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摩拜单车和ofo的创始人的合影刷爆朋友圈,国内两大共享单车的创始人合照,引起外界猜测是否此前流传的合并传闻即将坐实。
但是,随即,胡玮炜在朋友圈晒出了一张新合照,背景板的英文显示,胡与戴正是因为世界经济论坛才有了合影机会。
话虽如此,摩拜和ofo真的不会合并吗?
ofo靠市场,摩拜靠硬件,虽然目前依然没有公正客观的证据说明摩拜或者ofo已经在这场单车大战中取得优势地位,但是我们也可以稍微yy一下ofo和摩拜将来会何去何从。
合并,yes or no?
目前的两种猜测都有有力的证据来支撑。
1)商业理念不合
从两家的业务模式上看,摩拜与OFO存在较多的不同。不管是从智能锁、GPS定位,还是从摩拜拥有的比较坚固的车身、较低的破损率等方面看来,摩拜的模式真正盈利的能力较强,而ofo只是依靠跑马圈地的方式获得了市场占有率,双方之间的博弈还有很长一段。
2)市场依然广阔,不必通过合并来盈利
根据近日麦肯锡公布的一项数据显示,预计中国的共享单车市场每天的骑行量是3.5亿次,而目前摩拜和ofo合计的日订单量也不过是5000万次,这说明市场远远未到饱和的状态。在增长空间接近极限前,共享单车就不需要担心盈利问题,摩拜和ofo也远未到需要靠合并来实现盈利的地步。
1)友商打架,背后都是套路。
多少友商都是在资本激战、市场竞争胜负难分时背地里谈判、博弈,最后从殊途走到合并。
ofo和摩拜也可以是专车大战的翻版。
在滴滴合并优步中国之前,它最大的竞争对手还是快的打车,当时的滴滴还叫“嘀嘀”,两家补贴激战正酣时,快的称永远高对手1块,嘀嘀随即把补贴升至最高20块。
但最终,恶性的大规模持续烧钱的竞争不可持续,加上双方所有投资人都共同强烈地期望合并,从而避免更大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嘀嘀和快的愉快地在一起了!
从PR、广告投放到疯狂的补贴抢占用户,滴滴和优步也曾打得不可开交。直到滴滴合并优步中国后,金沙江创投合伙人朱啸虎感慨,“和平是打出来的,不是谈出来的!”而且谈和的筹码越来越高,“去年是7亿美元,今年是70亿美元。没有这些筹码连谈和的资格都没有。”
如果远一点看,这又像极了五六年前视频行业打得不可开交的土豆、优酷。
2011年底,在当时土豆召开的一场维权发布会上,站在媒体前面的土豆网高层手握尖锥,用力戳破了写有“盗版”字样、代表优酷网的蓝色、粉色气球,宣布向优酷提出1.5亿元人民币的侵权赔偿,还称要向有关部门申诉及举报,甚至要求对优酷进行列入黑名单乃至取消经营资格等处理。而3个月后,优酷和土豆突然合并。吃瓜群众猝不及防啊!
2)行业洗牌悄然开始
6月13日悟空单车宣布退出共享单车市场,成为国内首家倒闭的共享单车企业。
6月23日,媒体爆料摩拜收购由你单车,而由你单车在去年10月曾获摩拜500万元投资,并以摩拜校园子品牌的身份深耕校园市场。
不管是悟空单车的退出还是摩拜对由你单车的投资收购,都预示着共享单车市场或已进入行业洗牌阶段,行业资源已经向头部企业集中。
3)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摩拜和ofo两大独角兽背后都有强大的资本推动,有良好的管理层和众多出力献策的股东,最后肯定会殊途同归。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当持续的烧钱大战不断加重投资者负担,对于平台而言,大部分的资金都花在降低价格补贴甚至倒贴用户上,而服务水平仍有待提升,同时商业模式也并不明朗,行业无法良性发展……
所以,我们认为,摩拜和ofo“在一起”至少是个“大概率”事件。
要不大家都来赌一赌,看大家猜得准不准吧。
投资人眼中的合并大战
就在上周,互联网圈发生互怼事件,ofo投资人朱啸虎在朋友圈援引一份报告称,ofo活跃用户远超摩拜,马化腾则留言质疑ofo的活跃度,双方又发生多轮互怼,好不热闹。
给大家看朱啸虎关于ofo与摩拜是否合并的采访片段。
问:你认为ofo、摩拜也会像当年滴滴快的一样,最终走向合并?
朱啸虎: 从目前来看,没考虑合并。首先是清场,把小的公司全部清掉,和以前打车差不多,最后留下两个PK。昨天就有两家单车项目关闭了,在未来的几个月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单车项目自己关掉。因为它们的体量和规模太小,收购价值不大。
问:你认为ofo、摩拜之战何时能见分晓?
