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EETOP
EETOP电子网(中国电子顶级开发网)是国内最顶级的电子行业工程师社区,涉及:嵌入式、智能硬件、半导体集成电路设计及制造等。 为您分享论坛精华内容、行业最新资讯、产品及技术 。 网址:www.eetop.cn bbs.eetop.cn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哎咆科技  ·  deepseek预测:未来十年内非常稳的十大 ... ·  7 小时前  
哎咆科技  ·  下一代Xbox或将迎来大变,可能不再是传统主机 ·  22 小时前  
EETOP  ·  突破极限!1mm³ 存储 TB级! ·  昨天  
ZOL中关村在线  ·  技嘉B850M AORUS ELITE ... ·  昨天  
EETOP  ·  AI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EETOP

各地晶圆厂建设速度及成本对比

EETOP  · 公众号  · 硬件  · 2025-02-23 10:45

正文

半导体行业正处于快速扩张阶段,世界各国和地区纷纷投入到新的芯片制造工厂(晶圆厂)的建设竞赛中。 根据专注于芯片生产工厂等高科技设施的领先工程、建筑及设计公司 Exyte 的数据,并经《半导体文摘》报道: 在中国台湾地区,建设一座晶圆厂大约仅需 19 个月; 而在美国,同样的建设工作却需要长达 38 个月之久。 造成这一巨大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国获取建设许可耗时漫长,而且晶圆厂的建设工作并非 24 小时不间断开展。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台湾地区的许可审批流程更为简化高效,并且施工建设实行全天候不间断作业。

其他地区的建设周期也有所不同:新加坡和马来西亚需要23个月,欧洲项目耗时34个月,而美国以38个月最慢。 注:本文未提供中国大陆晶圆厂的相关数据 )

造成这种差异的一个关键原因是审批流程和施工安排。 台湾 地区 的高效许可机制和全天候施工显著缩短了工期,而美国和欧洲则因审批延迟和非连续施工面临更多挑战。 美国虽已通过法律豁免部分晶圆厂的联邦环境评估,但这显然不足以与台湾 地区 匹敌。

成本差异同样显著。据Exyte估计, 在美国建设一座晶圆厂的费用大约是台湾地区的两倍,尽管两地的设备成本相近。 这一差距源于美国更高的劳动力成本、繁琐的监管要求以及供应链效率低下。此外,台湾地区的劳动力拥有丰富经验。据Exyte执行官赫伯特·布拉施茨(Herbert Blaschitz)介绍,台湾地区建造团队因熟悉每个工艺步骤,对详细蓝图的需求较少,从而加速了项目完成。

若想与台湾地区竞争——其拥有高度整合的供应链、经验丰富的劳动力及高效的监管流程——美国和欧洲必须简化许可程序,优化施工技术,并采用先进的规划工具,例如数字孪生技术。布拉施茨建议使用“虚拟调试”,即在实体建设开始前创建工厂的数字模型,以提前识别潜在问题,从而降低成本和环境影响,同时提升速度和效率。

现代半导体生产设施的规模庞大,无论在物理空间还是投资金额上皆是如此。据布拉施茨在SEMI行业战略研讨会上的介绍,一座尖端晶圆厂(如英特尔、三星代工厂或台积电运营的工厂)需要超过200亿美元的投资,其中仅建筑本身就需投入40亿至60亿美元。建设过程涉及3000万至4000万工时,使用8.3万吨钢材、近9000公里长度的电线以及60万立方米的混凝土。一个典型的晶圆厂可能包括4万平方米的洁净室,配备2000台生产设备,用于光刻、沉积、蚀刻、清洗等操作,每台设备需要约50个独立的公用设施和工艺连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