不少患者拉家常的对象。


患者家属写给护理员吴发爱的感谢信。徐伟平 供图


不久前,一位出院的患者家属还给组长吴发爱写了一封感谢信,信中写道:今天我老爸出院了,感谢你们在住院期间的照顾和关心,替我们儿女分忧。



护理费用最低60元/天


目前,亚总推行的“无陪护”模式,按患者病情和自理能力进行分级:一级护理适用于病情严重或自理能力差的患者;二级护理面向病情稳定仍需卧床或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三级护理针对症状轻、自理能力强的患者。

三个级别的护理费用分别为一天180元、150元、60元。市场上,患者自雇护理员的费用普遍为一天220元到270元。

记者了解到 “无陪护”病房一般是一个护理员照顾同一个病房的2个患者。 在试点的科室,家属可以选择普通病房,也可以选择“无陪护”病房。选了“无陪护”病房有护理员照顾,家属不放心的话也可以一起照顾。

亚总护理部护士长洪迎负责护理员的培训工作。她介绍,医院的护理员目前有2种用工形式,重症区域的护理员是医院自聘,人数较少,病区里的护理员由医院和第三方共同管理。



调查结果超过预期

满宁是亚总呼吸科主任,起初他对“无陪护”病房持观望态度。

自去年2月亚总推行“无陪护”病房试点后,护理部主任徐冬萍每月都会在院务会上通报试点情况,包括服务人数、患者反馈等。

通过近1年的观察,今年1月, 满宁 利用小程序设计了一份“无陪护”病房实施情况调查问卷 ,包括是否了解、接受“无陪护”病房,选择或是不选择“无陪护”病房的原因有哪些。

满宁将这份问卷发到了呼吸科9个患者群中,包括正在住院的患者。最终, 在他所收到的100余份有效结果中,超过80%的人选择“无陪护”病房服务。 这个调查结果远超满宁的预期。

今年春节后,满宁主动提出想在呼吸科做“无陪护”病房试点。


护理员为患者提供照护服务。徐伟平 供图



护士站的铃声减少

试点以来,呼吸内科护士长楼婷最大的感受就是护士站里以前此起彼伏的呼叫铃声少了很多。

楼婷举了一个例子,“无陪护”病房里的护理员通过培训后,在遇到输液的患者要换药时,可以做到先调整滴速再喊护士换药,让患者不至于因为焦虑而不断按铃。

“护士的时间也不会再被治疗之外的事情稀释。”楼婷说。

护士站的铃声减少,并不意味患者的需求减少,而是更多生活照护上的需求由护理员承担。


护理员为患者提供照护服务。徐伟平 供图


徐冬萍介绍,“无陪护”病房的患者有2个按铃,生活上有需求,患者按铃后护理员会快速赶到。除了提供一日三餐,护理员还会为无法自理的患者提供梳洗、协助如厕、翻身等服务。



“无陪护”病房渐成趋势

“无陪护”病房并非近年才出现。

早在2010年,当时武汉市卫生局下发《武汉市医疗质量荆楚行活动方案》就提出,在部分医院推行整体护理,家属陪护逐步取消。

2019年,国家卫健委、财政部、人社部等5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医疗护理员培训和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加强医疗护理员培训和管理是加快发展护理服务业、增加护理服务供给的关键环节。

此后,护工这一职业逐渐受到认可,管理上也更加规范。2022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颁布,护工有了自己的名字——医疗护理员,归类在第四大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服务人员”的“健康、体育和休闲服务人员”类,但不属于医疗机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上月底,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了第一批湖北省医疗护理员培训机构名单,涵盖武汉多家公立医院、高等医学院校以及职业培训机构。

目前,亚总“无陪护”病房已经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医生负责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护士负责病情观察落实、专科护理措施,护理员则负责基础的生活护理及外出陪检工作。

“无陪护”病房试行1年多,亚总院长苏晞表示,除了公众对这种模式的接受度问题外还有支付问题。 如果可以纳入医保渠道给予一定的报销,就会降低患者自付的经济压力。 事实上,福建等地的试点医院已经这样做了。


武汉金银潭医院护理部主任程芳认为,随着老龄化加剧和在“421”家庭结构下,独生子女家庭面临照顾4位老人的挑战。

在程芳看来, “无陪护”病房逐渐成为趋势,但推行过程不能“一刀切”,不能让患者失去选择的权利。 她说:“更重要的是,对于患者而言,家人的关心和陪伴,永远无可替代。”



于“无陪护”病房
你还有哪些问题想咨询?
快来 武汉城市留言板微信公众号
点击栏目 “我要留言” 留言

出品:武汉城市留言板 来源: 长江日报
记者:蔡欣星
视频:制作孙莹
编辑:戴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三联生活周刊  ·  最会画画的中国僧人
7 年前
Linux爱好者  ·  Linux Shell 创建序列数组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