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集思会读书
最给力的图书推送,让阅读更简单; 官网:www.kindlepush.com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书单来了  ·  5部值得通宵看完的历史小说,大呼过瘾! ·  3 天前  
十点读书  ·  为什么你的自律总失败? ·  昨天  
悦读文摘  ·  每天思考一段话 ·  3 天前  
十点读书  ·  过年,当心新型“杀年猪”局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集思会读书

赠书 | 身为父母,这才是最应该给孩子的

集思会读书  · 公众号  · 读书  · 2018-05-27 13:31

正文

身为父母,这才是最应该给孩子的


去年,有一篇名为《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的文章在家长之间热传,引起了一大阵讨论的热潮。



文章的女主人公是一位企业高管妈妈,月薪三万以上,家里大头支出老公负责,她只负责女儿的日常开销,可是依然捉襟见肘,自己甚至都不舍得买衣服,把钱全部都花在了女儿身上。


这位高管妈妈算了一笔账:


女儿去一趟美国游学,10天20000元;

女儿平时在家需要请阿姨照顾,5000元;

7月份钢琴考级,每周要上两节钢琴课,200元一节,一共2000元;

加强锻炼,学习一个新技能,又报了个游泳班2000元;

假期过半,收心应对新年级,又要报英语、奥数、作文3科培训班6000元。


这么几项加起来几乎是她的全部工资。


在这篇文章发表后,一众家长惊呼吃不消的同时,却也深有同感: 即使自己再苦,也想把全世界最好的东西都搬到孩子的面前,渴望给他最好的呵护和爱


那么,身为父母,该给孩子什么才是最好的礼物?到底什么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爱呢?


龙应台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 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其实每个父母都知道,孩子总归要离开我们,走上社会,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创造自己的人生。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华人家教典范、“华人励志导师”“青少年心灵沟通专家”刘墉先生在《刘墉少年成长智慧书》系列中曾提到过这样的故事:


女儿责怪刘墉因出差没有来得及帮助自己画海报。而刘墉女儿同学的海报都是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的,女儿担心自己没有家长帮助的海报无法得奖。


如果这件事换做是你,你会怎么做呢?刘墉是这样对女儿说的,如果在大人的帮助下完成画作,不仅要放弃自己原有的点子,而且也会被专业的儿童画的专家一眼识破,这样反而失去了得奖的机会。最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去想,自己去画。画家、作家真正成功,必然因为他们画出了、写出了跟别人不同的东西,一看就知道是属于他自己的作品。



刘墉通过生活中这件小事教育女儿,有些事情是父母不能帮助的,需要自己独立去完成。知乎上有个答主针对是否帮助孩子也曾这样表态:“我愿意帮你做完所有的事情,但我更希望教会你,然后鼓励你自己去做,让你亲身体验做好后的成就感。”父母总希望可以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孩子,这其中最宝贵的,并不是多少财产,而是教会孩子方法,做事的方法以及成长的方法。父母可以在孩子年幼时给他提供舒适的生活,极致的呵护,但不可能陪他一辈子。总有一天,孩子要独自面对这世界,自己解决难题,自己承担风雨。


因此,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才是每个父母最好的给予,《刘墉少年成长智慧书》系列,共计5册,分别针对关乎孩子未来人生走向的五大方面——学习、做事交际、说话艺术、心态、亲情友情,以真实的故事、有趣的文笔、独特的角度、深刻的见解、丰富多元的板块,倾囊相授成长的智慧,帮助孩子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编辑推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