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菜头公考
一对一定制化公考首创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HR新逻辑  ·  向华为学:如何打造一支能征善战的干部队伍? ·  18 小时前  
人力葵花  ·  清华大学DeepSeek使用手册,104页, ... ·  20 小时前  
高绩效HR  ·  干部训战班:能征善战的干部队伍建设 ·  2 天前  
清华经管学院职业发展中心  ·  招聘 | ... ·  2 天前  
插座APP  ·  人生下半场,拼的是老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菜头公考

【菜头时评精析】用法治遏制大数据“杀熟”

菜头公考  · 公众号  ·  · 2020-12-11 21:26

正文

用法治遏制大数据“杀熟”

——摘自《人民日报人民时评》2020.12.9



同一平台、同一时段、同款货品,下单价格竟有较大差别,更令人费解的是,多付费者还是平台的熟客。据报道,用户分别使用自己的高级会员和普通会员账号 在同一电商平台购买同款商品 ,结果发现, 高级会员账号不仅没享受到优惠,反而需要比普通账号支付更高的价格 。近年来,类似 大数据“杀熟” 现象时有发生,给消费者带来困扰。 【热点知识: “大数据杀熟”: 指购买同样的商品或服务,老客户所需支付的价格反而比新客户贵的现象

【行文结构分析】第一段通过当前社会现象引出本文主题“大数据杀熟”。

北京市消协的一项调查显示,许多被调查者表示曾被“杀熟”,而网购平台、在线旅游、网约车类移动客户端或网站是“重灾区”。大数据“杀熟”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如果不加以整治,也不利于电商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事实上,大数据“杀熟”并非新鲜话题,但一段时间以来,有些运营平台却依然我行我素,说到底还是利益驱动。这说明,治理大数据“杀熟”不能单凭行业自觉, 还须 提升监管强度,强化日常的制度约束。

【行文结构分析】第二段先是阐述了“大数据杀熟”的严重性及其危害,再对其背后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通过“还须”指出治理“大数据杀熟”必须提升监管强度,强化制度约束。

大大在 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 上强调: “要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 【引用论证:出自大大语录,可用于“法治”、“为民服务”等话题】 对于大数据“杀熟”, 应当 抓住消费者权益这个关键,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治理,进一步厘清个人数据的所有权和应用范围,切实提高相关行为的违法成本 这样,才能完善规则,让法治在数字时代更好保护个人权益。 【优秀对策: ①从保障消费者权益出发,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治理,厘清个人数据的所有权和应用范围,提高违法成本。

【行文结构分析】第三段先是通过大大语录强调了“落实依法治国要注重人民利益”,接着通过“应当”引出本文主旨,从“消费者权益”出发,“运用法治思维方式治理大数据杀熟”。

大数据“杀熟”本质上是一种侵权行为,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对消费者权益的损害。 对此 有关部门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法,向“杀熟”者出重拳、下狠招。 【好词好句:① 可用于“严格执法”话题,后面引出具体执法对策。 去年起施行的 电子商务法指出,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全面、真实、准确、及时地披露商品或者服务信息,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法律条文:① 可用于强调“电商经营者的义务”,必须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 对于构成消费欺诈行为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有明确规定。如涉及价格欺诈,可适用价格法及其配套法规。同时, 平台订单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运营者故意隐瞒价格差异、诱导消费者订立显失公平的合同,也可根据合同法进行处理。 【法律条文: 可用于论证“电商经营者不得价格欺诈”,消费者可以拿起法律武器进行维权。

【行文结构分析】第四段先是揭露“大数据杀熟”本质是侵权行为,接着阐述必须“严格执法”,最后举例多个“法律条文”说明消费者可以拿起法律武器维权。

值得注意的是,消费者遭遇“杀熟”,一般举证不易、维权困难。平台在技术、信息等方面,对消费者拥有压倒性优势。 对此 ,不妨尝试 引入公益诉讼机制,由法定机构或组织代表公众维权 。再比如, 探索举证责任倒置等制度创新,由电商平台自证“清白” 。大数据“杀熟”既是对消费者个体权益的伤害,亦是对消费者群体权益的侵害。因此, 在消费者维权的司法保障方面,需要进一步主动作为、开拓创新。 【优秀对策: 创新消费者维权司法保障。1)引入公益诉讼机制,由法定机构或组织代表公众维权;2)探索举证责任倒置等制度创新,由电商平台自证“清白”。

【行文结构分析】第五段承接前一段内容,转折指出“消费者难以维权”的现实状况,接着提出“公益诉讼机制”和“举证责任倒置”两个创新对策。

大数据“杀熟”更深层次的问题,其实在于平台对用户数据的保护和利用不当。基于便利,用户让渡了自己的部分数据权利。 例如 平台获取自己的消费习惯、消费能力、商品偏好、价格敏感等信息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平台可以 随意使用这些用户数据,或者利用信息不对称进行牟利。 【举例论证: 可用于论述“平台过度使用消费者数据”问题,必须从立法层面明确“消费者数据的应用范围”。 信息时代,大数据给生活带来了更多可能,算法、用户画像、精准推送等技术日新月异,但都不应脱离法律和道德的约束,不能损害公众的利益。 从这个意义出发 ,必须加强依法治理,及时规制负面因素,确保技术更好造福社会。

【行文结构分析】第六段通过举例阐述了“大数据杀熟”的深度原因在于“数据保护利用不当”,最后再次点题“必须加强法治”。

大数据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 善用法治力量,更好保障公民数据权利,让个体免于被算法“算计”, 才能 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数字社会,也才能推动数字经济的航船行稳致远。 【好词好句: 可用于强调“利用法治保障消费者数据权利”的重要性

【行文结构分析】第七段作为本文结尾段,先是阐述了“大数据”的作用,再通过“(只有)……才能……”回扣文章主旨、掣画蓝图。



文章总结



1 、热点知识

“大数据杀熟”:

指购买同样的商品或服务,老客户所需支付的价格反而比新客户贵的现象。

2 、引用论证

“要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大大( 2020 年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

3 、举例论证

有些平台获取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消费能力、商品偏好、价格敏感等信息后,随意使用这些数据,或者利用信息不对称进行牟利。

可用于论述“平台过度使用消费者数据”问题,必须从立法层面明确“消费者数据的应用范围”。

4 、好词好句

①有关部门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 严格执法 ,向“杀熟”者 出重拳、下狠招

可用于“严格执法”话题,后面引出具体执法对策。

②善用法治力量,更好保障公民数据权利, 让个体免于被算法“算计” ,才能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数字社会,也才能 推动数字经济的航船行稳致远

可用于强调“利用法治保障消费者数据权利”的重要性。

5 、法律条文

①电子商务法指出,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全面、真实、准确、及时地披露商品或者服务信息,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可用于强调“电商经营者的义务”,必须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

②平台订单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运营者故意隐瞒价格差异、诱导消费者订立显失公平的合同,也可根据合同法进行处理。

可用于论证“电商经营者不得价格欺诈”,消费者可以拿起法律武器进行维权。

6 、优秀对策

①从保障消费者权益出发,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治理, 厘清个人数据的所有权和应用范围 ,提高违法成本。

②创新消费者维权司法保障。

1 引入 公益诉讼机制 ,由法定机构或组织代表公众维权;

2 探索 举证责任倒置 等制度创新,由电商平台自证 清白




戳这里,立即查看【菜头时评精析合集】



菜头老师简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