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大J小D
成长型家庭教育引领者,育儿畅销书“在家早教三部曲”作者-《跟美国儿科医生学育儿》、《跟美国幼儿园老师学早教》、《跟早教专家学潜能开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丁香妈妈  ·  钙含量远超牛奶!这 2 ... ·  2 天前  
常青藤爸爸  ·  幼儿通识启蒙1001夜 | 海底动物大探秘之虎鲨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大J小D

不经意的8个小习惯,让我当妈越来越轻松了

大J小D  · 公众号  · 育儿  · 2024-11-13 08:18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作者通过培养孩子八个微小习惯的经历,强调习惯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包括专注、亲子沟通、计划性、阅读、观察、礼貌、表达和卫生习惯等。作者通过具体实例,说明这些习惯如何帮助孩子适应生活,提升各项能力。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文章总结了八个培养孩子好习惯的方法。

包括从小培养孩子专注力、亲子沟通、计划性、阅读、观察、礼貌表达和个人卫生习惯等。

关键观点2: 文章强调习惯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习惯可以影响孩子的未来,微小的力量在时间轴上也能有巨大的效果。

关键观点3: 作者分享了具体实践这些习惯的经验和收获。

如通过亲子阅读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通过游戏锻炼孩子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等。


正文

hi,你好啊,我是大J, 这里是超实用的二条
每篇解决一个育儿小问题,当好妈妈,更当好自己~


大家是否经常刷到一些:比成绩更重要的是好习惯的文章,那具体有哪些好习惯,怎么养成呢?

我仔细盘了盘,我家也有,还是从小D很小的时候我就很认真对待起来的。

比如,小D经常在地上呈w形坐着玩玩具,我只要说一声“ criss cross applesauce”这句“咒语”,她就能乖乖盘腿而坐。

就像这样微小的习惯,日积月累作用真的很大,帮小D更好适应小学生活,也让我当妈越来越轻松。

今天就来盘点一些,我家一直坚持、很受益的8个小习惯。

1、专注的好习惯

Give me five,这是另一句“咒语”。


小朋友对于“专注”这个概念是模糊的,所以就变成了一段话来提醒孩子自查。具体来说就是:

My body is sitting up tall(我的身体坐直了);

My eyes are watching(我的眼睛在看了);

My ears are listening(我的耳朵在听了);

My mouth is closed(我的嘴巴闭住了);

My head is thinking(我的脑袋在思考了)。

2、亲子沟通好习惯


再推荐一个锻炼孩子记忆力的好方法,叫做 “生活的记录者”


其实很简单,就是时不时问问孩子,今天发生了什么?刚刚发生了什么?如果一开始孩子还不能表达出来,那么我们可以替孩子说。


这样慢慢地, 孩子从被动输入,就能变成主动输出。 回顾生活就是在帮助孩子扩大短期记忆的容量,让大脑里的“便签条”变大。


以前给小D洗澡的时候,就是我们母女聊生活的好时机。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们所经历的事情已经不能完全在我们目光所及了。有时,我们想了解也无从入手, 而因为洗澡、睡前聊天习惯,小D就会很自然地和我分享她一天的高光时刻和难过时刻。

开心时刻,我们一起庆祝;难过时刻,我给她出出主意。


不仅我们的亲子联结更加紧密,而且她也无比确定,家里有靠山。


这个仪式感对于二胎家庭来说,也是很好的帮助老大调节情绪的手段。


3.计划性好习惯


小D还是宝宝的时候,我就实行睡前程序:洗澡-抚触-读睡前故事-拥抱晚安-关灯。


后来,她大了,我们做过睡前程序表格,把睡前需要她自己做的事情,都画在表格里,提醒她自己根据程序一个一个完成。


当时做这些是为了她能按时入睡,但坚持下来慢慢发现,这变成了她的 “内在秩序” ,她自己也习惯把任务拆解,变成一步一步的。


像每天晚上临睡前,她会自己为明天做计划:整理书包,然后询问我,明天早饭吃什么,怎么去学校,等等。


我有一次问她,你为什么每天都要问这些啊? 她和我说, 做一件事之前,要在脑子里像放电影一样过一遍。


我想这就是计划性最好的比喻了吧。


4.阅读好习惯


我是从小D 4个月大就开始亲子阅读的。要说小D各方面有多出色,肯定没有。但回头看,最大的收益就是,收获了坚持阅读的好习惯。


阅读对她来说就和吃饭睡觉是一样的每天要做的事。 这件事对我来说之前并没有那么大的感触,直到小D上学后,我才发现习惯的力量。


去了学校后,课余时间少了不少,回家还要完成作业。但读绘本、桥梁书这些“闲书”对她来说是调剂。


好几次晚上,我和她说要睡觉啦。她都会说,我还没看书呢,然后必定要自己读一会书,然后才去睡。


5.观察好习惯


小D因为早产,眼睛做过手术,小时候我对于她的眼睛肌肉锻炼挺重视的,各种锻炼观察、训练 眼睛追视 的游戏都会安排,比如I spy、走迷宫、寻宝等等。


尤其是I spy(我看到了),这个游戏打发了我们很多路上时光。走在路上耍赖要抱了,玩I spy;坐车哭闹了,玩I spy,都能立马分散注意力。


中英文都可以,就是指定一个类别,让孩子去找路上符合的东西:I spy with my little eyes something red(我用我的眼睛去发现红色的东西)。


小D一直玩得乐此不疲。额外带来的一个好处就是,她 对于周围环境很敏感,特别热爱观察。


而这点体现在了现在她需要讲故事的时候,她可以去发现一些细节,去分享出来。



6.礼貌好习惯


小D从小脾气急,小时候出门在外,如果我正在和大人聊天,恰好她需要我的注意,就会用哭喊来表达


后来,我和小D有了一个 秘密约定 ,每次她想要插嘴,我都会用手握住她的手,表示妈妈已经听到你的需求了,但妈妈需要先把和别人的对话结束。


最初这个不好使,但我还是会坚持做这个秘密约定,然后事后会再复盘,提醒她这个秘密约定。


就这样坚持坚持,慢慢这个约定就有效了。小D没有那么着急了,学会了 耐心等待


而这个小习惯也拓展到了其他她容易没耐心的方面,比如排队等候;我也会用这个方式表达,竟然也有类似的效果。


7.表达小习惯


当初为了帮助小D对文字感兴趣,每次她和我分享什么,我都会煞有介事地记录下来。


然后和她说,你说了那么多的话,说完就没了。但是有了文字后,这些话就被记录下来了。这样哪怕爸爸没听到你说,他看了这些记录,也能知道你的这个故事了。


这的确让小D 对于认字有了动力 ,但更让她 对于表达有了兴趣 。因为她能感受到,我对于她表达的认真态度了。


一开始的表达是随意的,鼓励她说是关键;后来我就会让她的表达更有结构逻辑,比如引入了 “五指复述法” ,地点、人物、开头、中间、结尾。


每次她“嗯啊嗯啊”表达不清时,我就会提醒她,她自带一个会讲故事的神奇手。然后她就会偷偷依靠手指,梳理出了表达结构。



8.个人卫生习惯


从小D冒出第一颗乳牙就给她刷牙我们就认真刷牙了,当年为了让她刷牙配合,我游戏方法啥招都用过。


但我真的非常感谢自己的这个坚持,如今小D的牙齿很健康,而且她自己也养成了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她会反过来提醒我们, 早晚刷牙,要用牙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