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纸上建筑
有趣的时事评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日报评论  ·  从DeepSeek看中国创新丨人民锐见 ·  昨天  
求是网  ·  海报 | 注重家教,总书记提出殷切期望 ·  昨天  
孙立平社会观察  ·  孙立平:问题不在你需要什么,而在你是否被需要 ·  2 天前  
求是网  ·  金句 | 注重家风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纸上建筑

贩卖焦虑为何会有市场?

纸上建筑  · 公众号  · 时评  · 2018-04-13 12:05

正文

我国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焦虑市场,每隔几天就会有一则爆款文章,戳中大家敏感脆弱的小心脏。

譬如最近的一款是《摩拜创始人套现 15 亿背后,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说的是 80 后美女胡玮炜,把摩拜卖给美团,套现 15 亿人民币。仅仅创业 3 年,就从一无所有的小记者登上人生顶端,实为励志神话。

与之相比的是她创业之前 10 年的记者生涯,才仅仅把月薪从四位数提升到五位数,这条路继续下去,也不可能有任何令人激动的华彩——这就是“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的由来,她的大多数同龄人,恰恰正在按部就班的走在她前十年的职场上,并且还将继续按部就班的走下去。

两条路是没法比的,哪怕再过十年,一个个混成了总监、经理、副总编等等,终究是打工一族,越到后面,越得挺着大肚腩加班熬夜不敢辞职,供房子供孩子供老人看病 ……与只用三年就实现财务自由和辉煌人生的胡玮炜相比,何止抛弃,基本是碾压。

文章还列举了一些其他对照,以实现对公司白领、公务员群体、二孩妈妈等受众的全面覆盖 ……这篇文章套路娴熟、目标精准,堪称老练的焦虑范文。

不同的是终于激起受众的反感了,文章暴转之后,得到的多为差评。世上总有扎克伯格,用这极小概率的年轻成功者来刺激广大青年,可参照性较差。何苦想不开非要去跟极少数天才幸运儿去比?

更何况创业者还得经过九死一生的历练,大家就是吃得起这个苦,也冒不起这更大概率的风险。就说共享单车风口呼啸两年,就留下一红一黄两位胜者,其余的几十上百种五颜六色无一生还,欠债的跑路的当老赖的 ……不能只看成功者风光,还要看垫背者怎样。

贩卖焦虑的要诀,还是要有点普适意义,大家蹦一蹦有戏的,差距太远,反而焦虑不起来了,只剩下气不打一出来。

但是焦虑市场仍然存在,仍然将成为十万加必争之地,该问的是为什么贩卖焦虑会有这么持久而广阔的市场?

目前的焦虑文江湖主要有几个层次,分别是生存焦虑、品质焦虑、成功焦虑,依次对准从小市民、小白领、中产阶层、职场精英等目标受众,从月入三千到年薪百万的人群,基本全面覆盖,虽然教育程度和收入状况幅宽极大,但大家有一个共同心病:没安全感。从月入三千到年薪百万,都觉得自己的人生岌岌可危、朝不保夕,这就是焦虑市场如此广阔的秘密,几乎无人不焦虑啊。

为什么呢? ——对较低收入层次的人群来说,缺乏完善社会保障托底,住房、教育、医疗三座大山,成为随时降临的人生诅咒,任何一个都足以让人倾家荡产、或终身为奴。这一人群不用贩卖,都随时生存在焦虑之中。

而当他们提高了收入,混成了总监,当上了房奴,进入中产、准中产序列之后,表面上一切看起来不错,又将面临生活品质随时垮塌的焦虑。要说威胁的魅影,其实还是那三座大山。

你买衣服买包,几万块的也就到顶了,然而三座大山的消费升级潜力,是没有顶的,一线城市大平层千万起价,月供高至数万;公立名校、国际学校、课外辅导等教育投入,一年几十万;不幸摊点大病,到最好的医院治疗,单次费用一百万起 ……在这些品质性负担面前,几十万甚至百万年薪,根本给不了多大富余。

然而人生就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辛辛苦苦爬到这一阶层,一旦体会过品质生活之后,是不愿意失去的。每年两次国外游、名包名表名香水犒劳自己、 SUV 、中级家轿、有机蔬菜、反季水果、日本大米、健身私教……无论是真需要、还是装逼需要,一旦得而复失,其滋味很难受的,主要是心理落差接受不了。

中产焦虑是市场主力,国外也是如此,但在缺乏完善社保计划,以及教育、医疗、住房市场化、天价化的独特背景下,中国人的焦虑远超国外同等阶层。

没有人能感到安全,哪怕实现了小目标,刚刚身家过亿的小老板,一场消防隐患、一个黑心保姆就能毁掉全部人生,而且毫无能力维权。天价赔偿什么的,是不存在的。消费没有天花板,而法律的保护却随时封顶。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