朱啸虎: 看资本对效率的忍受力,现在资本太疯狂,所以还要再看几个月,看有没有变局的机会出来。最终还是要看这个盈利模式是不是成立,这是商业本质。
问:去年9月你曾说过,共享单车90天内就可结束战斗。但今天战斗仍在持续,且愈演愈烈。为何你预判的局面没有如期而至?
朱啸虎:现在市场上的钱太多了,巨量的资本会踏平掉很多运营上的低效,可能公司运营效率没那么高,但资本的力量太大了,可以把这些低效弥补掉。但长远来看,运营效率是双方决胜的关键,资本都是很聪明的钱,如果资本效率下降了,大家都会调整的。
一句话总结朱啸虎的采访,关于合并,资本家还没想好,再看看。
不分伯仲的OFO和摩拜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这两家企业的家底吧,猜测都要有力的证据来支撑。
谁才是共享单车的老大,朱啸虎称ofo活跃用户、用户增速远甩摩拜,马化腾用微信支付数据称,摩拜高ofo一倍多。
比达咨询发布的《2017年第1季度中国共享单车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ofo以近52%的市场份额成为共享单车行业的第一领导者,而摩拜以四成份额成为第二名,摩拜市占率落后于ofo近12个百分点。
不过,另外一份报告却给出了截然不同的数据,根据速途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国内共享单车市场调研报告》,2017年一季度,共享单车行业内,摩拜单车的市场份额达到56.56%,ofo位列第二为29.77%。
看来咨询公司的数据不可全信,这么一比较说不好谁到底第一。但看得出来,摩拜、ofo两家占据共享单车85%以上的份额。小蓝、永安行等品牌单车只能争夺剩下少得可怜的市场份额。
有了滴滴打败Uber中国的前车之鉴,所有的创业公司都明白到速度的重要性,唯快不破成为行业共识,于是摆在融资计划书里的必然是活跃用户数和订单数。
我们都知道ofo的产品存在缺陷,但是市场没有时间留给ofo去改进产品的时间,在摩拜强大的融资和推广攻势下,ofo为了摆脱被摩拜收购的命运,以低成本的机械锁车辆跑马圈地,ofo大规模地向全国各地投放车辆,通过压倒性的数量优势抢占市场份额。
事实证明,ofo的做法使其在与摩拜的竞争中不落下风,无论是融资还是用户规模上双方都尚未真正拉开差距,但是技术上始终存在差异。
摩拜一直以重资产模式运营,导致其无法在最短时间内向全国市场铺开,这为ofo留下了走出校园、拥抱全国市场的喘息空间。由于摩拜的车辆均为自建,这决定其产能难以在短期内应付庞大的投放需求。
此外,相比起APP的快速更迭,智能硬件的更新周期长,共享单车一旦投放,回收、改造的成本甚至高于车辆本身的价值,为此ofo迟迟不愿意在小黄车配上智能锁。
摩拜除了实心胎和智能锁等科技含量十足的技术范儿,摩拜人工智能开始发挥作用了。
4月14日,由摩拜单车人工智能大数据平台“魔方”显示,摩拜单车日订单量突破2000万,创下共享单车行业诞生以来的历史新高,并宣布成为仅次于淘宝的互联网平台第二。
接下来,摩拜还有什么新套路,拭目以待。
如果两家合并,谁是最大的赢家?
回答:不管ofo和摩拜何去何从,最后的赢家都是腾讯啊!
你不会以为腾讯站队摩拜了吧?你真是图样图森破了!
其实,摩拜和ofo都被腾讯或直接或间接的投完了。不论两者谁将胜出,或是最终选择合并,背后的腾讯都会是最大赢家。
6月16日,摩拜单车宣布完成超过6亿美元新一轮融资,一大亮点是,此轮融资腾讯再次领投,新引入的战略和财务投资者包括交银国际、工银国际、Farallon Capital等重磅投资人;TPG、红杉资本中国基金、高瓴资本等多家现有股东继续增持跟投本轮。
腾讯是怎么间接投资ofo?看滴滴。
从资本的角度看,滴滴的队,ofo站得非常稳。2016年9月,滴滴出行宣布投资ofo,金额数千万美金。在今年3月1日ofo宣布的4.5亿美金的D轮融资中,领投方为DST,跟投方经纬中国、Coatue、中信产业基金都曾经是滴滴的投资方。
经纬中国参与快的投资,滴滴快的合并后已进入滴滴董事会;
中信产业基金为滴滴C轮领投方;
Coatue基金参与滴滴快的合并后30亿美金融资;
DST主投了滴滴7亿美金的融资;
但ofo背后最大的金主并不是滴滴,而是腾讯。早在2014年12月,腾讯就宣布与DST一起主投滴滴7亿美金的融资。也就是说,腾讯早就间接持有ofo的股份。
关于摩拜和ofo合并大猜想,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