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村银网
全国村镇银行间的信息交流与业务咨询服务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村银网

潘功胜:矫正市场的“羊群效应”找到了突破口

村银网  · 公众号  ·  · 2018-10-30 15:5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2 018年10月26日上午,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等出席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设立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 以市场化方式缓解企业融资难等方面情况

潘功胜指出 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民营和小微企业的发展。10月22日,国务院研究部署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金融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有市场需求的中小金融机构加大再贷款、再贴现的支持力度,设立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以市场化的方式帮助缓解企业融资难,促进民营企业稳定、健康发展。

人民银行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实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一是推动实施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通过信用风险缓释,为部分债券发行遇到困难的民营企业提供增信支持,进一步促进民营企业产品和金融服务创新发展。

二是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已经四次实施定向降准,最近的一次是10月15日,释放了7500亿的增量资金,主要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创新型企业;两次增加再贷款、再贴现的额度一共是3000亿元,其中最近的一次是10月22号;再一次增加再贷款、再贴现的额度1500亿,支持金融机构扩大民营和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

三是注重银行的内部传导,督促银行完善内部制度安排,激发各级行和各级员工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的积极性。除人民银行之外,有关部门也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出台了减税降费、融资担保、监测考核、简政放权、支持创新、优化信用体系建设等多项政策措施,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的发展。

总体看,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取得了积极进展。到9月末,普惠口径小微贷款同比增长18.1%,比全部贷款的平均增速高约5个百分点。 今年前三季度普惠口径的小微贷款增加约9600亿元,增量相当于去年全年的1.6倍。

潘功胜透露: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继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按照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发挥债券、信贷、股权等多渠道的融资功能,进一步改善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

一是发挥债券市场的引领作用。运用好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 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做好信用增进服务,稳定和促进民营企业的债券融资,带动民营企业整体融资氛围的改善。

二是稳定银行的信贷支持。督促银行落实好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加大对银行贷款投放的监测考核和督察检查力度。 对于经营良好、暂遇流动性困难的企业,要求银行不得盲目抽贷、断贷。

三是继续支持配合有关部门,共同做好鼓励民营和小微企业的发展工作。鼓励地方积极创新扶持方式,支持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同时, 我们也鼓励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审慎经营、规范经营、依法经营,建立比较规范的财务管理与财务报告制度,提高专业化能力和专业化水平,提高对经营资源的吸附能力。

潘功胜认为: 在国内外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经济运行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其中就是一些民营企业出现了违约事件,金融市场和部分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风险的偏好有所下降,而且这种风险偏好的下降, 在金融市 场上也出现了一定的“羊群效应”,一些经营正常的民营企业遇到了融资困难。这样的一种情况单纯依靠市场力量进行自我校正,短期内可能很难产生效果,所以有必要对金融市场的非理性预期和行为进行引导,这是我们设立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的第一个考虑。

第二个考虑, 矫正市场的“羊群效应”和一些非理性行为需要找到一个突破口。债券市场具有公开、透明、传导效力高的特征,定价非常市场化,它对其他金融市场预期的引导能力也比较强。 所以选择债券市场支持民营企业发债融资,对于改善市场预期、提振投资者信心具有积极意义。选择这样一个突破口,有助于改善对民营企业的风险偏好和融资氛围,阻断或者是弱化金融市场对民营企业出现的“羊群效应”和非理性行为,所以它也是带动修复民营企业的股权融资、信贷融资等等其他的融资渠道的一个比较好的切入点。

潘功胜强调: 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确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尤其对于小微企业融资来说,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难题。对此, 潘功胜表示 党中央、国务院以及人民银行等有关部门今年在这个方面出台了很多政策,怎么样把这些政策落实到位很关键。比如如何改善民营企业违约风险有所上升、金融市场对民营企业风险偏好下降的氛围,我们 从债券市场入手设置了新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工具,这只是其中的一项而已。

同时这里面一个很关键的就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国家出台的一些对于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融资的一些支持政策,需要通过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去传导。这就是说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内部政策安排对于传导的效力和效果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商业银行的基层行是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接触的界面,怎样使这些基层行有更多动力和积极性去做这些事情,所以它内部的一些制度安排是很重要的,比如说绩效考核,每一个金融机构都有绩效考核,这个考核和员工的收入、基层行收入是什么关系,它的内部资金的转移定价是怎么安排的,内部经济资本分配是怎么安排的,。

第二个就 是内部的信贷资源配置,内部授权、信贷授权和审批是怎么安排的,能不能使基层行和基层的客户经理有权利做这样的事情。 在技术安排上,银行在民营、小微企业方面所需要的技术能力上与一些国企、房地产企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传统客户是有很大差别的。因为小微企业、民营企业数量大、面很广,所以怎样运用现代的信息技术是很重要的。商业银行怎样提高客户获取能力、风险评估能力和信贷投放效率是个技术性的问题,还需要在这些方面做些改善、探索,使基层行和基层的员工会“贷”。

应该说,我国金融机构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很多探索,也有很多经验,怎样使这些方法的运用更加规模化和专业化,同时能够很好地控制住风险, 保证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能够可持续,关键不能仅仅把目光聚焦在当前的问题上,还要建立一个可持续的模式。

关注我们获得更多精彩内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