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国家人文历史
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原名《文史参考》,“真相、趣味、良知”,为学术界搭建话语平台,为新锐者提供思想阵地,为文史爱好者营造精神家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學人Scholar  ·  百年前中国的珍贵镜头 ·  16 小时前  
學人Scholar  ·  百年前中国的珍贵镜头 ·  16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国家人文历史

不是每个老板都配得上我的简历:三国版反向应聘,谋士们怎么选主公?

国家人文历史  · 公众号  · 历史  · 2024-09-21 12:21

正文



本 文 约 4300 字

阅 读 需 要 13 分 钟 


当今之世,非独君择臣也,臣亦择君矣。


每逢乱世,意欲争夺天下的雄主们,都会用尽浑身解数,开出优厚条件,把具有战略眼光、战术才能或是深厚家族背景的谋士作为延揽的重要对象。而这些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神机妙算的谋士们,面对抛来的若干橄榄枝,肯定也要进行一波“反选”。


汉末三国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大争乱世,更是将“臣亦择君矣”演绎到极致,其间涌现出诸葛亮、司马懿、周瑜、鲁肃、荀彧、贾诩、郭嘉等众多闪耀历史、流传千古的谋略高手,他们在曹操、刘备、孙权、袁绍以及董卓等各具特色的雄主中,会做出怎样的抉择?又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抉择?


诸葛亮的野望与选择


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看,立志兴复汉室的诸葛亮,肯定不会投靠“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丞相,名不正的东吴孙氏也不是好去处;荆州刘表和益州刘璋虽是汉氏宗亲,但要么年事已高,要么能力平庸,显然都不是理想选择。在这种情形下,诸葛亮似乎只能选择辅佐刘备。然而,真的是这样吗?跳出“臣亦择君”的思维框框,其实在乱世中,除了如何选择主公,还有“不择”的选项。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出师表》的这句话,常被解读为诸葛亮的自谦而已。如此理解固然有道理,但若理解为其心声的真实流露,同样也有道理。因为诸葛亮隐居隆中时,与婉拒刘表邀请的荆襄隐士庞德公以及司马徽都有很深交往,甚至岳父黄承彦也是史料未曾记载官职的荆襄名士。考虑到诸葛亮的年龄以及时局渐变等情况,他的首选可能不是走老一辈的隐士路线,但在隐士环绕的圈子里,若说诸葛亮没有“隐于世”的思想,反倒有点不太正常。



“卿三人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也。”这句话是诸葛亮在隆中隐居时,用来预测石广元、徐元直、孟公威等好友的发展前途所说,三人随即反问诸葛亮——“问其所至,亮但笑而不言。”诸葛亮的笑而不言,常被解读为自视甚高,暗示未来官位要远超石广元等三人。在今人已知诸葛亮官拜蜀汉丞相的前提下,这么理解显然是最佳答案。但如果放在当时未可知的历史环境里,也完全可以理解为:我要么隐居不出,若出必成就一番伟业。



所以,诸葛亮择明主成就一番伟业和无明主隐居不出,很可能是他心底的两大选项。众所周知,诸葛亮是幸运的,在中原屡屡败于曹操大军的刘备,百折不挠地逃到荆州客居,而且实心诚意地“三顾茅庐”,这才使得诸葛亮的“不择”选项黯然退场。那么,诸葛亮相中的这位年近半百的刘备,到底有什么强大又独特的吸引力?



理想的高度契合。首先,刘备和诸葛亮在政治方向上很一致,都是兴复汉室的坚定捍卫者。至于具体操作,也没有分歧,刘备要自己做皇帝,诸葛亮对此很支持,毕竟刘备是汉氏后裔,从宽泛的意义上看,并没有违和感。所以,章武元年(221),诸葛亮作为刘备称帝的主要劝进人出现在史书记载中。所以,尽管刘备和诸葛亮在性格方面有显著区别,但由于理想信念的极高匹配度,相处得非常融洽——“情好日密”,面对关羽和张飞的吃醋不悦,刘备依旧表示: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


情感的高度认同。其次,刘备和诸葛亮还有天然亲近的感情因素。一方面,刘备与曹操纠缠厮杀十几年,尤其在曹操与袁绍剑拔弩张的关键时刻,刘备借截击袁术,侥幸脱离曹操掌控,随即抢夺徐州反叛,自此与曹操水火不容。在隆中隐居的诸葛亮,虽与曹操素未谋面,但也深受其害。正是拜曹操在徐州大屠杀所赐,正值青春期的少年诸葛亮,被迫随叔父南迁荆州、寄人篱下十余年,怎能不“铭记”罪魁祸首的曹贼?所以,刘备可以放心重用诸葛亮,诸葛亮也会倾尽全力辅佐刘备。



雄主的个人魅力。“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诸葛亮在《出师表》写下的这句话,恐怕不是虚言,内心应该是充满感激的。当时名扬天下的左将军刘备,一而再、再而三地来到隆中山,求见没有从政、从军经验的诸葛亮,这不仅是诸葛亮的期待,恐怕也是绝大多数谋士梦寐以求的君臣相惜的名场面。


郭嘉、荀彧的同归与殊途


相比于蜀汉的谋士集团,曹操的多面性,加之其在名义上把持着东汉朝廷,使得他麾下的谋士成分最为复杂:有来支持他成就霸业的,帮助他匡扶汉室的,甚至还有单纯来给自己保命的……郭嘉、荀彧、贾诩、司马懿以及刘晔、陈琳等等,都是各有各因,各得各果。


郭嘉要实现霸业,无条件支持曹操。建安(196),郭嘉在颍川老乡荀彧的动员下,来到曹营应聘。荀彧强力推荐的人才,曹操高度重视,亲自对郭嘉面试。过程不得而知,但从考核评价看,郭嘉得了满分——因为曹操感慨“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郭嘉对曹操也相当满意,还由衷赞叹:“真吾主也。”



郭嘉的政治抱负,就是辅佐明主,开创伟大的霸业。在来曹营前,郭嘉曾去冀州投奔过袁绍,但最终选择离开。郭嘉表示:


“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


天下人相知者甚少!郭嘉对于曹操来说,不仅是一位神机妙算的谋士,更是难得的知己。尽管曹操与郭嘉的年龄相差十多岁,二人却是秉性相投,曹操曾毫不掩饰溢美地给予郭嘉极高评价:“唯奉孝为能知孤意。”而郭嘉放荡不拘小节,在历来执法严格的曹操看来,也忽然变得完全不是事儿。哪怕有人实名举报郭嘉不检点,曹操也不为所动,还亲自为之辩解:“此乃非常之人,不宜以常理拘之。”


对于曹操的信任甚至“溺爱”,郭嘉的回报不止是尽心尽力出谋划策,还是以弃命精神无私支持曹操事业,其意义已远超越谋略的精彩。


建安十二年(207),年仅38岁的郭嘉英年早逝。曹操亲临丧事,非常哀痛,对荀攸等人说:


“诸君年皆孤辈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


要匡扶汉室,有条件支持曹操荀彧与郭嘉的经历类似,来曹营前,也曾去冀州依靠过袁绍,但他最终舍弃待自己为上宾的袁绍,策马南渡黄河,来到兖州东郡投奔势力弱小的曹操。对于荀彧略显意外的抉择,《三国志·荀彧传》给出的解释是:“彧度绍终不能成大事。”那么,荀彧认为的“大事”是什么呢?综合各类史料对荀彧一生的记载,大概率是荀彧觉得,袁绍无法完成“匡扶汉室”的大事。


荀彧之前之所以投靠袁绍,很可能是看到了袁绍反对董卓废立皇帝时的优异表现。但随着了解的深入,尤其当董卓毒杀“汉少帝”和杀害袁隗、袁基等袁氏家族成员以后,袁绍反而对讨伐董卓日渐消极,而且不太承认董卓所立的“汉献帝”,还开始“刻玺于北方”(私刻“虞为天子”的玉印),并希望另立汉室宗亲刘虞为新皇帝——袁绍开始暴露出了狼子野心。荀彧洞若观火,离开就成了他的必然选择,但为什么要去投奔曹操呢?


截至荀彧投奔曹操的初平二年(191),曹操的表现堪称完美,完全符合大汉忠臣的标准。21岁的洛阳北部尉曹操,棒杀当红宦官蹇硕的叔父;26岁的议郎曹操,满腔热血上书抨击时政;30岁的济南相曹操,大刀阔斧革除贪腐弊政;35岁的骁骑校尉曹操,义无反顾弃官东归,首倡义兵讨伐董卓。除了在曹操身上看到“匡扶汉室”的希望,荀彧很可能还怀着报恩之心——中平元年(184),骑都尉曹操还曾率军救援颍川,击败气焰滔天的黄巾叛军,挽救颍川荀氏家族于危难之中。


可惜后来,沧海桑田,有人仍在坚持梦想,有人却变了初心。荀彧没想到,一直高喊着以匡扶汉室为己任的曹操,最终初心不再。二十多年后,面对曹操想“封公建国、加九锡”的秘密询问时,荀彧直言不讳地反对道:


“曹公起兵是匡正朝廷、安定国家,应该始终怀忠诚之心,随时保持退让态度,不能做这些事情。”



周瑜、鲁肃的观望与考量


建安五年(200),孙策遭遇刺客暗杀身亡


孙策的意外离世,大概让鲁肃感到前途迷茫。因为鲁肃与周瑜的交情极好,《三国志·周瑜传》记载:“相亲结,定侨、札之分”,而周瑜与孙策的交情又是极好,曾带数千部曲亲兵和众多军用物资赶到历阳,全力辅佐孙策开拓江东。所以,若是孙策依旧统领江东,按鲁肃的能力水平,大展身手是迟早的事。



可如今孙权主政江东,周瑜作为孙权兄长最亲密的战友,很难受到原有的信任。据《三国志·周瑜传》记载:“策薨,权统事。瑜将兵赴丧,遂留吴。”当史书再次提到周瑜领兵出征时,已是孙权坐稳位子的六年后,打的也是不上档次的叛乱山贼。


深谋远虑的鲁肃,显然预判到周瑜可能会遭到雪藏,他作为周瑜的亲密好友,想得到重用、施展抱负,也较之以前要难得多了。恰在此时,鲁肃的另一位好友刘晔寄来信函,表示巢湖附近的郑宝,正在做大做强,很有发展前途。


虽然鲁肃答应了刘晔的建议,但实际还是犹豫的,因为他在临行前,把自己要去投奔郑宝的事情,跟周瑜说了。周瑜了解鲁肃的内心想法,更了解自己的未来处境,如果把鲁肃留下,又能受到孙权的信任和重用,对于周瑜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三国志·鲁肃传》记载,周瑜开门见山地说:“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周瑜首先肯定了人才流动是正常的,但随即话锋一转。又说了如何择君、择哪个君,表示汉室必衰、东南必兴、孙权必帝。当然,光有这些是留不住鲁肃的,周瑜做出最关键的表态,是要把鲁肃推荐给孙权。


兄弟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能不能得到主公赏识,还得看自己本事。孙权虚情假意地问鲁肃:


“汉室倾危,我继承父兄基业,时常想如何成就齐桓公、晋文公的功业,您有什么好办法?”


鲁肃坦荡明白地回答:


“我以为汉朝不可复兴,曹操也不可一下除掉。将军可以趁北方多事,先进攻消灭刘表,占有长江以南,然后称帝建号,进而夺取天下。”



划江而治、徐图北进的策略,在东汉,具有划时代的战略眼光——当时都是据西向东并天下,据北朝南争天下。由南向北统一的思路,是之前没有成功案例的大胆尝试。听了这个“胆大妄为”的想法,孙权急忙摇头加摆手,言之凿凿地表示绝无非分之想。然而在孙权心里,鲁肃的答卷却是满分。



非黑即白的选择不存在,每一个选择无疑都是复杂多变。这些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算无遗策的谋士们,或为理想信念,或因家族考量,或是个人抱负,在机会稍纵即逝的乱世,投出一张张各自因由无二的选票,也正是千人千面,才成就了惊心动魄的历史进程。


参考文献:

《三国志》

《后汉书》

《晋书》

《青梅煮酒:三国群星闪耀时》


本文系“国家人文历史”独家稿件,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

END
作者 | 吕航
编辑 | 胡心雅 
排版编辑 | 赵应心(实习)
校对 | 火炬 李栋




国历好物



王朝兴亡 | 家族盛衰 | 个人沉浮

武则天晚年被迫退位
为何还能保全自己和家族的名声?

曹操后人为什么足足当了 214 年陈留王?

王朝更迭时,前朝货币都去哪儿了?

这些历史的棋局能教会我们什么?

国民历史读物《国家人文历史》团队
再度集结专业学者
以最新的史观还原
白云苍狗、腥风血雨的真实历史
李开元 施展 刘勃  重磅推荐
点击下方封面,即可购买
↓↓↓


在看”的永远1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